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號 | 01526242-5-/2021-1231001 | 發布機構 | 龍陵縣人民政府 |
| 公開目錄 | 衛生健康領域補短板 | 發布日期 | 2021-12-31 |
| 文號 | 瀏覽量 |
各鄉、鎮人民政府,縣政府各工作部門,縣直有關單位:
經縣人民政府同意,現將《龍陵縣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試點工作方案》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2021年12月31日
(此件公開發布)
龍陵縣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試點工作方案
為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提出的“加強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積極向上的社會心態”要求,積極探索社會心理服務模式和工作機制,促進公民身心健康,維護社會和諧穩定,根據省、市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試點工作要求,結合龍陵縣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和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深刻認識領會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新變化,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推動社會治理重心向基層下移,實現政府治理和社會調節、居民自治良性互動。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精神衛生法》《“健康云南2030”規劃綱要》、云南省衛生健康委等20個部門《關于加強心理健康服務工作的實施意見》等要求和全市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工作部署,建立健全服務網絡,加強重點人群心理健康服務,探索社會心理服務疏導和危機干預措施,積累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經驗。
二、工作目標
(一)總目標
構建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到2022年底,建立健全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將心理健康服務融入社會治理體系、精神文明建設,融入平安龍陵、健康龍陵建設。建立健全黨政領導、部門協同、
社會參與的工作機制,搭建社會心理服務平臺,將心理健康服務作為健康細胞工程(健康社區、健康學校、健康單位、健康企業、健康家庭)和基層平安建設的重要內容,基本形成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積極向上的社會心態,因矛盾突出、生活失意、心態失衡、行為異常等導致的極端案事件明顯下降。
(二)具體目標
1.普遍開展心理健康宣傳教育,公眾心理健康意識和素養明顯提高,實現城市、農村普通人群心理健康核心知識知曉率分別達到70%、50%。
2.依托鄉鎮衛生院、村(社區)衛生室,設立心理咨詢室或社會工作室,為村(社區)居民提供心理健康服務,開展抑郁癥、老年癡呆防治科普知識宣傳。以村(社區)為單位,心理咨詢室建成率縣城5個社區達80%以上,其余村委會達50%以上。
3.80%以上中小學設立心理輔導室,健全心理健康教育教師隊伍,積極創造條件創建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學校。
4.各黨政機關和廠礦、企事業單位、新經濟組織等通過設立心理輔導室或購買服務等形式,為員工提供方便的心理健康服務。
5.利用各種資源,建立24小時公益心理援助平臺,組建心理危機干預隊伍??h人民醫院開設心理門診。培訓發展一批社會心理服務專業機構,為大眾提供專業化、規范化的心理健康服務。
6.選取1個村(社區)開展老年人認知功能評估,形成全民關注老年癡呆,全社會支持和參與防治工作的社會氛圍,公眾對老年癡呆的知曉率不斷提高。
三、工作措施
(一)健全和完善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工作機制
