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號 | 01526242-5-/2022-0510005 | 發布機構 | 龍陵縣人民政府 |
| 公開目錄 | 政策解讀 | 發布日期 | 2022-05-10 |
| 文號 | 瀏覽量 |
為便于更好理解《龍陵縣全面推行“證照分離”改革全覆蓋進一步激發市場主體發展活力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加快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進一步激發市場主體發展活力,現將《實施方案》有關政策解讀如下:
一、背景和目的
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市黨委政府高度重視“放管服”改革和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瞄準最高標準、最高水平,優化政務服務,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要大幅減少政府對資源的直接配置行為,繼續大力簡政放權,強化事中事后監管。李克強總理強調,要深化“證照分離”改革,著力推進照后減證、并證。自2021年7月1日起,在全國范圍內實施涉企經營許可事項全覆蓋清單管理,按照直接取消審批、審批改為備案、實行告知承諾、優化審批服務等四種方式分類推進審批制度改革。
開展“證照分離”改革,是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市黨委政府重大決策部署,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舉措。在全縣推進“證照分離”改革全覆蓋,對所有涉企經營許可事項按照四種方式分類推進審批制度改革,并以清單
方式實施管理,方便市場主體清楚、明白辦理許可證,進入到相關領域經營。在便捷市場主體準入準營的同時,要求政府部門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加強事中事后監管和提升政務服務水平上來。“證照分離”改革,既是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的延續和深化,是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的重要舉措,對于創新行政管理方式,提高行政管理效能,推進政府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具有重要意義。
二、主要內容
(一)總體目標
“自2021年7月1日起,在全縣范圍內全面推行“證照分離”改革全覆蓋。按照直接取消審批、審批改為備案、實行告知承諾、優化審批服務4種方式對我縣承接的中央層面設定的72項、云南省設定的2項涉企經營許可事項分類推進照后減證和簡化審批,有效解決“準入不準營”。全面實施清單管理、分類推進改革、創新監管方式,力爭2022年底前建立健全簡約高效、公正透明、寬進嚴管的行業準營規則,進一步培育和激發市場活力,讓市場主體多起來、大起來、活起來、強起來。
(二)主要任務
分類推進行政審批與市場準入改革,對具體的涉企經營許可事項按直接取消審批、審批改為備案、實行告知承諾、優化審批服務四種方式改革,對使用標準化條目登記經營范圍按準入即準營、承諾即準營、幫辦許可即準營三種方式改革,推動將更多審批改為備案事項納入“多證合一”,將告知承諾事項納入“證照一體化辦理”。完善改革配套政策措施,加強登記、許可與監管的銜接,強化涉企經營信息歸集共享和電子證照的歸集運用。創新和加強事中事后監管,適應改革要求落實監管責任,根據改革方式健全監管規則,結合行業特點完善監管方法,探索智慧監管,加強監管數據共享,精準預警風險隱患。
(三)主要措施
一是持續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大力推進登記服務便利化。持續推進“先照后證”改革,推動將保留的登記注冊前置許可改為后置。推行涉企經營許可事項經營范圍規范化登記,為企業自主選擇經營范圍提供高效便利服務。大力推行審批服務標準化。縣直有關部門要加快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提供“一門、一窗、一網、一次”的優質高效服務,推動涉企經營許可事項全流程網上辦、掌上辦、一次辦。大力推動涉企信息歸集共享。各部門要把信息歸集共享作為推進“證照分離”改革全覆蓋的必要支撐和重要保障,以信息共享推動審批流程再造,加強部門間業務系統對接,健全完善數據互聯互通和推送反饋機制,全力打通“信息孤島”和“數據壁壘”,實現系統互聯、信息互通、證照互認。大力推廣電子證照歸集運用。認真落實2022年底前全面實現涉企證照電子化工作要求,加快推進電子證照運用,強化電子證照信息跨層級、跨區域、跨部門互認互信共享,逐步擴大企業電子亮照亮證場景。二是創新監管方式加強事中事后監管。嚴格落實監管責任。認真落實放管結合、放管并重要求,按照“誰審批、誰監管,誰主管、誰監管”原則,切實履行監管職責,堅決糾正“以批代管”“只批不管”“不批不管”等問題,既要杜絕監管真空,又要避免重復監管。嚴格落實監管規則。認真貫徹執行國家制定出臺的監管規則和關于技術、安全、質量、產品、服務等方面的國家標準。嚴格實施分類監管。對一般行業和領域,全面推行“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根據企業信用風險等級實施差異化監管;對直接涉及公共安全和人民群眾生命健康等特殊行業和重點領域,嚴格實施全覆蓋重點監管,牢牢守住安全底線;對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等實行包容審慎監管;對輕微違法行為依法從輕、減輕或者免予行政處罰。嚴格實施失信懲戒。充分發揮信用監管基礎性作用,建立完善企業信用與自然人信用掛鉤機制,依法依規實施失信懲戒。健全完善嚴重違法責任企業及有關人員行業禁入制度,增強監管震懾力。
三、具體要求
一是縣推進政府職能轉變和“放管服”改革協調小組負責統籌領導全縣“證照分離”改革全覆蓋工作。二是加強法治保障。三是加強宣傳培訓。四是加強跟蹤問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