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返家鄉”,筑夢正當時。今年寒假期間,龍陵籍的455名大學生回到家鄉,在不同崗位用心用情開展著志愿服務。

志愿戍邊,青春的別樣擔當
“當鮮艷的五星紅旗在滔滔怒江畔冉冉升起,強烈的民族自豪感在我心中油然而生,大家深情地唱起了國歌,生在盛世中國的我們多么幸?!苯Y束了一天的徒步巡邏,山鄉的夜晚格外寂靜,家住龍陵縣木城鄉魚塘埡口村的大三學生周永斌在日記本上記下了當天的感受。
這個寒假,對于周永斌來說,意義非凡,他和一起回鄉參與志愿服務的大學生們在木城邊境派出所民警和木城鄉邊防辦聯防員的帶領下,開展了一系列戍邊志愿服務活動。

木城與緬甸隔江相望,有19.71公里的國境線,境內山高坡陡,林深草茂,江流湍急,彝族、傈僳族、漢族幸福地生活在一起?!把策呹犖樾南等罕姡瑤ьI我們入戶開展反詐宣傳,和村民聊家常,為村民拍照片,走村串寨,民族和樂、日子興旺的場面讓人倍感幸福。”周永斌接著說道,“巡邊的時候,大家聽到民警和聯防員介紹日常巡邊經常會遇到蛇出沒、馬蜂叮、螞蟥咬,雨天有塌方、有落石時,都由衷感嘆——歲月靜好的背后是有人在默默負重前行。作為新時代的青年,肩負著時代賦予的使命與擔當,要心懷家國,筑夢前行,為祖國的繁榮昌盛貢獻自己的青春力量!”
學做咖啡,希望家鄉的咖啡越來越好
在盛產高海拔精品咖啡的鎮安鎮嶺干村,回鄉的5名大學生志愿者從2月7日起就到村委會參與整理檔案,并在工作人員的指導下,學著分揀、烘焙咖啡,學著做掛耳包裝。大家表示,嶺干是自己成長的地方,那里的山水和鄉親是心底最溫暖的牽掛。在外求學的日子里,時常想起家鄉的模樣,渴望回到這片土地,用自己的力量為它帶來新的改變。
“去年12月份,我收到一份非常特別的禮物——來自家鄉的咖啡。收到的那一刻,冬日的寒冷瞬間被驚喜沖散,我清楚地記得當時我的心情很激動、自豪,讓很多在外面的大學生品嘗到家鄉的味道。所以在今年寒假我選擇回到家鄉做一名志愿者?!贝笠粚W生周寶凡一邊分揀咖啡豆,一邊說道,在做志愿者時學到很多東西,尤其咖啡的制作過程,是一次充滿驚喜地探索。

“從挑選豆子開始,就能感受到它們飽滿的生命力。在分揀、烘焙、研磨、萃取時,專注于每一個細節,只為呈現出嶺干高海拔精品咖啡最純粹的風味,每一口都帶著鄉村的質樸與嶺干獨特的風土人情,這樣的氛圍深深吸引著我?!敝軐毞步又f道,“在這里做志愿者,不僅能幫助他人,還能讓我們在與村民的相處中,收獲真摯的情感和寶貴的人生體驗,實現自我價值的同時,也能感受家鄉咖啡產業的發展。我們還通過朋友圈積極向同學、朋友推薦家鄉的咖啡。特別是今年的咖啡價格喜人,村民們豐收了,我們也高興,希望家鄉的咖啡產業越來越好?!?/p>
托管服務,孩子有了好“趣”處
“請大家安靜了,這節課給大家觀看一個視頻,觀看后大家可以說說自己的收獲和想法?!?月12日中午,在龍山鎮楊梅山村,大學生志愿者正在為本村的38名中小學生講解安全知識,動畫視頻、案例分析、模擬演練,讓孩子們學得津津有味、興致勃勃。
主題活動結束后,學生七嘴八舌地說道:“視頻很生動,那些事故很驚心,我們要提高安全意識,比如騎摩托車要戴頭盔、走路要遵守交通規則、不能玩火,用電要注意安全,不能隨便食用陌生人給的食物、外出要告訴家人、緊急電話號碼要牢記等,不能因為忽視安全而導致悲劇?!?/p>
本次活動為期5天,共有12名大學生積極投身志愿服務。采用“學生分組教學+志愿者輪流服務”的科學模式?;顒觾热葚S富多樣,涵蓋作業輔導、繪畫、音樂、書法等興趣課程以及系列安全教育活動。
大學生志愿者的服務也獲得了家長們的好評。學生家長們紛紛表示:“我們平常要在家里干農活,孩子又比較貪玩,在家不是看電視,就是玩手機,孩子根本不會自覺讀書、寫字。大學生志愿者回到村里后,帶領孩子們寫作業、讀書、做手工、鍛煉身體,比在家里強多了,希望以后的假期都能開展這樣的活動?!?/p>

這些志愿服務只是眾多滿懷熱忱的龍陵籍大學生志愿者假期回鄉開展志愿服務的一個剪影。大家回到熟悉的家鄉,走進鄉村學校和各村(社區),在不同的領域開展著志愿服務。在托管服務方面,大學生志愿者為2657名孩子開展課業輔導、興趣培養等活動,幫助孩子們拓寬了視野、增長了知識。在民生服務方面,志愿者們深入基層,關注孤寡老人、留守兒童等特殊群體,為他們送去生活物資和溫暖關懷,組織開展各類關愛活動。在助力鄉村振興方面,志愿者們憑借自身專業優勢,為農村產業發展出謀劃策,參與農產品電商推廣等工作,助力家鄉經濟發展。
這些暖心的志愿服務,成了邊疆龍陵的一道道別樣風景,青春在志愿服務中閃閃發光。
記者/徐 靜 李開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