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號 | 01526242-5-/2022-1115001 | 發布機構 | 龍陵縣人民政府 |
| 公開目錄 | 養老保障 | 發布日期 | 2022-11-15 |
| 文號 | 龍政辦發〔2022〕67號 | 瀏覽量 |
為深入貫徹落實《云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實施基本養老保險擴面增效專項行動的意見》(云政辦發〔2022〕38號)、《保山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開展基本養老保險擴面增效專項行動的實施意見》,推動龍陵縣社會保險事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經縣人民政府同意,現就2022—2035年在全縣實施基本養老保險擴面增效專項行動,提出以下意見: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完善覆蓋全民的社會保障體系重要講話精神,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實現基本養老保險全國統籌的決策部署,緊緊圍繞龍陵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促進基本養老保險應保盡保、實現人人老有所養,同時突出優化參保結構,將更多人員納入更高保障水平的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制度,實現老有頤養;通過擴面提質,加大再分配力度,持續增加城鄉居民收入,讓人民群眾更加公平享有改革發展成果和更可靠的社會保障。
(二)工作原則
堅持協同推進。著力構建“政府領導、人社牽頭、部門協同、社會參與”的工作格局,深入推進部門間數據共享和業務協同,形成全社會共同推進基本養老保險擴面增效的合力。
堅持精準施策。通過大數據比對和入戶調查,精準識別基本養老保險尤其是城鎮職工養老保險擴面對象,針對不同的對象,采取不同的工作措施。
堅持常抓不懈。充分認識參保擴面尤其是優化參保結構的長期性、艱巨性和復雜性,盡力而為、量力而行,緊盯目標,持續用力,久久為功。
堅持創新引領。完善基本養老保險政策體系和經辦管理服務體系,加快推進社會保險數字化轉型,組建社保服務先鋒隊,創造性開展工作,創新性推動發展。
(三)工作目標
全面推進基本養老保險擴面增效專項行動,鞏固擴面成果、優化參保結構,著力提高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參保占比,到“十四五”末,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率達到95%,其中繳費階段人員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占比達到30%以上;到2035年末,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率穩定在95%以上,其中繳費階段人員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占比達到50%以上。
二、主要任務
以“八類群體”為重點,以社保服務“三個能力”為支撐,以多方聯動“三個機制”為保障,精準識別擴面對象,實施“九個一批”行動,推進基本養老保險擴面增效。重點落實16項具體工作。
(一)精準識別擴面對象
1.通過數據共享比對精準識別擴面對象。加強跨部門社會保險數據共享比對,根據戶籍信息、納稅主體、新增市場主體、高校在校生數據、低保對象、特困人員、返貧致貧人員等數據信息,結合入戶調查,摸清基本養老保險法定參保對象中已參保及未參保人員底數,建立擴面對象實名庫,并實現動態更新。擴面對象調查突出八類重點群體:個體工商戶、小微企業等未參保市場主體;被征地農民等符合享受政府參保繳費補貼政策人員;轉移就業農村勞動力中市場化就業并實現長期穩定就業的人員;依托平臺企業就業的網約車司機、快遞小哥、外賣騎手、同城貨運司機等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導游、律師等持有執業資格許可證群體中的自由職業者;具備城鎮職工養老保險繳費能力的城鄉富裕居民;低保對象、特困人員、返貧致貧人員、重度殘疾人等繳費困難群體;其他符合參保條件的應參未參人員等。(責任單位: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縣發展和改革局、縣工業信息商務科技局、縣教育體育局、縣公安局、縣民政局、縣司法局、縣財政局、縣交通運輸局、縣文化和旅游局、縣衛生健康局、縣市場監管局、縣鄉村振興局、縣政務服務管理局、縣工商聯、縣殘聯、縣稅務局,各鄉(鎮)人民政府)
(二)開展“九個一批”專項行動
2.政策宣傳吸納一批。依托社保服務先鋒隊和各類基層服務組織,引導高校畢業生、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和企業職工參加職工養老保險。優化被征地農民參保繳費補貼政策,加大激勵力度,引導有繳費能力人員參加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并持續繳費。(責任單位: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縣財政局、縣自然資源局、縣稅務局,各鄉(鎮)人民政府)
