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號 | llrmzfbgs/20250718-00002 | 發布機構 | 龍陵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
| 公開目錄 | 政策解讀 | 發布日期 | 2025-07-18 |
| 文號 | 瀏覽量 |
近日,龍陵縣人民政府辦公室印發了《龍陵縣2025年高素質農民培育項目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為便于社會公眾更好理解,現將《方案》相關內容解讀如下:
一、出臺背景依據
為全面貫徹中央、省、市農村工作會議精神,推動鄉村全面振興、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提供人才保障,按照“圍繞糧油穩產保供需要,重點提升技術技能水平;圍繞特色產業發展需要,培優提升產業發展能力;圍繞鄉村治理和建設需要,全面提升綜合素質素養。”的工作定位,結合云南省2025年高素質農民培育指導性計劃及龍陵縣職業農民培訓需求調研等情況,制定了《方案》,旨在提升農民技術技能水平、產業發展能力和綜合素質素養,為龍陵縣的農業產業發展和鄉村振興提供人才支撐。
二、目標任務
2025年龍陵縣計劃培育高素質農民117人,其中,農民專業合作社骨干(產業帶頭人)培育42人,糧油作物和重要農產品生產培育75人。
三、培訓對象
龍陵縣范圍內年齡16至60周歲,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的人員,以基層組織、鄉村產業帶頭人、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或骨干、家庭農場主、種植大戶、電商積極分子為主。
四、主要內容
培訓班 | 培訓 時間 | 培訓期數及人數 | 重點培訓對象 | 主要培訓內容 | 培訓方式 |
糧油作物和重要農產品生產培育培訓班 | 2025年7月至11月(理論學習不少于40個學時,1學時為45分鐘,每天不超過8個學時,外出參觀學習不低于7天。) | 2期75人 | 糧油及重要農產品種植大戶及新型經營主體 | 圍繞水稻、玉米、馬鈴薯、油菜等龍陵縣主要糧油作物及蔬菜、水果等重要農產品生產,開展高產栽培技術、病蟲害綠色防控、測土配方施肥等培訓,提高糧油作物和重要農產品單產和品質 | 理論+實踐教學 |
農民專業合作社骨干(產業帶頭人)培育培訓班 | 2025年7月至11月(理論學習不少于40個學時,1學時為45分鐘,每天不超過8個學時,外出參觀學習不低于7天。) | 1期42人 | 以家庭農場主、農民合作社負責人、涉農企業經營者等為重點對象 | 圍繞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開展休閑農業、農產品電商、農村康養等新產業新業態的培訓 | 理論+實踐教學 |
五、核心舉措
(一)強化組織保障。2025年高素質農民培育項目由龍陵縣農業農村局下設事業單位龍陵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龍陵縣農業廣播電視學校)作為培訓機構,具體組織實施項目,負責開展需求調研、培訓組織、開展培訓、過程管理和跟蹤服務等工作。
(二)分類分段培訓。突出產業育人,圍繞產業和農民需求,科學設置培訓班級和培訓內容,嚴格遵守高素質農民培育規范的學時要求,分層分類分階段實施培訓培訓。
(三)優化培訓形式。創新培訓形式,采取理論+現場,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形式,優選授課教師和精品教材,提高培訓針對性和質量效果。
(四)落實資金保障。參訓人員全程免費,培訓資金來源為中央農業相關轉移資金46萬元,中央農業經營主體能力提升資金(第二批)9萬元,合計55萬元。項目實施單位按相關規定合理使用資金,確保專款專用。
(五)做好項目驗收。培訓機構在每期培訓班結束時組織參訓學員進行考試。逐班次建立真實、完整和規范的培訓檔案。在培訓結束后通過檢查培訓檔案、學員抽查等方式逐班次對培訓情況進行檢查驗收。
(六)加強跟蹤服務。培訓完成后,培訓機構適時對參訓學員進行跟蹤服務,時長不超過1年,次數不少于2次,跟蹤服務人數不少于參訓學員人數60%,跟蹤服務形式可包括技術指導、政策推介、發展幫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