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國道219保山段黃勐(龍陵黃草壩至龍鎮橋)項目建設現場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每天有1800多名職(民)工在爭分奪秒加緊施工,300多名管理干部在建設一線奔忙,180多臺(套)大型機械設備緊張有序挖方填方、隧道掘進、橋梁架設,200多臺大型運輸車輛來回穿梭運輸,掀起了新一輪施工高潮。

國道G219黃勐項目全長94.544公里,采用二級公路標準建設。全線都在龍陵縣境內,途經龍新、象達、平達、勐糯四個鄉鎮,輻射碧寨、木城,惠及龍陵6個鄉鎮約17萬人,占龍陵縣人口總數的60%。項目建成后,全線路線將縮短39公里,實現快速高效運輸,對于促進沿線經濟社會協調發展、鞏固國防,提高邊境地區快速反應能力具有重大意義,是龍陵縣的“頭號民生工程”。
第四季度以來,為確保項目高質量、高效率推進,國道建設保山指揮部結合龍陵縣氣候特點,搶抓施工“黃金期”,吹響了“大干一百天,沖刺路基全線貫通目標”沖鋒號。

指揮部圍繞建成通車目標,建立了工程質量安全進度掛聯包保制度,把管理人員全部壓上一線督戰,指揮部領導班子成員掛聯包保責任區,各處室掛聯包保項目標段,并明確了每個成員對相應標段的安全、質量、進度及各項工作全面負責。
同時,廣大干部職工踐行“一線工作法”,全面加強對參建單位及施工現場的監管,了解施工進展,不斷優化施工設計,合理調整施工計劃,科學安排施工工序,確保各個環節緊密銜接、高效推進。

期間,指揮部強化安全保通等全過程監管,加大安全經費投入和人員培訓,加強地質災害隱患排查整治。針對易燃易爆危險品管理和坍塌、高處墜落、起重傷害、用電和物體打擊等事故進行專項治理,杜絕重特大事故發生。
在整個施工過程中,指揮部以問題為導向,建立健全質量監督管理體系,精準施策、系統管理,落實專業化管理、標準化施工、信息化控制,切實保障工程形象好、質量優。嚴格執行監理程序,督促監理單位切實履行監理職責,從思想上、技術上確保工程質量。

截至目前,累計完成挖方866萬立方,占比83%;完成填方328萬立方,占比76%;完成擋墻構造物36.2萬立方,占比83%;完成橋臺42個,占比47%;完成橋梁樁基335棵,占比66%;完成墩柱143棵,占比50%;完成涵洞178道,占比60%。胡家寨隧累計進尺575.6米,完成占比82%;茄子山隧道累計進尺20.3米,完成占比0.07%,預計2025年春節前除個別橋隧路段外實現全線路基貫通。
通訊員/高智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