3.典型引路帶動一批。通過政策宣傳引導村(社區)干部參加職工養老保險,帶動有繳費能力的城鄉居民尤其是富裕農村居民群體參加職工養老保險。(責任單位:各鄉(鎮)人民政府,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縣民政局、縣財政局、縣鄉村振興局)
4.數據比對擴面一批。以市場監管部門共享的企業登記注冊信息和人社局的勞動合同備案庫信息為基礎,比對分析企業參保情況,重點推進私營企業、新業態就業人員參保。(責任單位: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縣交通運輸局,各鄉(鎮)人民政府)
5.強化執法擴面一批。加大對各類用人單位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等有關法律法規的執法檢查力度,督促未參加城鎮職工養老保險的用人單位尤其是具備參保繳費能力的企業依法參保。依據勞動監察、社保稽核的查處情況,依法將應保未保的人員納入參保。(責任單位: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縣稅務局)
6.部門聯動擴面一批。加強與發改、住建、交通、水務等部門的協調,及時獲取建設項目開工的第一手信息,形成工作合力,完善參保約束機制,擴大參保覆蓋率。(責任單位: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縣發展和改革局、縣住房城鄉建設局、縣交通運輸局、縣水務局,各鄉(鎮)人民政府)
7.專項擴面一批。結合新業態就業人群勞動保障權益專項工作,通過市場監管、工信、交通、工會等部門提供的新業態從業人員信息,依法擴面。(責任單位: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縣工業信息商務科技局、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縣交通運輸局、縣總工會)
8.精準擴面一批。進園區、進車間對企業開展“點對點”“面對面”實地擴面,引導企業降低用工風險成本,依法參保、合法維護職工權益。主動與平臺企業和人力資源公司對接,利用其管理渠道宣傳社會保險政策,動員引導依托平臺企業就業形態勞動者和長期穩定市場化就業的農村轉移勞動力等企業職工參加職工養老保險。(責任單位: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縣工業信息商務科技局、縣工業園區管理委員會、縣交通運輸局、縣總工會)
9.依法維權納入一批。加大勞動保障和社會保險有關法律法規宣傳力度,增強勞動者維權意識,暢通參保維權渠道,協助應參未參人員通過法律途徑維護自身權益,鼓勵維權人員積極參加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并持續繳費。優化用人單位參保、停保工作流程,為職工在入職、離職時及時辦理養老保險參保、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手續提供便利條件。(責任單位: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縣稅務局)
10.政府幫扶兜底一批。發揮失業保險援企穩崗政策作用,切實減輕企業繳費負擔,鼓勵困難企業穩定就業崗位,持續為職工參保繳費。做好對社會保險補貼政策的宣傳力度,落實對就業困難人員和高校畢業生等群體的社會保險補貼政策,引導持續參保繳費。堅持和完善困難群體參保幫扶政策,對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低保對象、特困人員、返貧致貧人員等繳費困難群體,為其代繳養老保險費。落實好城鄉居民養老保險補繳政策,將60周歲以上超齡未參保的老年居民以補繳社會保險費的方式納入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并享受待遇,實現老年居民人人享有基本養老金。(責任單位: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縣民政局、縣財政局、縣鄉村振興局、縣稅務局,各鄉(鎮)人民政府)
(三)建立多方聯動“三個機制”
11.建立部門協同聯動機制。由政府統一領導,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牽頭,其他有關部門圍繞擴面增效目標,根據職能職責,積極參與擴面增效工作。工業園區管委會負責督促入園企業依法為職工繳納社會保險;稅務部門負責依法督促正常經營納稅但尚未辦理參保繳費的單位及時參保繳費;發改部門負責信用體系工作;財政部門按照規定落實財政補助資金。建立基本養老保險社會保險信息共享比對機制。教體、公安、民政、司法、自然資源、交通運輸、文化和旅游、市場監管、鄉村振興、醫保、工會、工商聯、殘聯等行業管理部門和單位根據擴面增效實際工作需要,充分發揮各部門職能和資源優勢,針對人員基礎信息、正常登記的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基礎信息、16周歲以上在校學生、被征地人員、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導游和律師、繳費困難人員等群體信息和因工作需要的其他信息,認真開展線上線下涉社會保險信息共享比對和數據核查,全面摸清應參保單位和人員底數。(責任單位: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縣發展和改革局、縣教育體育局、縣公安局、縣民政局、縣司法局、縣財政局、縣自然資源局、縣交通運輸局、縣文化和旅游局、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縣鄉村振興局、縣醫保局、縣稅務局、縣總工會、縣工商聯、縣殘聯)
