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保山市傣學研究會龍陵聯絡組深入龍江鄉弄崗社區,通過培訓、考核、比賽等形式對龍江傣族民歌及傣族傳統武術等進行挖掘、交流,并對獲獎選手頒發了證書、獎狀及獎金。
龍江傣族民歌于2018年1月被列為龍陵縣第六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傣族民歌以優美抒情見長,它的特點是歌詞長短不拘,旋律悠揚舒緩,表現的內容十分廣泛。演唱場合及應用范圍也靈活多變,可在歌舞活動中演唱,大家一起載歌載舞,也可一人領唱,多人跳舞;可在勞動之余的夜間歌唱,用來表達愛情。它的曲調優雅、委婉,是龍川江流域傣族文化中的一朵奇葩。
近年來,龍江鄉始終堅持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以“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筑中國夢”為目標,促進各民族廣泛交往交流交融,促進各民族在理想、信念、情感、文化上的團結統一,守望相助、手足情深,共建“石榴籽”家園,共享民族團結進步“果”,用“民族團結+”模式繪出鄉村美好生活。通過以文藝聯歡為載體,為傣族群眾搭建相互學習、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平臺,大力弘揚傣族舞蹈、傣族花棍、傣族民歌、群藝刺繡及民族生產生活習俗等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