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號 | 01526286-3/20240809-00001 | 發布機構 | 龍陵縣龍新鄉人民政府 |
| 公開目錄 | 鄉鎮文件 | 發布日期 | 2024-06-12 |
| 文號 | 瀏覽量 |
各村、鄉直各單位:
經鄉人民政府研究,決定印發《龍新鄉中學集團化辦學實施方案(試行)》,請各村及相關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龍新鄉人民政府
2024年3月6日
(此件公開發布)
龍新鄉中學集團化辦學實施方案(試行)
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保山市委保山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快保山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保發〔2021〕14號)、《保山市教育高質量發展三年攻堅行動計劃》(保政發〔2021〕25號)、《龍陵縣教育高質量發展三年攻堅行動計劃》(龍辦發〔2022〕52號)文件精神,為深化教育綜合改革,擴大優質教育輻射面,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優質教育需求,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落實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以促進優質均衡發展為宗旨,以創新管理體制和提升教育教學質量為目標,堅持從實際出發,先易后難,逐步適應,科學統籌全鄉教育資源,充分發揮優質教育資源的影響、輻射、示范和帶動作用,努力讓孩子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二、學校基本情況
龍陵縣龍新鄉現有兩所初級中學,即龍陵縣龍新初級中學、龍陵縣勐冒初級中學,兩校相距6公里。龍新中學占地面積68666㎡,校舍建筑面積18737㎡,輻射8個村社區,現有教職工62人,學生1000人(七年級356人,八年級348人,九年級296人),其中女生422人,住校生987人,根據現有校舍最大可容納學生1050人;勐冒中學占地面積15117㎡,校舍建筑面積7036㎡,輻射3個村社區,現有教職工35人,學生465人(七年級126人,八年級148人,九年級191人),其中女生225,住校生436人,根據現有校舍最大可容納學生500人。根據全鄉小學現有學生測算,未來六年可招收七年級新生數為:2024年488人,2025年535人,2026年486人,2027年467人,2028年413人,2029年393人。
三、組織機構
為順利實現龍新鄉中學集團化辦學,成立領導小組。
組 長:姚茂金 鄉黨委書記
副組長:饒秀明 鄉黨委副書記、鄉人民政府鄉長
楊啟洪 鄉黨委委員、鄉人大主席
成 員:楊應從 鄉中心校黨總支書記
楊正邦 鄉中心學校校長
楊進琦 龍新初級中學校長
尹宇鵬 勐冒初級中學校長
張東華 黃草壩村總支書記
杜榮保 勐冒村總支書記
楊春艷 大硝河村黨總支書記
孫濟澤 鄉黨委副書記、繞廊村黨總支書記
趙國朝 雪山村黨總支書記
楊芹歸 菜子地村黨總支書記
匡大平 黑山村黨總支書記
蘇會美 茄子山村黨總支書記
高華英 荊竹坪村黨總支書記
段興虎 蚌渺村黨總支書記
王有福 龍新村黨總支書記
領導小組辦公室在鄉中心學校,由楊應從同志任辦公室主任,楊正邦同志任辦公室副主任。主要負責規劃、組織、協調、實施、管理集團化辦學工作。
四、工作目標
近年來勐冒中學教學質量下滑,生源因外流嚴重、出生率下降而逐年減少,2023年9月涉及新招學生外流100人左右(含輻射校區小學就外流的20多人),當地群眾對教育的滿意度偏低。因此,決定對龍新中學、勐冒中學進行整合,成立龍新鄉中學教育集團,名稱沿用龍陵縣龍新初級中學。實施集團化辦學,將龍陵縣龍新初級中學、龍陵縣勐冒初級中學2所學校組建成龍新中學教育集團,設立龍新鄉中學教育集團龍新校區、勐冒校區,形成一校兩區總格局,其中勐冒校區實施七年級的教育,龍新校區實施八、九年級的教育。通過實施集團化辦學,破解家長擇校難題,整合教育資源,提高教育教學質量,辦人民滿意的教育。
五、工作原則
(一)堅持均衡發展。通過集團化辦學,統籌整合領導班子力量、師資力量、教學資源,實現校區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二)堅持共享發展。發揮集團化辦學的優勢,兩個校區實行統一管理、資源共享、成果共享,不斷擴大優質教育資源的輻射面,以強帶弱、以優促強,讓教育發展的成果惠及更多的學生和家庭。
(三)堅持內涵發展。通過優質學校辦學理念,輻射、整合兩校優勢,增強團隊力量,逐步實現學校整體辦學水平全面提升,加強集團學校內涵建設,提升教書育人品質。
六、實施辦法
龍新中學教育集團運行管理理念:實行“七個統一”,即“統一管理制度,統一師資調配,統一招生辦法,統一課程設置,統一開展活動,統一教師考核,統一財務支配”。
(一)統一管理制度
1.制訂集團章程。教育集團負責制定符合國家法律、法規和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規章、政策要求的集團章程,作為統領集團管理和實施辦學行為的綱領文件。章程從辦學宗旨、辦學理念、內部管理、組織架構、運行機制、師生管理和教育教學科研管理等方面對集團成員的權利義務作出明確規定,明確教育集團和成員校的關系、權責和界限等。章程在廣泛征求成員校意見的基礎上,報龍陵縣教育體育局核準和備案。
