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缺乏有效的行業部門管理。龍陵縣草果產業沒有明確具體由哪個部門進行管理和發展,形成農口部門多頭管理、多頭發展、多頭統計,各部門之間沒有明確的職責和義務,各自為政,缺乏溝通和協調,人力、財力、物力資源不能得到有效整合、產業發展沒有凸顯動力及活力。如,有項目扶持各部門都愿意干,沒有項目扶持,大家都在觀望,沒有破解難題、迎難而上的拼勁去鞏固和發展產業。
二是缺乏合理的產業發展規劃。如,龍陵縣10個鄉鎮都有草果產業,都是零星種植,都是農戶根據市場行情自愿發展,想怎么種就怎么種,想在什么地方種就在什么地方種,想什么時間采收就什么時間采收,全縣沒有一個合理的產業發展規劃,產業發展呈現“小、散、亂”,經濟效益凸顯不出來。
三是缺乏科學的種植管理模式。草果的種植看似可以粗放管理,房前屋后、山谷溝澗到處可以種植,但實際上草果對種植環境要求非常嚴格。很多農戶看到草果價格攀升,家家跟風,一哄而上,形成適合地塊全部種、不適宜地塊也在跟風種,農戶普遍缺乏系統的種植管理技術和管理經驗,部門缺乏有效指導和培訓機制,形成農戶盲目種植,粗放管理。
四是缺少龍頭企業帶動農戶增收效應。龍陵縣沒有帶動能力較強的草果企業,僅有幾家以收購加工初級產品為主農民專業合作社,合作社缺乏對接消費市場的能力,缺乏“走出去”的能力,抗市場風險能力不強,沒有龍頭企業的帶動,農戶的發展信心不足。
五是缺乏項目及財政資金的投入。上級各部門沒有對草果產業的項目支持及資金扶持,加之縣級財政資金無法對草果產業的發展給以扶持,農戶投入產業發展資金不足,給農戶鞏固和發展產業帶來了資金困難。
工作建議:一是明確產業管理的行業部門。各級各有關部門要進一步提高對發展草果產業的重要性的認識,切實加強對草果生產的組織領導和市場引導,進一步明確產業管理的行業部門,統籌整合各相關行業的人力、物力、財力鞏固和發展好龍陵草果產業;二是制定切實可行的產業發展規劃。將龍陵適宜發展草果產業的區域規劃出來,重點打造優質草果產業基地,以基地帶動農戶科學種植、有效管理,避免農戶盲目跟風種植,粗放經營管理。三是加強科技培訓力度。提高種植科技含量,各部門要組織縣內或當地具有一定管理經驗的專家,經常性地深入基層,采取辦技術培訓班、開現場會、參觀學習、發放技術資料等形式,對基層科技人員、種植農戶進行分期分批層層培訓,為農村基層培養一大批技術骨干,逐漸提高種植戶的種植、管理水平,推動全縣草果產業的健康發展。四是引進和培養有實力的龍頭企業。龍頭企業是引領產業可持續健康發展的基本保障。各部門要多渠道籌集資金對企業應采取政策性傾斜和適當的資金扶持,培植和扶持一批帶動能力強的企業從種植、加工、銷售各個環節帶動農戶,最終達到企業能發展、農戶能增收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