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要振興,人才是關鍵。龍陵縣創新實施“萬名人才興萬村”行動,通過精準化的人才服務模式,為基層治理與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新活力。

鄉村“點單”,縣委人才辦“接單”,各成員單位“派單”,專家人才“上菜”——這是龍陵縣在“萬名人才興萬村”行動中探索建立的精準服務體系。2025年以來,龍陵縣將人才作為推動鄉村振興的“第一資源”,聚焦基層治理、產業發展、民生服務等領域,推動各類人才下沉一線。這一模式改變了以往“一刀切”的人才派遣方式,真正實現了按需配送人才,使人才服務更加貼近鄉村實際需求。
龍陵縣委人才辦聯合縣司法局、龍江鄉黨委,依托“萬名人才興萬村”行動開展“法律宣講活動”,結合農村實際案例深入淺出地解析法律實務問題。縣司法局工作人員通過真實案例為在場的鄉、村“兩委”干部以及村民小組長、法律明白人、人民調解員等300余人開展警示教育。

2025年新春伊始,龍陵縣以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百日攻堅行動”為抓手,推動全縣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跑出“加速度”。截至目前,全縣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人數達9.41萬人。縣人社局深化跨區域勞務協作,與江蘇、福建等地建立勞務協作關系,通過“線上直播帶崗+線下進村送崗”雙渠道,累計推送就業崗位1萬余個。
龍陵縣創新“招小商”促進就地就近就業,將發展優勢特色產業和盤活閑置資產資源相結合。成功招引企業33家、培育大個體戶400余戶,提供就地就近就業崗位1萬余個,帶動群眾就地就近就業2萬余人、增收超3億元。龍陵縣全面梳理全縣可開發的49個閑置資源資產,因地制宜引進一批“小而特、小而精”企業拓展就業。
龍陵縣立足本地石斛、咖啡等特色產業優勢,推動鄉村電商跑出“加速度”。截至目前,全縣電商網絡交易額達30.5億元,其中農村網絡零售額5.72億元,農產品網絡零售額3.57億元。樹立“抓電商必須抓人才”的工作理念,單列100萬元專項資金保障人才工作,構建“引育管”全鏈條培養體系。截至目前,回引電商人才300余人,吸引外地人才100余人,培育出9戶百萬級、1戶千萬級銷售大戶。
團縣委積極發揮縣級團委“生源地”優勢,組織返鄉大學生參與社會實踐,助力青年與家鄉“雙向奔赴”。2025年以來,共發布實踐崗位356個,招募大學生917名。與龍陵縣委組織部聯合印發相關通知,選派85名駐村第一書記為團建指導員,指導和協助開展“返家鄉”活動。為每位參與社會實踐學生建立“青春檔案”。多年來,77名大學生獲評市級優秀志愿者,90名大學生獲評縣級優秀志愿者。

龍陵縣中醫醫院全力推進“萬名人才興萬村”人才服務走基層活動,為群眾送去貼心醫療服務。組織相關科室醫務人員走進平達鄉、木城鄉將優質醫療服務送到村民家門口。義診活動現場免費提供測量血壓、血糖、中醫把脈、中醫推拿、中醫針灸等醫療服務。活動共惠診村民400余人,免費發放藥物160余盒,中醫適宜技術培訓人員200余人。
通過精準的“點單式”服務,龍陵縣實現了人才資源與鄉村需求的有效對接,讓各類人才在鄉村振興的偉大實踐中找到了屬于自己的舞臺。
供稿/中共龍陵縣委組織部 楊成海 明正虎 普羅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