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忙半個月,秋忙四十天。金秋的鎮東大地,處處是秋收忙碌的景象。走進鎮東村20畝工業辣椒基地,沉甸甸的辣椒壓彎枝頭,色澤紅潤,甚是喜人。村委會和駐村工作隊、務工人員10余名人員在地里忙著采摘,臉上掛著豐收的喜悅,處處升騰著“火紅”的激情。

“今年我把土地流轉給村里3畝,每畝200元。我又幫村委會務工,一天80元。”年過六旬的楊大哥,身體硬朗,干起活來,手腳比年輕人還麻利。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群眾增收致富是關鍵。2022年以來,鎮東村圍繞“強農業、美農村、富農民”發展思路,以提質增效、農民增收為目標,堅持綠色發展為導向,著力培育新動能,大力引進經營主體到鎮東村收購工業辣椒,進一步拓寬群眾增收渠道。

作為鎮東村工業辣椒種植的帶頭人,董詩萬去年在大園子小組試種了3畝。在村委會的引導下今年鎮東村村民共種植工業辣椒20余戶,種植面積達100余畝,因為管理得當,大獲豐收,收入有望突破80萬元。

“4月開始種,9月開始采摘,我今年種植800株,一畝左右現在已經采收一個多月了,預計12月底全部采收完。目前每畝產量有1300公斤左右,市場價8元一公斤,收益在1.1萬元以上。”大園子村民楊佐芝如實說。
思路決定出路,要發展還得有思路。村民董詩有跟土地打了大半輩子交道,面朝黃土背朝天辛苦一年,雖衣食無憂,但仍不能發家致富。“年年都是種烤煙、玉米,這些產量是看得見的。工業辣椒聽都沒聽說過,能不能種出來都是未知。”去年,董詩有計劃在大園子小組種植工業辣椒,楊某某還一臉的懷疑。不過,在村委會基地里務工,參與辣椒種植后,看著辣椒豐收,楊某某徹底信服了,思路也漸漸打開。
“要發展,還是得轉變思路呀。同樣是種地,人家種一畝抵自己種幾畝。”今年,聽說村委會將規模擴大了,楊某某第一時間就來基地幫忙,除了每天能領80元的工資外,楊某某最大的愿望還是能熟練地掌握種植技術。“現在種植、管理、防病蟲害這些都掌握了,明年我想自己種,3畝地全部種上工業辣椒。”楊某某說。
鎮東村的工業辣椒種植只是發展特色產業的一次成功嘗試。今年,為進一步夯實鄉村振興產業基礎,鎮東村堅持“樹特色興產業、扶農戶促種植、建烘烤房、引進收購商活流通”的產業發展思路,以增加農民收入為根本,以做強做大特色產業為目標,大力發展標準化規模化種植。下一步,鎮東村預計發展種植工業辣椒、航椒、食用辣椒300畝、烤煙500畝、建設“古茶莊園”一個,對3017株古茶樹進行撫育管護,讓特色產業之花開遍鎮東村,村民闊步邁向鄉村振興的步伐更加堅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