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江鄉以“魚米之鄉 魅力龍江”農旅小鎮為發展定位,堅持黨建引領、重點聚焦、項目帶動、全民參與、共促發展的工作思路,為全鄉旅游發展注入新動能,為鄉村振興注入新動力。
立足資源稟賦優勢,促進鄉村旅游升級
龍江鄉抓住滬滇協作機遇,學習考察閔行區多個鄉村振興示范村,通過學習浦江鎮匯中村“田園+水鄉”的農文旅融合發展路子,立足龍江鄉資源稟賦,依托地理區位、民族風情等優勢,將弄崗社村作為探索農文旅融合發展的試點,以項目建設推動鄉村振興示范點打造。

弄崗村、弄玲村在較完整地保留弄崗村傣族村寨的民族古韻和弄玲茶文化風貌的前提下,建設完成了糧食博物館、共享農事小屋、稻田棧道、茶山棧道、茶文化體驗館,以及契合時下流行元素的游客服務中心、觀景臺、咖啡屋、清木花園稻田民宿等工程。自2016年至今,共成功舉辦了七屆龍陵·龍江“稻花魚節”活動,成功吸引了四面八方的游客前來游玩。2023年圓滿舉辦龍陵·龍江第七屆“稻花魚節”,累計游客量達23.14萬人次,旅游收入4200余萬元,同比增加37.6%。龍江鄉著力打造集“優質稻品種種植+稻田觀光旅游+農耕文化展示+宜居鄉村體驗”為一體的田園綜合體,稻田公園成功創建為國家3A級旅游景區并入選“保山市最美公共文化空間”,2024年中國農民豐收節云南省主場活動在龍江鄉弄崗村舉辦。
深入傳統文化挖掘,豐富鄉村旅游體驗
龍江鄉稻田公園位于龍陵縣龍江鄉弄崗村,總占地60余畝,是集生態農業、科普教育、觀光旅游、休閑娛樂于一體的“農業公園”。稻田公園以原汁原味展示傳統農耕用具、利用傳統農耕方式耕作、設立共享窩棚體驗農耕生活等方式傳承民俗農耕文化。2023年,龍江鄉成功推出“我克龍江栽秧克”親子體驗活動,龍陵·龍江“稻花魚節”18項系列活動,積極帶動各村開展“垂釣”“摸魚”“嘗魚”等活動,推動鄉域內農業與文化、旅游等產業融合,實現以節慶活動帶動群眾增收的目標。龍江鄉轄15個村,189個村民小組,少數民族以傣族為主。目前,龍江鄉傣族民間體育花棍已入選保山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此外,龍江鄉還成立了傣族嘎秧、象腳鼓、傣族花棍等多支群眾文藝活動隊,通過舉辦活動進一步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保護和發展,為鄉村文化振興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2024年,龍江鄉將繼續挖掘和探索“魚米飲食文化”“紅色旅游文化”“休閑農耕文化”等本土文化,打造更多具有地方特色的節慶活動,為游客們提供更多元化、更高品質的旅游體驗。


推進鄉風文明建設,提升鄉村旅游效益
龍江鄉共有新時代文明實踐所1個,新時代文明實踐站15個,覆蓋率達到100%。圍繞“弘揚禮儀之風·共建善美龍江”主題,通過充分發揮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所作用,開展理論宣講、科普宣傳等形式多樣的活動,讓村民在參與中接受文明的熏陶。為了把村民群眾的心凝聚起來,龍江鄉弄福村緊扣村民普遍關心的事情,依托村規民約這個載體,把黨委的事、村里的事、村民的事交給群眾議,在這種格局下,村民有了當家作主的信心,村規民約真正成為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行為準則”。2023年龍江鄉弄福村村規民約以其深入人心的內容和積極的社會影響,獲評云南省首屆“十佳村規民約”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