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是身體在向你求救的信號!
“疼痛”,想必多數人都經歷過,往往覺得是 “小毛病”—— 頭痛了忍忍、腰痛了歇歇、關節痛了貼片膏藥就完事,但您知道嗎,疼痛早已被醫學界列為繼 “呼吸、脈搏、體溫、血壓” 之后的第五大生命體征!疼痛是身體發出的信號,提示我們可能存在健康問題,一起來了解吧。

哪些疼痛在提醒我們健康出現問題:
一、疼痛的類型和位置:
不同的疼痛類型和位置可能指示不同的健康問題。例如,急性疼痛:比如磕碰傷、術后痛、牙痛等,提醒你 “身體受傷了,快處理!”。慢性疼痛:如慢性頭痛可能是偏頭痛、緊張性頭痛或其他嚴重疾病的征兆;背痛可能是脊柱病變或內臟疾病的表現;關節痛可能是關節炎、痛風或其他風濕性病變的癥狀;長期下腹部墜脹、疼痛及腰骶部酸痛,可能是盆腔炎或子宮內膜異位癥等。
二、疼痛的強度和持續時間:
劇烈的疼痛或持續時間較長的疼痛通常是身體發出的緊急信號,需要立即關注。例如,突然發生的劇烈頭痛可能是腦卒中或蛛網膜下腔出血的信號;心前區激烈的疼痛或不適感,可能是心肌梗死的信號。
三、伴隨癥狀:
疼痛如果伴隨有其他癥狀,如腫塊、麻木、無力、惡心、嘔吐、視覺問題、言語障礙等,這些都可能是健康問題的跡象,需要及時就醫檢查和治療。
四、心理因素:
疼痛也可能與心理因素有關,如焦慮和抑郁。這些心理狀態可能導致或加劇疼痛感,提示我們需要關注心理健康。科學應對疼痛,別等 “小痛” 變 “大病”。

出現這些情況一定要及時就醫:
?疼痛持續超過 1 周不緩解
?疼痛劇烈到影響睡眠 / 走路
?伴隨發熱、體重驟降、麻木無力等癥狀

正確用藥,避開 2 大誤區
誤區1:“止痛藥都上癮”—— 只有阿片類強效止痛藥(如嗎啡)長期濫用才會上癮,普通止痛藥很安全。
誤區 2:“疼了才吃,不疼就停”—— 慢性疼痛需要規律服藥,才能穩定控制病情。
正確做法:
1.遵醫囑用藥,不要自行加量或換藥!

2. 做好日常防護,比如預防頸肩腰腿痛,可這樣做:
?久坐族:每 40 分鐘起來活動 5 分鐘;
?低頭黨:手機舉到與視線平齊,避免頸椎過度前屈;
?搬重物:用 “蹲起發力” 代替 “彎腰硬搬”,保護腰椎不受傷。

3. 輔助緩解疼痛,可以這樣做:
?頭痛:用指腹輕按太陽穴,配合深呼吸 3 分鐘;
?腰痛:平躺時在膝蓋下墊個枕頭,放松腰部肌肉;
?關節痛:熱敷 15 分鐘 + 輕柔按摩,促進血液循環。

4. 心理調節:別讓 “焦慮” 加重疼痛,研究發現,壓力和焦慮會讓疼痛感 “放大”!試試每天花 10 分鐘做冥想、聽輕音樂,保持好心情,疼痛也會減輕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