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號 | 01526242-5-/2020-1223001 | 發布機構 | 龍陵縣人民政府 |
| 公開目錄 | 衛生健康領域補短板 | 發布日期 | 2020-12-23 |
| 文號 | 瀏覽量 |
各鄉、鎮人民政府,縣政府各工作部門,縣直有關單位:
《龍陵縣創建省級慢性病綜合防控示范區實施方案》已經縣人民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2020年12月22日
(此件公開發布)
龍陵縣創建省級慢性病綜合防控示范區實施方案
為貫徹落實《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關于印發國家慢性病綜合防控示范區建設管理辦法的通知》(國衛辦疾控發〔2016〕44號)、《云南省衛生健康委辦公室關于開展2020年慢性病綜合防控示范區建設工作的通知》(云衛辦疾控發〔2020〕2號)、《保山市衛生健康委員會轉發關于開展2020年慢性病綜合防控示范區建設工作的通知》(保衛健發〔2020〕64號)要求,推動全縣慢性病預防控制工作深入開展,提升全民健康素質和水平,結合龍陵縣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為指導,以鞏固創建國家衛生縣城為依托,不斷提高全縣人民健康水平,通過健康教育促進、早診早治、疾病規范化管理等措施,抓實省級慢性病綜合示范區創建工作,健全政府主導、部門合作、專業機構支持、社會廣泛參與的慢性病綜合防控工作機制,形成慢性病綜合防控和長效管理模式,有效提升全縣慢性病防控技術水平和服務能力。
二、工作目標
(一)總體目標
圍繞省級慢性病綜合防控示范區創建,不斷健全龍陵縣慢性
病綜合防控工作機制。建立慢性病防控體系,加強慢性病防治隊伍建設,提高專業人員的技術水平和服務能力。完善慢性病信息管理系統,規范開展慢性病綜合監測、干預和評估工作。探索適合龍陵縣的慢性病綜合防控策略、措施和長效管理模式。
(二)主要指標
1.防控知識知曉和居民健康素養水平:居民重點慢性病核心知識知曉率≥70%;居民健康素養水平達到25%。
2.健康行為形成率:無煙黨政機關、無煙醫療衛生健康機構和無煙學校覆蓋率達100%;15歲以上人群吸煙率低于20%;食鹽與食用油的攝入量低于本省平均水平3%以上;經常參加體育鍛煉人口比例≥40%。
3.慢性病知曉率:30歲以上人群高血壓知曉率≥60%;18歲以上人群糖尿病知曉率≥55%。
4.慢性病管理率:35歲以上高血壓患者管理率達到70%;35歲以上糖尿病患者管理率達到70%。
5.慢性病控制率:高血壓患者血壓控制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5%;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5%。
三、組織領導
為確保省級慢性病綜合防控示范區創建工作順利推進,成立龍陵縣創建慢性病綜合防控示范區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名單如下:
組 長:楊邵燕 縣人民政府縣長
常務副組長:納一平 縣人民政府副縣長
副 組 長:黃家勝 縣人民政府辦公室副主任
王宗槐 縣衛生健康局局長
成 員:韋變芝 縣人大社會建設委主任
楊春從 縣政協教科衛體委主任
徐永林 縣紀委副書記、縣監察委副主任
趙劍波 縣委宣傳部副部長、縣政府新聞辦主任
李曉飛 縣總工會常務副主席
童 璠 團縣委書記
楊彩煥 縣婦聯主席
匡云彩 縣殘聯理事長
董 軍 縣紅十字會常務副會長
張學文 縣發展和改革局局長
張新龍 縣工業信息商務科技局局長
余自明 縣教育體育局局長
趙快珍 縣公安局黨委委員副政委、警令部主任
張必鵬 縣民政局局長
楊永相 縣財政局局長
廖光從 市生態環境局龍陵分局局長
線正燦 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局長
賴永文 縣交通運輸局局長
張志恒 縣農業農村局局長
楊海濤 縣文化和旅游局局長
