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號 | llrmzfbgs/20250718-00001 | 發布機構 | 龍陵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
| 公開目錄 | 龍政辦發 | 發布日期 | 2025-07-18 |
| 文號 | 龍政辦發〔2025〕18號 | 瀏覽量 |
各鄉、鎮人民政府,縣直有關單位:
《龍陵縣2025年高素質農民培育項目實施方案》已經縣人民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龍陵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5年7月10日
(此件公開發布)
龍陵縣2025年高素質農民培育項目實施方案
為全面實施好龍陵縣2025年高素質農民培育項目,確保順利完成年度培訓目標,結合龍陵縣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目標任務
2025年龍陵縣計劃培育高素質農民117人,其中,農民專業合作社骨干(產業帶頭人)培育42人,糧油作物和重要農產品生產培育75人。培訓對象滿意度不低于90%,學員參評率不低于90%,通過培訓提升農民的綜合素質和專業技能,為龍陵縣的農業產業發展和鄉村振興提供人才支撐。
二、培訓對象
龍陵縣范圍內年齡16至60周歲,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的人員,以基層組織、鄉村產業帶頭人、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或骨干、家庭農場主、種植大戶、電商積極分子為主。
三、重點任務
(一)糧油作物和重要農產品生產培育。舉辦培訓班2期,共培育75人。圍繞水稻、玉米、馬鈴薯、油菜等龍陵縣主要糧油作物及蔬菜、水果等重要農產品生產,開展高產栽培技術、病蟲害綠色防控、測土配方施肥等培訓,提高糧油作物和重要農產品單產和品質。針對水稻種植,加強水稻精確定量栽培、水稻機插秧技術以及稻瘟病防控技術培訓;對于玉米種植,重點培訓合理密植、精準施肥以及玉米螟等病蟲害的綜合防治技術;對蔬菜、水果等重要農產品生產、營銷、加工、綠色發展等知識進行培訓。
(二)農民專業合作社骨干(產業帶頭人)培育。舉辦培訓班1期,培育42人。以家庭農場主、農民合作社負責人、涉農企業經營者等為重點對象,圍繞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開展休閑農業、農產品電商、農村康養等新產業新業態的培訓。通過案例分析、實地考察、專家講座等方式,學習先進運營模式和管理經驗,拓寬產業發展思路,提升產業經營能力。
四、組織實施
(一)培訓時間。2025年7月啟動,11月底前完成。每個培訓班原則上理論學習不少于40個學時,1學時為45分鐘,每天不超過8個學時,外出參觀學習不低于7天。綜合素養課學時不低于總學時數的10%,專業技能課學時數應不低于總學時數的70%,實踐教學的比例不低于專業技能課學時數的50%,能力拓展課學時數應不高于總學時數的20%,線上學習學時數不超過總學時數的15%。
(二)培訓內容。嚴格按照《高素質農民培訓規范》中規定的培訓內容、技能要求、學時分配、培訓實施與考核評價等方面的要求開展培訓。《高素質農民培訓規范》未明確的內容參照省、市主管部門相關要求組織實施,嚴格執行農業農村局領導或培訓單位領導講授行政第一課制度,邀請省市縣專業技術人員及本土專家講授專業知識,將農業行業安全生產、防災減災等知識納入培訓必修課,開展互動交流學習等,培訓結束開展線上評價。
(三)培訓方式。根據實訓實操不低于總學時的三分之二的要求,實行“分段式、重實訓、參與式”培訓模式,強化分類指導,注重實踐技能操作,大力推行送教下鄉、加大實地(基地)案例教學、開展技術培訓跟蹤服務。結合農業生產周期和農時季節分段安排課程,優化時段開展集中學習,利用云上智農APP開展線上學習、實習實訓、案例觀摩交流。實行班級管理,選好配強班主任,成立班委會,保證培訓工作順暢有序。
(四)項目驗收。培訓機構在每期培訓班結束時組織參訓學員進行考試。逐班次建立真實、完整和規范的培訓檔案。在培訓結束后通過檢查培訓檔案、學員抽查等方式逐班次對培訓情況進行檢查驗收,并填寫《高素質農民培訓驗收報告單》。
(五)跟蹤服務。縣農業農村局要適時對參訓學員進行跟蹤服務,時長不超過1年,次數不少于2次。跟蹤服務人數不少于參訓學員人數60%,跟蹤服務形式可包括技術指導、政策推介、發展幫扶等。
五、有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鄉鎮、各有關單位嚴格落實糧食安全責任,精心組織實施高素質農民培育工作,精準遴選培育對象,嚴格參訓學員管理,強化跟蹤問效,切實保障培育質量。
(二)嚴格信息公開。龍陵縣2025年高素質農民培育工作要通過農業信息網站,向社會公布培訓任務、培訓機構、培訓專業、培訓時間、補貼標準、聯系電話等內容。
(三)強化宣傳引導。注重對高素質農民培育工程政策和工作典型宣傳,讓廣大農民了解黨的惠農政策,積極主動參加高素質農民培育工作,提高自身科學文化素質和勞動技能。
附件:龍陵縣2025年高素質農民培育項目資金使用明細表
附件
龍陵縣2025年高素質農民培育項目資金使用明細表
資金來源 | 中央農業相關轉移資金46萬元,中央農業經營主體能力提升資金(第二批)9萬元,合計55萬元 | ||
項目資金使用內容 | 經費 (萬元) | 備 注 | |
(一)培訓師資費用 | 教師授課費 | 3 | 邀請省、市、縣專業技術人員及本土專家授課,按照不同職稱級別支付費用,如正高級技術職稱專業人員每半天最高不超過2000元,副高級技術職稱專業人員每半天最高不超過1000元,中級技術及以下職稱專業人員每半天最高不超過800元 |
培訓教師交通費 | 0.6 | 授課教師交通費用 | |
(二)培訓資料及用品 | 培訓教材、講義印刷費 | 3.1 | 教材及相關資料費 |
學員網課費 | 1.5 | 學員網上學習費 | |
(三)場地及設備 | 培訓場地租賃費用 | 2.8 | 開展理論教學、實習實訓、交流實踐等活動的場地租賃 |
(四)學員培訓相關費用 | 租車費 | 13.2 | 學員外出參觀交流學習及實踐租車費 |
伙食費 | 13.69 | 學員理論學習及外出參觀交流學習伙食費 | |
住宿費 | 13.2 | 學員理論學習及外出參觀交流學習住宿費 | |
保險費 | 0.35 | 學員外出參觀交流學習購買意外傷害保險費 | |
跟蹤服務費用 | 2.75 | 教師跟蹤服務差旅費 | |
| 培訓耗材 | 0.81 | 學員學習用品如:筆記本、筆、布標、實訓耗材等相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