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國家以工代賑的方針政策,充分發揮以工代賑在推動鄉村振興、促進低收入群體就業增收方面的積極作用,龍陵縣積極推進以工代賑項目實施,始終把解決群眾就業增收問題作為工作出發點,通過基礎設施建設促進當地經濟發展,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助力鄉村振興。
項目謀劃精準科學,夯實建設基礎。明確從交通、水利、能源、農業農村、城鎮建設、生態環境、災后恢復重建等七大建設領域,作為大力實施以工代賑的重點領域,組織鄉鎮、村組開展需求摸排,按照“先有群眾再有項目”的原則優先謀劃農田水利、鄉村道路、人居環境整治等勞動密集型項目,確保群眾參與度高、就業帶動性強。目前,龍陵縣高質量儲備以工代賑項目5個,總投資2994.24萬元。
項目實施規范高效,確保惠民實效。“十四五”以來,龍陵縣獲得以工代賑專項資金1595萬元,共吸納當地勞動力務工180人次,發放勞務報酬245.668萬元。通過嚴格的項目實施流程,修建了村莊道路、溝渠和產業園等一批基礎設施,不僅方便了村民的生產生活,也為農產品外銷打開了通道,為發展鄉村旅游、特色種植業等產業奠定了堅實基礎,有效改善了貧困鄉村的生產生活條件。
典型經驗示范引領,放大政策效應。龍陵縣龍山鎮新下寨村,受限于交通不便,當地經濟發展和村民生產生活較為困難。為了打破這一瓶頸,改善村民生產生活條件,龍山鎮利用以工代賑項目資金22.48萬元,采用“村民自建”的方式,組織15名本地村民,硬化了560米連接新下寨村茅草園組至爛蕎地道路,發放勞務報酬9.572萬元。通過項目實施,不僅修建起連接外界的“硬件”之路,更鋪設起激發內生動力的“軟件”之橋。
以工代賑工作既是一項短期穩就業促增收的政策,也是一項要求長期堅持的工作,下一步,龍陵縣將持續加大以工代賑項目謀劃儲備實施力度,進一步擴大項目覆蓋范圍,提高項目資金使用效益,加強項目監管和務工群眾權益保障,確保以工代賑政策落到實處、取得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