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了好幾次,云南省黃龍玉協會副會長楊本達都在路上奔忙著。
一會兒到山東省參加2024特色產業電商發展策劃大賽(博興總決賽),一會兒到杭州市、重慶市、瑞麗市等地學習交流,一會兒接待來龍陵考察的一撥又一撥玉石商家……

“不好意思啦,耽擱你們好幾天了,這久確實忙一些。”12月5日上午10點多鐘,見到楊本達時,他剛送走上海客人,就忙著招呼大家坐下,“我們的珠寶玉石電商直播基地QIC倉才正式啟用沒幾天,許多工作我得多跑跑、多學習,把它一項一項落到實處,希望在這條路上能‘玉’見更好的未來。”
要做QIC倉
1982年出生的楊本達,在體制內工作時就經歷了龍陵黃龍玉產業的發展。2016年,他毅然辭職“下海”,從此“玉”路堅持,實現“玉”路生花。

楊本達口中的電商直播基地QIC倉,又稱為“質檢、發貨、倉儲一體化中心”。為什么要建這個QIC倉?他首先向我們介紹了龍陵玉石產業的發展。
回顧黃龍玉的歷史發展,可以清晰地看到一條從默默無聞到聲名鵲起的時間軸。自2004年起,黃龍玉在龍陵縣被發現并逐漸進入人們的視野。憑借其獨特的色彩、紋理以及硬度,黃龍玉這一石英質玉迅速在玉石界嶄露頭角,成為了收藏家和雕刻大師們爭相追捧的瑰寶。黃龍玉的這一初期價值,為龍陵縣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市場影響,也為當地的玉石產業發展注入了強勁的動力。后來,市場價格飆升,國內外商家紛至沓來。龍陵縣境內從礦區到村社、從鄉村到城鎮,到處是黃龍玉交易的繁華景象,黃龍玉也成為龍陵最具吸引力的文化標簽。

20年來,龍陵縣的石英質玉產業曾起步于一家家小作坊,匠人們憑借手藝和熱情,一點一滴打磨出精美的玉石作品。然而,隨著市場的不斷擴大和需求的日益增長,小作坊式的生產模式已無法滿足時代的需求。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龍陵縣開始了全產業鏈的構建之旅,并逐漸形成了開采、加工、批發、銷售等日臻成熟完善的全產業鏈。但銷售主要以線下實體商店銷售為主,部分商家也會在淘寶、天貓上交易,但人數不多。
如今,龍陵縣的石英質玉產業又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2023年,從事非洲翠的商家看中龍陵黃龍玉堅實的產業發展基礎,逐步涌進龍陵,加工、批發、銷售熱火朝天,各路主播也不約而同地來到龍陵,直播間上熱鬧非凡。
“玉石產品出來后,直播間也達成了銷售,但物流一直沒有信息更新,原因是什么?就因為我們沒有QIC倉,需要轉到有QIC倉的地方去辦理手續后才能銷售。”楊本達說出了關鍵,這來來去去不僅增加了成本,還降低了顧客的消費信心,大部分產品還沒寄出,就已經開始退貨。
質檢倉一體化運營中心建成后,各入駐商家直播間售賣的商品,只需打印粘貼對應的訂單二維碼、設置質檢/發貨的相應信息、備齊相關配件后送到一體化中心,其他的所有質檢、打包、發貨流程都將由一體化中心完成,商家在發貨效率方面實現很大提升,一定程度上能減少人力物力成本,達到提效降本的目的。
“要解決這個問題,必須建QIC倉!必須擁抱互聯網!”楊本達斬釘截鐵地說道。
做成QIC倉
有了這個想法后,楊本達開始著手規劃,思路也越來越清晰。建成QIC倉、引入商家、推動產業發展……
“當初,一些熟人朋友都告訴我要申請QIC倉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還跟我舉例某某地為了申請QIC倉,一些商場‘蛟龍’出馬都是風聲大雨點小,不了了之。”楊本達回憶道,他多方找人牽線搭橋,多次前往杭州,最終“拿下”。這期間前前后后跑了兩年多的時間。

2024年11月26日,龍陵縣珠寶玉石電商直播基地上彩旗飄飄、鞭炮聲聲,龍陵珠寶玉石電商直播基地QIC倉正式啟用。
QIC倉“拿下”后,楊本達就通過朋友圈、微信群、視頻號進行宣傳。一個星期的時間,QIC倉入駐用戶就達36戶。11月底從昆明轉到龍陵的張金云,看中龍陵的地域優勢、產品優勢和QIC優勢,于是帶著5個賬號、10多個人的團隊來到基地“安家落戶”,全身心投入電商直播。
“剛來那幾天,每天只有8000多元的收入;來了7-8天后,每天能到5萬元左右。尤其有一天的單量達到了42單,3小時的時間就達成近20萬元的交易額,排品、直播、登記、發貨等大家分工有序而又快樂地忙碌著,就像打了雞血一樣。”張金云高興地說,“本周末,我們要向著30萬元的目標沖刺。”