1.成立試點工作領導機構。縣級成立由政府主要領導任組長,縣委政法委、衛生健康等部門負責人和10個鄉鎮主要領導為成員的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加強對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工作的組織領導,下設辦公室在縣衛生健康局,負責日常工作。(牽頭單位:縣委政法委、縣衛生健康局;配合單位: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
2.建立部門協作機制。建立部門間聯絡員制度,各部門明確1名聯絡員,負責本部門資料收集整理、上報等工作。建立信息交流和反饋機制,縣級每季度召開1次聯席會議。建立技術指導制度,縣疾控中心負責人員培訓和技術指導。(牽頭單位:縣衛生健康局;配合單位: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
(二)建立健全社會心理服務網絡
1.健全基層心理服務平臺。依托鄉鎮衛生院、村(社區)衛生室,設立心理咨詢室或社會工作室,為居民提供健康教育、心理咨詢等服務,及時發現和掌握有心理問題的高危人群及突發事件苗頭。以村(社區)為單位,心理咨詢室或社會工作室建成率縣城5個社區2021年達50%以上、2022年達80%以上,其余村委會2021年達30%以上、2022年達50%以上。(牽頭單位:縣委政法委、縣衛生健康局;配合單位:縣委宣傳部、縣民政局、縣司法局、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縣信訪局、團縣委、縣婦聯、縣殘聯;各鄉鎮人民政府負責落實)
2.完善教育系統心理服務網絡。中小學校要設立心理輔導室,配備心理健康教育教師,開展適合學生特點的心理健康教育。積極創建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學校,選取1所完全中學將學生抑郁癥篩查納入學生健康體檢內容,評估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對結果異常的學生給予重點關注(注意信息保密)。中小學設立心理輔導室2021年達50%以上、2022年達80%以上。(牽頭單位:縣教育體育局;配合單位:縣衛生健康局、團縣委、縣職業高級中學,各鄉鎮人民政府負責落實)
3.健全機關和企事業單位心理服務網絡。通過設立心理輔導室或購買服務等形式,提升職工心理健康意識,掌握情緒、壓力管理等自我心理調適方法??h紅十字會將心理健康知識納入應急救護培訓內容。2021年30%的黨政機關和廠礦、企事業單位、新經濟組織為員工提供心理健康服務,2022年達50%。(牽頭單位:縣衛生健康局;配合單位:縣委組織部、縣紅十字會、縣工業信息商務科技局、縣財政局、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各鄉鎮人民政府負責落實)
4.加強特殊行業、場所心理服務網絡。公安監管場所、社區戒毒、社區康復工作辦公室、司法所、社區矯正場所、救助管理站、信訪接待場所、婚姻登記處、養老機構、殘疾人福利機構等設立心理服務場所,配備一定數量的專業人員,對工作對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普及心理健康知識,提供心理健康評估、心理咨詢、危機干預等服務。(牽頭單位:縣公安局、縣民政局、縣司法局、縣信訪局、縣殘聯;配合單位:縣衛生健康局,各鄉鎮人民政府負責落實)
5.規范發展社會心理服務機構。支持、引導、培育社會心理服務機構參與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促進社會心理服務機構專業化、規范化發展。(牽頭單位:縣民政局;配合單位:縣衛生健康局、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各鄉鎮人民政府負責落實)
6.提升醫療機構心理健康服務能力。縣人民醫院開設心理門診,對常見心理行為問題和精神障礙進行疏導、識別和轉診,為患者提供藥物治療和心理治療相結合的服務,對患者家屬開展護理教育和心理安慰等??h婦幼保健院要將心理健康服務融入孕前檢查、孕產期保健、兒童保健、青春期保健、更年期保健中,將孕產期抑郁癥篩查納入常規孕檢和產后訪視內容。鼓勵縣中醫醫院開設中醫心理等科室,提供中醫心理健康診療、咨詢和干預等服務。鄉鎮衛生院、村(社區)衛生室要對80%以上居家患者及家屬提供心理疏導服務,對居民開展心理健康服務知識和技能培訓,提高常見心理行為問題和精神障礙早期識別能力。推廣抑郁癥及老年癡呆適宜防治技術,選取1個村(社區)開展老年人認知功能評估。(牽頭單位:縣衛生健康局;配合單位:縣民政局,各鄉鎮人民政府負責落實)