趙勝學 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局長
李菊佐 縣醫療保障局局長
洪家奇 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
白楊青 中國移動龍陵分公司總經理
尹世曉 中國聯通龍陵分公司總經理
劉 莊 中國電信龍陵分公司總經理
各鄉鎮鄉鎮長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在縣衛生健康局,由王宗槐兼任辦公室主任,負責處理日常事務。辦公室下設創建技術指導小組,由縣疾控中心洪家奇任組長,慢非傳科、健康教育所有關工作人員為成員,負責全縣創建工作技術指導。
領導小組工作職責:研究制定全縣慢性病防治工作規劃、方案和措施,組織領導有關單位開展防治工作,協調解決存在的困難和重大問題,督導各項工作措施落實。
領導小組辦公室工作職責:負責統籌協調各成員單位工作,及時掌握工作進展情況并向領導小組匯報。負責成立由有關領域專家組成的技術指導專家組,負責技術指導和決策咨詢。定期組織召開領導小組會議,統籌協調解決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困難問題,確保各項工作順利開展。負責起草慢性病防控有關政策,報經縣委、縣人民政府研究同意后出臺。
四、職責分工
(一)共同職責。各單位設置聯絡員,負責慢性病綜合防控示范區創建工作的組織協調,做好職工慢性病綜合防控的宣傳發動和教育,落實各項防控措施。在本單位落實工間操健身制度,每人每天不少于20分鐘,定期為職工提供健康體檢,建立健康檔案,主動發現高危人群和患者并實施歸口管理。落實《煙草控制框架公約》,積極開展室內工作場所區域禁煙工作。共同做好示范區創建活動中健康家庭、村(社區)、單位、學校、食堂、餐廳(酒店)和健康主題公園、步道、小屋、健康街區等健康支持性環境的建設。
(二)縣衛生健康局。負責做好慢性病綜合防控示范區領導小組辦公室日常工作、定期組織召開聯絡員會議(每年至少4次),對慢性病防控業務進行技術指導和培訓,定期組織有關領域專家,檢查、督導和評估示范區創建工作。配足配強示范社區慢性病防控專職隊伍,指導和參與居民健康指標自助檢測點的建設工作。負責對高危人群的監測和干預,落實患者管理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有關工作,起草、填報各類報告、表冊,并提出全縣慢性病防控策略。組織開展健康教育,負責提供健康教育資料模板和核心信息,制作、印發慢性病防控有關宣傳資料。將示范區創建工作納入有關單位年度目標管理與績效考核。動員全社會力量參與慢性病防控工作和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動。促進慢性病全程防治管理服務與居家養老、村(社區)養老和機構養老服務相融合。
(三)縣紀委監委。牽頭對示范區創建工作中有關部門工作落實情況進行督促檢查,對工作落實不力的單位,追究有關責任人的責任。
(四)縣委宣傳部。負責制定符合龍陵實際的健康生活方式行動傳播計劃。建立慢性病綜合防控定期宣傳制度,制定媒體傳播計劃,組織開展慢性病防控健康教育,廣泛開展慢性病防控主題宣傳,普及慢性病防治知識,引導市民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在主流大眾媒體發布禁煙廣告。
(五)縣總工會。督促全縣各級工會組織,積極爭取職工的健康權益,督促各類單位定期組織職工體檢,督促有條件的單位建立健康指標自助監測點,提供體格測量的設備。組織職工開展運動會等各種形式的健身活動,參與組織群眾性集體健身活動。督促各單位為職工提供健康安全的生產、工作環境。協助開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動支持性環境(如健康主題公園、健康社區、健康單位、健康學校、健康食堂等)示范創建工作。
