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上長滿郁郁蔥蔥的咖啡樹,院里曬滿咖啡豆,村里飄著濃郁的咖啡香,構成了一幅豐收的景象,也預示著臘勐咖啡產業的蓬勃發展。近年來,臘勐鎮高度重視咖啡產業發展,持續在基地建設、精深加工、品牌培育、市場營銷等方面集中發力,進一步推動全鎮咖啡產業規模化、精品化、品牌化、多元化、高值化發展。

堅持優選優育,推動基地建設規模化。堅持把建設優質咖啡豆原料生產基地作為產業發展的基礎保障,立足全鎮自然資源稟賦和產業發展基礎,主動融入全市打造的精品小粒咖啡產業帶,采取優化品種結構、實施中低產咖啡園改造等措施,引進卡杜拉、薩奇姆、瑰夏等優質品種,選育推廣本地優勢品種,實施咖啡地水肥一體化改造100畝、低產咖啡地提質改造300畝,逐步推進咖啡原料集約化生產,堅定不移走好高海拔精品咖啡發展道路。截至目前,全鎮共種植咖啡4200畝,其中海拔1400米以上種植1774畝。

堅持內培外引,推動咖啡生產精品化。堅持政府引導、市場主導,扶持壯大一批有基礎、有潛力的本土農民專業合作社、企業、種植大戶,精準篩選招商引資目標企業,招引一批國內知名、行業領軍的精品咖啡企業落戶臘勐,推動咖啡產業延鏈補鏈強鏈。同時,采取肥料支持、種植培訓及市場化咖啡生豆標準制定等具體措施,訂單式種植高海拔精品咖啡2000畝,實現統一品種、統一技術、統一收購、統一烘焙和加工,進一步推動產業規模化、規范化、精品化發展,讓臘勐咖啡產業跳出“原料產地”的單一角色,變賣生豆為銷售產品。

堅持咖旅融合,推動咖啡產業品牌化。以農文旅融合為支撐點,積極探索“咖啡+”產業發展模式,傾力打造集咖啡精深加工、品牌打造、體驗營銷、文化旅游、研學培訓為一體的精品咖啡莊園1個,示范帶動松山村37戶咖農參與連片咖啡種植園建設。牢固樹立大品牌意識,重點打造松山“1887”和松山“1944”兩個高海拔精品咖啡品牌,集中申報“松山高海拔精品咖啡”區域公用品牌,強化商標規范使用,規范咖啡包裝標識標注,支持建立完善的產品質量可追溯體系,樹立松山咖啡優質、健康的品牌形象,進一步提升松山高海拔精品咖啡的知名度、美譽度。截至目前,松山“1887”精品咖啡已經實現有基地、有產量、有產品,松山“1944”雨林咖啡基地建設正在有序推進。以2025年臘勐鎮第四屆“芒果節”暨“松山芒咖文旅節”為契機,以咖會友,逐步形成區域性文旅品牌。

堅持科技賦能,推動產品營銷多元化。堅持線上線下聯動,著力打造咖啡銷售新模式。線下方面,主動謀劃咖啡文化旅游節,通過開展咖啡生豆賽、重走滇緬路、松山高地咖啡攝影展、“松山味道”咖啡美食大賽等活動,加大松山高海拔精品咖啡文化、康養、產品類型等多方面的宣傳,打造“一杯愛國的咖啡”“一杯有硝煙的咖啡”和“一杯有文化的咖啡”高海拔精品咖啡文化IP。線上方面,借助電商、直播帶貨、網紅打卡等新業態,探索咖啡線上營銷“流量密碼”,在大埡口新村舉辦咖啡電商直播40余場次,搭建線上咖啡產業文化發展平臺。
堅持聯農帶農,推動產業效益高值化。率先在松山村探索“黨組織+企業+合作社+農戶”模式,由村黨總支牽頭成立龍陵縣極咖咖啡專業合作社,通過引進重點企業入駐,構建村級集體經濟組織、企業和廣大咖農相聯結的利益聯結機制,推動形成以企業為主體、以合作社為紐帶、以咖農為基礎,提供從技術服務到生產資料服務再到銷售服務的產加銷、貿工農一體化全方位服務體系,有效帶動咖農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