12.建立入戶調查機制。各鄉(鎮)人民政府結合基層組織建設和網格化管理情況,建立全民參保入戶調查常態化工作機制,每年至少組織社保服務先鋒隊員、鄉村干部、駐村工作隊員、志愿者等集中開展1次入戶調查,精準掌握調查對象基本情況,依據繳費能力、年齡、繳費意愿等因素確定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和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擴面對象。(責任單位:各鄉(鎮)人民政府,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13.建立掛鉤“包保”機制。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為主,建立“干部掛鄉鎮”的掛鉤聯系“包保”工作機制。各鄉鎮比照建立掛鉤聯系“包保”工作機制,明確干部負責擴面增效掛鉤聯系工作,劃分責任區,推進擴面增效政策措施落實落地。(責任單位: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各鄉(鎮)人民政府)
(四)增強社保服務“三個能力”
14.提升公共服務能力。按照國家、省、市有關要求,落實建立全國統一的社會保險公共服務平臺,提升社會保險公共服務能力,加強基本公共服務能力建設,補齊社保經辦服務短板。加快推進社會保險服務事項標準化、規范化,完善社保公共服務事項清單、辦事指南、操作規范;推進社保服務“快辦”行動,聚焦參保繳費、查詢打印、待遇申領等高頻業務,提供“網上辦”“掌上辦”“自助辦”“預約辦”等服務模式,實現“打包辦”“提速辦”“簡便辦”;完善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功能,實現跨省通辦、順暢辦理。(責任單位: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各鄉(鎮)人民政府)
15.提高主動服務群眾能力。開展“社保服務進家門,權益落實到個人”服務理念教育。用好一線工作法,分級組建社保服務先鋒隊,實施優質、高效、暖心的“康乃馨”社保服務行動,鍛造一支政策熟、能吃苦、善于做群眾工作的服務隊伍。圍繞擴面增效“九個一批”專項行動,開展社保“三出三進三深入”常態化服務,走出機關、走出窗口、走出柜臺,走進社區、走進廠舍、走進家門,深入基層、深入一線、深入群眾,采取上門服務等方式,做好社保政策、辦事流程、服務渠道的宣傳和指導;建立高齡、殘疾、空巢、長期臥床、失能等重點人群實名庫,主動提供上門服務、貼心服務、暖心服務、高效服務。(責任單位: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各鄉(鎮)人民政府)
16.增強宣傳引導能力。創新宣傳方式提高擴面對象政策覆蓋率。深入基層一線,開展上門服務、專題講座、宣傳培訓,重點回答好群眾關心的“為什么要參保、為什么要選擇城鎮職工養老保險、為什么要選擇高檔次繳費、為什么要長期繳費”等問題,讓社會保險理念深入人心,調動重點人群參保繳費積極性,激勵各類群體及早參保、持續參保、足額繳費、更多繳費。聚焦參保對象反映的突出問題,用通俗易懂的“家常話”和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依托新聞媒體、報刊、微博、短視頻、微信、快板、漫畫等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深入開展“政策看得懂、待遇算得清、業務會辦理”系列宣傳活動。(責任單位: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縣融媒體中心,各鄉(鎮)人民政府)
三、工作要求
(一)提高思想認識,加強組織領導。各有關部門要從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高度,充分認識基本養老保險擴面增效工作的重要性,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市的有關工作要求,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層層傳導壓力,壓緊壓實責任,細化工作措施,堅持任務項目化、項目清單化、清單具體化,確保按時完成年度基本養老保險擴面增效工作任務。
(二)提高責任意識,強化協同配合。各鄉(鎮)人民政府和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要履行好牽頭責任,以“等不起”的緊迫感、“慢不得”的危機感、“坐不住”的責任感抓好落實。縣級有關部門要主動作為,根據擴面增效實施方案,強化協同配合,落實聯動責任,形成工作合力,確保目標落實落地。