(六)團縣委。負責在團員、青少年中開展慢性病防治知識講座,組織團員、青少年參加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動,倡導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七)縣婦聯。負責在婦女群體中開展慢性病防治知識講座,組織婦女同志參加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動,倡導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督促企事業單位提供女職工健康體檢。
(八)縣殘聯。參與殘疾人家庭醫生簽約工作,出臺殘疾人醫療救助具體措施。
(九)縣紅十字會。積極開展慢性病防控和健康知識的公益性宣傳活動。對慢性病困難家庭開展救治救助活動。
(十)縣發展和改革局。負責將慢性病防控工作納入全縣社會經濟發展規劃。
(十一)縣工業信息商務科技局。負責指導推進社會公共服務信息資源開發利用工作,協助縣衛生健康局推動慢性病防控平臺的信息化應用。促進慢性病防控有關公共服務、公共產品供給。
(十二)縣教育體育局。負責實施青少年體育活動促進計劃和“健康學校”創建活動,開展幼兒園、中小學校健康行為方式教育,開設健康教育課,普及慢性病防控知識。負責指導各級各類學校開展慢性病綜合防控知識宣傳,適時舉辦合理膳食、口腔保健等知識講座。做好本系統無煙單位創建,禁止學生吸煙。結合學校實際配備適當設備,以醫務室為中心,設立學生、教師健康保健自測室(角)。組織開展學生體檢,配合衛健系統開展學生患齲率調查和兒童窩溝封閉項目。落實機關、企事業單位工間操健身制度,組織和指導全縣集體健身運動工作,鼓勵群眾廣泛開展健身活動。加強群眾性體育活動的科學指導,公共體育場地免費或低收費向居民開放,組織開展多部門參與的群眾性集體健身活動,提高經常參加體育鍛煉人口比例。建設村(社區)15分鐘健身圈,提高人均體育場地面積。
(十三)縣公安局。提供龍陵縣居民戶籍準確信息。配合衛健部門開展死因監測漏報調查和腫瘤登記工作。
(十四)縣民政局。為遭遇突發事件、意外傷害、重大疾病,受傳染病疫情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影響生活或由于其他特殊原因導致基本生活暫時陷入困境的家庭或個人以及臨時遇困、生活無著人員給予急難社會救助。促進慢性病全程防治管理服務與居家養老、村(社區)養老和機構養老服務相融合。
(十五)縣財政局。將慢性病防控工作經費納入財政年度預算、決算管理,提供示范區建設專項經費,專款專用。保障縣疾控中心的慢性病防控工作經費。
(十六)市生態環境局龍陵分局。加強環境質量監測與評價,強化環境污染綜合治理。
(十七)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負責健康街區、健康主題公園的建設,將公共區域合理設置群眾健身場所、戶外廣告牌宣傳欄和健康教育活動室列入城鄉建設規劃并組織落實。做好城市生活垃圾清運工作,管護好公園、廣場、公廁,維護好縣城秩序。配合縣衛生健康局每年在大型廣場開展“衛生日”系列宣傳活動。
(十八)縣交通運輸局。在各客運站(點)設立宣傳專欄,開展慢性病防控和健康知識宣傳教育活動,在公共交通工具內設置禁止吸煙警語和標識。
(十九)縣農業農村局。積極組織健康農產品生產和流通。
(二十)縣文化和旅游局。負責參與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開展健康步道、健康社區、健康主題公園、健康小屋等建設工作。負責在景區景點開展慢性病防控和健康知識的宣教活動,配合衛健部門在星級酒店中創建“健康酒店”。
(二十一)縣市場監督管理局。負責出臺推廣食品營養標簽有關政策,督查食品生產加工企業執行有關食品營養標簽的規定,提高群眾食品營養標簽知曉率。積極創建“食品加工示范企業”。負責做好慢性病防控藥品的監管,開展“示范藥店”創建。引導食品生產企業開發和生產低糖、低脂和低鹽等有利于健康的食品,開展健康街區、健康食堂和餐廳創建。負責組織大型商場、超市配合衛健部門開展食品衛生宣傳活動,協助開展慢性病防控“示范單位”活動,積極創建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動“示范商場(超市)”和“無煙超市”,參與開展減鹽減油減糖專項行動。
