“我們平達的紫皮石斛是珍貴的中藥材之一,含有豐富的多糖類物質與花青素,能強筋生津、補益養胃,具有極高的藥用價值。”在平達非凡農產品直播鏡頭里,平達村村民趙德欽手持智能手機,在前來花橋晚市擺攤販賣紫皮石斛的農戶前熟練地吆喝,通過顧客視角,用電商直播的方式,與販賣者現場詢價、議價、售賣,幫助農戶銷售滯銷農產品,把直播間搬到“買賣現場”,將直播場景多樣化,讓原生態成為產品售賣的最大亮點。

觀念改變視野,“劣”變“優”創電商銷售空間
間網絡、手機、補光燈、農產品……簡易設施,連接城鄉,暢通產銷。在平達鄉花橋晚市,一場場直播正在火熱上演。“他們到大花橋直播已經一段時間了,而且每天傍晚都播。一開始不知道他們干什么,還以為是網紅,直到他們把直播鏡頭對準我賣的松茯苓,才知道他們是來幫我們打開銷路的,現在松茯苓已經賣了3噸多,還供不應求!”平達鄉河尾村沙寨松茯苓種植戶楊永壽激動地說道。

現場化直播既是機遇,也是轉變。過去,平達鄉受道路交通限制,銷售渠道狹窄,農產品價格受行情、市場等因素波動較大,產品滯銷嚴重。在轄區電商能人的帶領下,平達鄉將花橋晚市作為農業產業發展的重要點位,以電商直播助力農產品對外銷售的方式,不斷吸引更多電商從業者加入其中,并刺激投資主體開展適宜產業規模化種植,將數據變為助農增收“新肥料”。

“姬松茸產業過去在平達種植較多,但因銷路問題,種植戶減少,現在,我們打算通過電商直播售賣,增強農戶種植信心,將有經驗、有能力的種植大戶吸引回鄉發展,在引進人才的同時,豐富產業業態,激活本土產業一池春水。”平達鄉電商直播能人陳德卿說道。
土特強勢出圈,平臺鏈農激活數字經濟
本土產品扎根于土,彰顯于特。為做好土特產文章,念好“土”字訣,打好“特”字牌,唱好“鄉”字歌,平達鄉深挖本地優質產品,推動形成優質優價正反饋機制,實現農產品從“田間”到“舌尖”的安全優質。

“以前直播主要以石斛花卉和紫皮石斛鮮條為主,后來通過鏈接平臺與農戶需求,增加了更多優質農產品,拓寬了銷售面,帶動本地群眾增收致富。現在我們每天營業額可達15萬元以上,聯農助農50余戶,帶動群眾增收100余萬元。”平達新農人花卉有限公司蔣德凡說道。

現在的花橋晚市,不僅有鄉間煙火氣的“夜間經濟”,更有產業發展的“新興動能”。街面兩側,紫皮石斛鮮條、珍蟲石斛干條干花、姬松茸、木瓜、茶葉等10余類土特產等待售賣,多名電商鏈接網絡,打通城鄉農產品供需渠道,讓農產品乘上“電商”快車。目前,紫皮石斛鮮條已銷售6余噸,每天售賣200-300公斤左右;珍蟲石斛干條干花,銷售300余公斤,每天銷售30余公斤;姬松茸,銷售3.5萬余噸。平達鄉數商興農為鄉村特色產業多維展示、多向聯通提供機會,不僅解決了鄉村產業銷售難題,還形成了特色優勢農產品產業帶。
“頭雁”人才集聚,流量轉能量共話家鄉發展
“我們安樂村的茶葉來源于野生古樹茶,通過純手工制作,茶葉清香口感好,請大家關注直播間,后期上鏈接就可以購買了。”“現在下單,明天就可以發貨!”……主播一邊介紹著平達的風土人情、產品信息,一邊積極與網友互動。

電商要發展,人才是關鍵。為做強做好電商產業發展,平達鄉積極打造電商直播生態圈,自2023年起,開啟電商直播能人孵化計劃,對待業青年、返鄉創業人員、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及熱衷直播愛好者進行電商集中培訓8期,培育直播能手300余人,夯實數商興農發展基礎,為農村電商發展提供更多高層次復合型人才。

同時,摸排本地高流量主播、帶貨達人,邀請參與數商興農,以高流量增加優質農產品“曝光率”,將流量轉能量,帶動農產品持續“觸網破圈”,示范引領,提升一批本土電商從業者,推動電商產業蓬勃發展。現在的平達,正逐步將昔日勞作場景,變為線上交流、云端交易的現代圖景,農戶生活也因“數”而變,因“智”而興。而這樣的場景,在平達花橋晚市,每天都在上演。誠邀擁有優質農產品的你,以及熱衷電商直播的你前來,共造電商產業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