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小作坊承載著鄉土煙火氣,其安全與否直接關系群眾飲食健康。為破解小作坊“小散低、臟亂差”監管難題,龍陵縣市場監管局鎮安市場監管所以“監管下沉、服務上門、閉環整改”為抓手,推動小作坊監管從“被動查處”向“主動服務”“源頭治理”轉變,切實守護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底數清”夯實監管基礎。摒棄以往“走馬觀花”式檢查,鎮安市場監管所聯合鎮執法隊對轄區內在冊的42戶小作坊開展“拉網式”摸底,重點核查肉制品、食用油、傳統糕點等風險較高品類。建立“一戶一檔”電子臺賬,詳細記錄資質許可、生產規模、原料來源、添加劑使用等關鍵信息,實現“底數清、風險明、責任實”。
“靶向查”聚焦關鍵環節。借鑒“五查工作法”,變“全面掃”為“精準盯”,重點核查五大核心環節:一查資質是否有效、是否超范圍生產;二查生產環境是否符合衛生標準;三查原料是否來源可溯、有無不合格情況;四查加工過程是否存在超范圍超限量使用添加劑等問題;五查產品標簽標識是否規范。累計出動執法人員16人次,通過檢查,共提出整改建議76條。
“回頭看”壓實整改成效。建立“問題-整改-復查-銷號”閉環機制,對檢查發現的問題實行清單化管理,明確整改時限與責任人。定期開展整改“回頭看”,通過現場核查、資料核驗等方式確認整改效果,確保隱患清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