張金云還告訴記者,初來乍到龍陵,楊本達從住房租賃、貨源提供、貨品展示等各個方面給予協調幫助,才使得他們能夠盡快投入直播。
現在進入龍陵的非洲翠原材料已有1500多噸,入駐龍陵的大型加工商家已達5家,從業人員5000多人。走進各個加工廠,只見工人們正忙著切割、雕琢、打磨、拋光等,有的主播直接在廠房開播,一只只精美的手鐲、一串串美麗的掛墜等玉雕產品通過網絡與有緣人結緣,紛紛走向了全國各地。

“我們從源頭上把關了貨源質量,協同解決了成本增加、銷路不暢、消費者信心降低和直播營商環境不佳等問題,讓龍陵珠寶玉石商家能夠以嶄新的姿態踏上‘直播+’電商‘云’經營珠寶玉石的新賽道,為珠寶玉石行業注入新的生命力。”楊本達接著介紹說,從QIC倉啟動運行以來,截至目前,龍陵縣珠寶玉石電商直播基地的交易額200多萬元。“玉”見未來
楊本達身邊的朋友是這樣評價他的:有干勁、有活力、有格局。
說到“有干勁”,業內人士說,楊本達好學上進,甚至有些“較真”。只要他認定的事情,就會“咬定青山不放松”,尤其是在他深愛的玉石產業。說到這,楊本達自己也說他本身屬于林學專業,后來進修時選擇了計算機信息管理,曾經從林業系統調到黃龍玉產業辦公室工作,就被龍陵黃龍玉驚艷了。雖是“半路出家”,但他沉下心來學習,先后承擔了用龍陵黃龍玉設計制作保山市第四屆運動會、第23屆亞洲乒乓球錦標賽、2017五人制足球世界杯、2019國際智力運動聯盟世界大師錦標賽等賽事的獎牌。
“那些獎牌從選料、產料、開料、切片、雕刻、拋光、打磨、開模、制作、金鑲玉結合等,需要經過30多道工藝制作完成。”楊本達回憶道,當時黃龍玉作為新興玉種,需要拼搏、向上、進取的體育精神,需要智力智慧相結合,借助國際國內運動大賽,助力了黃龍玉文化的研究、開發、宣傳、推廣,而他從幕后到臺前一直兢兢業業。
積極擁抱互聯網則展現了楊本達與時俱進、充滿活力。2020年疫情期間楊本達和小伙伴成立了龍陵“晨鑫生鮮配送”公司,他開發的電子商務小程序,既方便消費者下單,也方便工作人員管理,配送服務更加精準便捷。公司越來越大,固定員工也由當初的3人增加到如今的11人,營業額從30多萬元發展到如今的400多萬元。嘗到電子商務的“甜頭”后,楊本達一直牢牢抓住電商不放松,尤其今年以來,他積極聯系抖音官方、淘寶官方等多個平臺的電商達人到龍陵培訓了10多場1000多人次。
“小楊有格局啊,能夠站在產業發展的角度去謀劃,去積極做一些事情,很難得!”騰沖抖音電商直播基地總裁姜海軍頻頻點贊楊本達,“從QIC倉的申請、建成到投入使用,再到商家、主播團隊的引入,都是一些實實在在的舉動,這加速了龍陵珠寶玉石產業在直播電商領域的發展。”楊本達接著告訴記者,現在龍陵縣珠寶玉石電商直播基地QIC倉共設有玉石直播間200個,預計年直播銷售金額2億元,實現稅收600萬元,帶動群眾就地就近就業1500人。

如今,楊本達和業內大咖提出了《將龍陵打造為世界石英質玉之都的暢想》,他說龍陵黃龍玉憑借其獨特的魅力,在短時間內席卷了整個珠寶市場。黃龍玉的崛起,不僅僅是龍陵縣石英質玉產業發展的一個縮影,更是縣域邁向世界石英質玉之都的堅實步伐。非洲翠的興起或將對龍陵縣玉石產業產生積極影響,依托黃龍玉堅實的產業基礎,加上不斷推動技術創新、市場拓展和人才培養等關鍵領域的發展,希望龍陵能成為世界石英質玉之都,希望能“玉”見更好的未來。
記者/徐 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