(二十二)縣醫療保障局。制定和完善城鎮慢性病醫療保障政策,建立補償機制。做好基本醫療保險、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和醫療救助重大疾病保障。
(二十三)中國移動龍陵分公司、中國聯通龍陵分公司、中國電信龍陵分公司。結合行業特點和優勢,免費或低收費開展慢性病防控知識和全民健康生活方式知識及技能的宣傳普及。應用互聯網+健康大數據,提供便捷、高效的慢性病健康管理服務。
(二十四)各鄉鎮。負責制定健康生活方式行動計劃,對村級健身場所、健康教育活動室和宣傳欄的建設進行指導,督促村(社區)設立自助式健康檢測點。協助開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動支持性環境(健康主題公園、健康村/社區、健康單位、健康學校、健康食堂、健康酒店、健康小屋、健康街區)的創建工作。
負責轄區內慢性病綜合防控工作的宣傳發動和督導落實,配合衛生健康部門開展好慢病與營養、慢病防控社會因素調查、居民健康檔案建設、健康教育等工作。掌握轄區重點慢性病狀況、影響因素和疾病負擔。積極開展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小組建設,開展健康社區占轄區社區總數的30%以上。
五、實施步驟
(一)前期準備階段(2020年11月1日—30日)。成立創建工作領導小組及辦公室,明確成員單位職責,制定創建工作方案,做好創建前期各項準備工作。
(二)全面實施階段(2020年12月1日—2021年4月30日)。各鄉鎮、各單位對照創建工作方案和任務分解,推進落實慢性病防控措施,共同提高全縣慢性病防控水平。
(三)自查迎檢階段(2021年5月1日—6月30日)。對照省級慢性病綜合防控示范區標準,組織開展全縣慢性病防控工作情況自評,發現存在問題,采取有效措施,落實整改工作。提交省級慢性病綜合防控示范區驗收申請,接受省級檢查驗收。
(四)長效實施階段。鞏固省級慢性病綜合防控示范區創建工作成果,以示范區創建指標為標桿,確保創建工作常態化。
六、工作要求
(一)強化組織領導。成立慢性病綜合防控示范區創建工作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領導小組,建立衛生健康、宣傳、教育體育、民政、財政等部門共同參與的合作機制,定期組織開展工作督查,召開協調慢性病患者管理會議,分析和解決全縣慢性病綜合防控工作存在的問題。各成員單位要明確分管領導和聯絡員,具體負責慢性病綜合防控工作。各鄉鎮要將慢性病防控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成立相應機構、落實人員經費,建立慢性病防控長效工作機制,確保各項工作落實到位。
(二)形成共創合力。各鄉鎮、各單位要認真對照慢性病綜合防控示范區創建考核要求,認真履職,主動作為,確保各項工作按進度落實到位。要建立健全部門間溝通協調機制,進一步加強協調,密切配合,齊抓共管,努力形成創建工作合力。縣慢性病綜合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要制定督查指導制度,定期對各鄉鎮、各單位慢性病綜合防控工作開展情況和實施效果進行督導檢查與評估,適時通報督導結果,確保全縣慢性病綜合防控工作各項措施得到落實。
(三)提高防控水平。通過創建活動,建立慢性病基礎信息數據庫,分析主要慢性病及危險因素流行情況,明確慢性病防控的重點目標人群和優先領域,落實防控主要策略和行動措施。重視慢性病高危人群,采取和落實預防性干預措施。建立慢性病信息管理平臺,完善覆蓋本縣全人群的慢性病監測系統。圍繞控制煙草消費、推動合理平衡飲食、促進健身活動等重點內容,大力開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活動,提高居民自我健康管理技能。按照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全面加強基層慢性病防控,規范基層慢性病患者管理,切實提高全縣慢性病防控整體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