7.健全心理援助服務平臺。依托市級心理服務熱線(0875-2130595)或其他途徑,提供24小時心理援助公益服務。將心理危機干預納入各類突發事件應急預案,每年至少開展2次隊伍培訓和演練,必要時提供心理援助服務。(牽頭單位:縣衛生健康局;配合單位:縣委宣傳部、縣應急管理局,各鄉鎮人民政府負責落實)
8.鞏固和完善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綜合管理服務工作機制。100%鄉鎮建立精神衛生綜合管理小組,充分發揮鄉鎮綜合管理小組作用,多渠道開展患者日常發現、登記報告、隨訪管理、危險性評估、服藥指導、應急處置、心理支持和疏導等服務。要按照民政部等4部門《關于加快精神障礙社區康復服務的意見》,開辦多種形式的社區康復機構,使居家患者在社區參與康復率達到60%以上。(牽頭單位:縣委政法委、縣衛生健康局;配合單位:縣公安局、縣民政局、縣司法局、縣殘聯,各鄉鎮人民政府負責落實)
9.健全心理健康科普宣傳網絡,開展社會心理服務活動。宣傳、衛生健康等部門要廣泛宣傳“每個人是自己心理健康第一責任人”“抑郁”“焦慮”等健康意識和科普知識。要結合“世界精神衛生日”“萬名黨員進黨校、善洲故里先鋒行”、科級干部培訓班、公務員初任培訓等,開展心理健康講座。基層文化組織要將心理健康知識融入群眾文化生活。城市、農村普通人群心理健康核心知識知曉率分別達到70%、50%。(牽頭單位:縣衛生健康局;配合單位:縣委宣傳部、縣文化和旅游局、團縣委、縣婦聯,各鄉鎮人民政府負責落實)
(三)加強社會心理服務人才隊伍建設
1.加強心理健康社會工作專業隊伍建設。充分發揮社會組織和社會工作者在婚姻家庭、矯治幫扶、心理疏導等方面的優勢,積極為群眾提供心理健康服務。(牽頭單位:縣民政局;配合單位:縣衛生健康局,各鄉鎮人民政府負責落實)
2.加強心理咨詢人員隊伍建設,鼓勵培育社會化心理健康服務機構。研究制定有關政策,吸引心理學專業背景和有相應資質的人員從事心理健康咨詢服務,提高心理健康服務可及性。充分利用市心理衛生協會等專業心理咨詢、輔導機構作用,向各機關、企事業單位和其他用人單位、基層組織及社區群眾、弱勢群體提供心理咨詢服務。(牽頭單位:縣衛生健康局;配合單位:縣民政局、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各鄉鎮人民政府負責落實)
3.加強精神科人才隊伍建設,保障精神科人員待遇。加強人才引進,優化人員結構。建立以臨床崗位需求為導向的人才供需平衡機制,堅持以需定招、以用定招,按照衛生技術人員與實際開放床位之比不低于1.1∶1的標準配備人員。繼續推進精神科醫師轉崗培訓和繼續教育,提升精神科醫師臨床技術能力與水平。保障精神科醫務人員待遇,調動人員積極性。在職稱晉升、評優評先等工作中,要充分考慮精神科工作特點和技術勞務價值,向精神科醫務人員適度傾斜。(牽頭單位:縣衛生健康局;
配合單位:縣委編辦、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各鄉鎮人民政府負責落實)
(四)落實醫保政策,合理確定待遇
根據上級部門安排部署,落實好特殊病、慢性病醫保政策。重性精神病免于復審,統籌支付比例達90%。精神病三年復審,按城鎮職工、城鄉居民醫保政策統籌支付。(牽頭單位:縣醫療保障局;配合單位:縣衛生健康局、縣市場監管局,各鄉鎮人民政府負責落實)
四、實施步驟
(一)啟動項目階段(2021年10月—2021年11月)。由縣衛生健康局牽頭,草擬試點工作方案,提交相關部門征求意見;成立試點工作領導小組、專家委員會;收集匯總相關資料,做好相關指標基線調查;組織召開試點工作啟動會。
(二)初期實施階段(2021年11月—2021年12月)。各部門對照目標任務認真組織實施,積極探索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工作,研究解決存在的問題困難,制定各工作重點細化方案,促進試點工作有序開展。
(三)深入推進階段(2021年12月—2022年6月)??偨Y項目初期經驗,完善后續策略措施;把準問題整改方向和工作著力點,促進項目深入推進和有序實施。
(四)總結完善階段(2022年7月—2022年9月)。開展自查自評,提煉工作經驗,整改存在問題,充分做好考核評估準備,確保實現項目預期目標。
(五)考核評估階段(2022年10月)??偨Y工作經驗,做好迎接上級考核評估工作。
五、保障措施
(一)組織保障。成立試點工作領導小組(附件1),每半年至少召開1次領導小組會議,研究解決試點工作重點難點問題。
(二)政策保障。制定有利于社會心理服務事業發展的支持性政策,確保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試點工作順利開展。