2.組建集團領導班子。集團設黨支部1個,黨支部設支部書記1名,專職副書記或黨建業務員1名;集團設校長1名,副校長4名,其中,常務副校長1名,安全德育副校長1名,教學副校長1名,總務副校長1名;集團設教導主任1名,設七、八、九年級年級組長各1名。勐冒校區實行年級組長全面負責制,統籌校區各項工作,服從集團的全面領導。組織架構和運行嚴格按照中共龍陵縣委教育工作領導小組文件(龍委教組〔2023〕2號),《龍陵縣關于全面建設中小學校黨組織領導的校長負責制的工作方案》及相關規定執行。
3.定期會商議事。每學年開學前,集團書記、校長負責召集集團領導班子進行會商,研究制定學年度集團工作計劃和目標,每半月召開集團工作例會,商議學校管理、教學教研和教師專業發展等問題。
4.統一學校管理運行機制。集團領導班子在充分聽取意見、認真論證的基礎上,建立兩個校區統一學校管理制度體系。統一作息時間,以利于統一開展生生互動、師師互動和教研聯動。統一教學進度,以利于落實教師的相互聽課和教學質量監測。統一教學常規,統一教學常規管理實施細則,統一進行教學常規的月檢和期末考評。統一質量監控,統一安排階段測試、期末考試、交叉評卷和統一分析,確保教學質量的全面提高。
(二)統一師資調配
教育集團在編制總額內統一申報新進教師;根據各校區工作實際需要,在集團學校范圍內和中小學之間統一調配原有教師,整合師資余缺、強弱互補。
1.實行教師聘任管理。每學年在安排年級教師時,應在縣教體局和鄉黨委、鄉人民政府的領導下成立領導小組,將兩個校區的教師和新招考的教師全部打散重新整合,在集團領導下由九年級組優先聘任年級組教師,其次由八年級組聘任,最后由七年級組聘任,保證兩個校區各年級教師的均衡,允許原來兩校能力不足的教職工落聘,落聘教職工控制在6%以內,落聘教職工由鄉中心學校統一調配或轉崗,不足教師從全鄉小學、新分教師和調入教師中選聘。
2.建立健全交流機制。推行集團內領導定期交流,緊缺學科教師跨校走教,優秀教師跨校支教等舉措,盤活集團師資。
(三)統一招生辦法
集團學校校長對各校區招生工作負總責,負責招生工作的具體實施。招生辦法由集團統一制定,全鄉每年計劃招收10至12個班,招收學生500—600人,每年新招七年級到勐冒校區就讀,新晉八年級及新晉九年級到龍新校區就讀,各年級學生全部打散按區域按成績重新分班。
(四)統一課程設置
統一開設國家課程、地方課程、校本課程。兩個校區使用同一套課程表。集中集團力量開發校本課程,統一實施校本課程。努力做到“五育并舉,全面發展”。
(五)統一開展各項活動
根據集團的工作計劃和校歷,兩個校區統一開展教學教研、德育安全、團隊、社會實踐等活動。集團每學期要制訂詳細的活動計劃并督促各分校嚴格按照活動計劃開展各項活動。通過班主任論壇、聯合教科研、線上交流、主題講座、統一聯測聯評等方式實現資源共享。以教育信息化推動優質特色課程資源、教學資源、教師培訓研修和教科研成果的共享。
(六)統一考核機制
集團內老師采用統一考核辦法。統一制定教育集團的績效考核方案、教學常規考核方案、職稱推薦考核方案、教職工年度考核方案等,每年按統一的方案對集團全體教職工進行考核。同時,實行集團內捆綁考核,集團考核結果與管理團隊績效、評先評優等方面掛鉤,發揮掛鉤考核激勵引領作用,推動集團各成員校協調健康發展。
(七)統一財物管理
集團內財務由集團校長負責。兩個校區不獨立核算,統一調配。根據相關要求與規定制定兩校區預算計劃。集團學校建立完善的財務、資產、采購、維修等管理制度。集團學校根據各校區教育教學設施設備狀況,為各校區統一合理配置教育教學設施設備。
七、工作步驟
(一)調研準備階段(2024年4月)
成立集團化辦學領導小組,研究制定龍新中學教育集團辦學實施方案。
(二)宣傳發動階段(2024年5月、6月)
1.統一思想,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加大宣傳力度,營造支持教育改革和發展的良好環境。
2.加強與相關部門、社區、家長的聯系,做好溝通和協調工作,爭取社會各界的理解和支持。
(三)組建階段(2024年7月)
1.成立龍新中學教育集團,配齊集團學校及校區領導班子、中層干部。
2.做好各校區現有師資的摸底工作,為師資調配打好基礎。
(四)實施階段(2024年8月)
嚴格落實“七個統一”,通過1—2年集團化辦學管理,初步形成穩定的集團化管理運行機制,促進兩校區優質均衡發展、教育質量全面提質。
八、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項工作要在領導小組統籌下一體推進,堅決把講政治、顧大局體現在集團化辦學工作推進全過程,杜絕出現推諉扯皮、不服從安排、不服從管理現象。
(二)加大扶持力度。在財務上對教育集團給予必要的支持。賦予教育集團必要的辦學自主權、內部管理權、教師聘用優先權。
(三)加大宣傳力度。多渠道、多形式加大集團化辦學宣傳力度,在全社會營造支持教育改革和發展的良好環境,推動龍新教育高質量發展。
(四)加強協調配合。各村社區在鄉黨委、鄉人民政府的領導下,積極配合集團辦學。在招生入學,控輟保學等方面盡屬地管理責任,積極溝通協調,鄉、村、校形成聯動,密切配合,保障生源的穩定,促進教育的高質量發展。
(五)強化責任追究。龍新鄉黨委、鄉人民政府將學校貫徹執行集團化辦學情況作為教育集團和學校領導班子考核評價的重要依據,因教育集團或學校班子內部不團結而嚴重影響工作的,按照有關規定追究有關人員責任,必要時對班子進行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