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鄉村振興與農業現代化進程中,低空經濟正成為激活農村發展的重要技術支撐。作為低空技術在農業領域的典型應用,農用無人機憑借高效、精準的作業優勢,已在植保飛防、田間管理、災害預警等場景中展現顯著效能。5月19日至21日,龍江鄉赧等村組織20名群眾參加農用無人機操作培訓;經考核,參訓群眾全部取得農用無人駕駛航空器操作證,為推動農業機械化、智能化轉型邁出關鍵一步。


本次培訓采用“理論+實操”結合模式,系統覆蓋農用無人機全流程知識與技能。理論教學環節,講師重點講解無人機構造、工作原理及飛行安全規范,確保學員掌握基礎技術邏輯與操作底線;實操環節則聚焦核心應用場景,包括起飛降落控制、航線規劃、農藥噴灑及種子播撒等關鍵技能。

培訓特別設置“學用結合”機制,學員完成理論學習后可立即進行實地操作練習,并與農業企業深入交流,了解無人機在實際生產中的需求與應用場景,確保技能轉化與生產需求精準對接。

赧等村農業基礎扎實,全村耕地面積4786畝,主要種植烤煙、水稻、玉米等作物;另有林地3700畝(含茶地1050畝),對高效農業技術存在迫切需求。對赧等村而言,此次培訓是推動智慧農業落地的“種子工程”,通過20名學員的技術輻射,將帶動更多村民接觸并應用先進農機技術,為產業升級、群眾增收注入持續動力。
赧等村黨總支書記朱朝新表示,下一步赧等村將持續推進農業機械化、智能化轉型,計劃邀請更多專業技術人員深入田間地頭,開展旋耕機、插秧機等先進農機具的操作培訓,推動科技紅利向普通農戶覆蓋,為鄉村振興提供更堅實的技術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