(三)提高監督意識,做好跟蹤問效。基本養老保險擴面增效成果作為縣對鄉鎮綜合考核內容,各鄉鎮務必制定好工作計劃,按計劃迅速推進工作。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要加強工作調度,對成效顯著的成功經驗進行總結推廣,對重視不夠、措施不力的進行通報。
附件:龍陵縣社會保險擴面增效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及其成員單位職責
龍陵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2年11月14日
(此件公開發布)
附件
龍陵縣社會保險擴面增效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及其成員單位職責
一、領導小組成員
組 長:羅莊越 縣人民政府副縣長
副組長:朱秋菊 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局長
成 員:王 星 縣殘聯副理事長
王世平 縣發展和改革局副局長
唐家剛 縣工業信息商務科技局副局長
葉正達 縣教育體育局副局長
趙快珍 縣公安局副局長
王生青 縣民政局副局長
王從有 縣司法局副局長
莫增艷 縣非稅收入管理局局長
趙志遠 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副局長
楊有燦 縣交通運輸局副局長
段曉波 縣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長
番 蓉 縣衛生健康局副局長
邱廣海 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副局長
何 智 縣鄉村振興局副局長
王 囝 縣政務服務管理局副局長
鄧家寬 縣稅務局副局長
領導小組負責統籌協調和指導全縣社會保險擴面增效工作,研究確定工作要點和階段性工作計劃,協調解決政策落實中的難點問題。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在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由趙志遠同志兼任辦公室主任,負責處理日常事務。領導小組成員如有變動,由成員單位相應崗位職責人員自行替補,并報備領導小組辦公室,不再另行發文。
二、成員單位職責
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負責承辦領導小組會議;履行好主管社會保險擴面增效工作的職能和辦公室職責。加強對擴面增效工作的指導,進一步建立健全擴面增效激勵約束機制,完善擴面增效考核評價制度,定期對擴面增效任務完成情況進行通報。
縣發展和改革局:負責信用體系工作。協助完善社會保障政策建議,幫助協調在政策執行中遇到的重大問題。
縣工業信息商務科技局:根據基本養老保險擴面增效實際工作需要,提供全縣中小企業和民營企業有關信息,配合開展線上線下涉社會保險信息共享比對和數據核查,摸清應參保單位和人員底數。
縣教育體育局:督促本系統內的用人單位和與之形成勞動關系的勞動者依法簽訂勞動合同,并繳納社會保險。
縣公安局:根據擴面增效實際工作需要提供戶籍人員基礎信息,協助建立擴面對象實名庫,并實現動態更新。
縣民政局:每月協助對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的低保對象、特困人員等困難繳費群體名單進行比對,確保完成新增繳費困難人員的養老保險代繳工作。
縣司法局:負責引導未參保的律師、司法鑒定、公證工作從業者依法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
縣財政局:負責按照規定落實財政補助資金。
縣交通運輸局:負責召集快遞、網約車、同城貨運行業群體,配合做好社保政策宣傳。
縣文化和旅游局:負責引導未參保的導游依法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
縣衛生健康局:督促本系統內的用人單位和與之形成勞動關系的勞動者依法簽訂勞動合同,并繳納社會保險。
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共享有關企業登記注冊信息,加強對有關企業的監督管理,配合依法對涉嫌違法騙取、套用社會保險基金的企業進行處置。
縣鄉村振興局:協助對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的名單進行比對,提供返貧致貧人員名單作為代繳名冊,協助完成困難群體代繳養老保險費工作。
縣政務服務管理局:負責協助做好全縣社會保險有關服務平臺推廣運用工作,有效推進全縣社保方面“互聯網+政務服務”和“一部手機辦事通”信息化平臺推廣運用。
縣稅務局:負責依法督促正常經營納稅但尚未辦理參保繳費的單位及時參保繳費;對社保欠費資金進行追繳。
縣殘聯:每月協助對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的名單進行比對,提供重度殘疾人員增減名冊,協助完成困難群體代繳養老保險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