(三)人員和技術保障。成立縣級專家委員會(附件2),專家組為試點工作提供技術支持和指導。建立縣級“心理人才庫”,推進社會心理服務隊伍建設。
(四)經費保障。財政部門要加大經費投入,安排試點工作專項經費并列入財政預算。積極開拓公益性服務籌資渠道,支持開展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工作。
(五)督導考核評估保障。按照目標任務和實施進度要求,定期開展試點工作督導檢查和調研考評。政法、衛生健康、公安、民政、司法、殘聯等部門每年至少開展1次聯合調研評估和1次督導檢查。
附件:1.龍陵縣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試點工作領導小組
2.龍陵縣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試點工作專家委員
會成員名單
附件1
龍陵縣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試點工作領導小組
組 長:李永標 縣人民政府縣長
副組長:劉 勇 縣人民政府副縣長
成 員:徐 貴 縣委組織部副部長、縣委非公經濟組織
和社會組織工委書記
赧昌澤 縣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縣委網信辦主任
范龍彬 縣委政法委常務副書記
楊加潔 縣委黨校常務副校長
李曉飛 縣總工會常務副主席
童 璠 團縣委書記
楊彩煥 縣婦聯主席
匡云彩 縣殘聯理事長
趙菊潤 縣紅十字會常務副會長
張學文 縣發展和改革局局長
李碧艷 縣工業信息商務科技局長
余自明 縣教育體育局局長
李建斌 縣民族宗教事務局局長
楊家萬 縣公安局副局長
尹世曉 縣民政局局長
黃永逵 縣司法局局長
楊永相 縣財政局局長
朱秋菊 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局長
楊海濤 縣文化和旅游局局長
王宗槐 縣衛生健康局局長
王婷婷 縣退役軍人事務局局長
蔣錫輝 縣應急管理局局長
夏永凡 縣鄉村振興局局長
趙勝學 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局長
黃茂華 縣信訪局局長
李菊佐 縣醫療保障局局長
楊 臻 龍山鎮人民政府代理鎮長
陳思博 鎮安鎮人民政府代理鎮長
饒秀明 龍新鄉人民政府鄉長
彭麗艷 龍江鄉人民政府鄉長
楊春快 臘勐鎮人民政府鎮長
趙春艷 碧寨鄉人民政府代理鄉長
楊啟強 象達鎮人民政府代理鎮長
趙興東 平達鄉人民政府鄉長
熊正濤 勐糯鎮人民政府代理鎮長
徐前輝 木城鄉人民政府鄉長
領導小組職責:加強對龍陵縣社會心理服務體系試點建設工作的組織領導,定期聽取工作情況匯報,研究解決試點工作中出現的困難問題,完善人員和經費保障,加強督促檢查,確保全縣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試點工作有序推進并通過評估驗收。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在縣衛生健康局,由縣衛生健康局局長、縣委政法委常務副書記兼任辦公室主任,縣衛生健康局分管副局長任辦公室副主任,辦公室成員由縣疾控中心抽調工作人員組成。
主要職責:按年度制定工作計劃并組織實施,每年開展自檢自查并及時上報領導小組和市級相關部門,組織開展試點工作部門督導和年度考核,定期召開領導小組成員單位部門聯席會議,及時通報工作進展,確保各項工作按進度完成。加強上下溝通協調,完成領導小組交辦的其他工作任務。
領導小組成員若有變動,由成員單位相應崗位職責人員自行替補,并報領導小組辦公室備案,不再另行發文。
附件2
龍陵縣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試點工作專家委員會成員名單
莫增茂 縣人民醫院副院長
廖碩發 縣人民醫院神經內科主任
張仁專 縣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主任
楊立芝 縣人民醫院神經內科醫師
羅正磊 縣人民醫院神經內科醫師
寸勐震 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慢病科科長
楊福娣 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醫師
主要職責:按照龍陵縣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試點工作領導小組安排,承擔試點工作的技術指導,并對試點進行業務指導,負責撰寫檢查評估報告,并按時提交試點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