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一種慢性病,其發病率和復發率較高,已成為威脅人類健康的三大慢性疾病之一。近年來,隨著我國人均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飲食結構和生活方式發生了很大改變,導致糖尿病的患病率逐年增加,對患者的健康和生命質量造成極大影響。目前,臨床并無糖尿病的特效藥,無法徹底治愈,但患者長期遵醫囑配合治療,并進行多種手段干預,可以達到良好控制血糖和改善癥狀的目的。
糖尿病患者的飲食誤區
誤區1:放心進食無糖食品
現階段,由于“三高”人群增多,無糖食品層出不窮,大部分人以為無糖食品可供糖尿病患者放心食用,而實際上無糖食品中雖然不含有明顯影響血糖的葡萄糖、蔗糖和麥芽糖等,但是部分產品由精細面粉和雜糧面粉制作,甚至內含較多油脂、淀粉糖漿、葡萄糖漿等,進食此類食物升糖速度不亞于白糖。因此,進食無糖食品需仔細閱讀配料表,選擇零添加糖、低油脂、高維生素食物,同時要控制攝入量。
誤區2:主食應少吃或不吃
一些糖尿病患者認為盡可能不吃或少吃主食能控糖,此想法大錯特錯。正常人不吃主食對身體危害極大,限制主食不僅會引發低血糖,還會造成頭痛、乏力、酮癥酸中毒等危害,長期不吃主食會導致營養不良、骨鈣流失,因此不吃主食,其實并不好。建議糖尿病患者要科學搭配主食,合理計算每天熱量,保證各類營養物質均衡攝入,嚴格計算每天脂肪、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等攝入量,主食避免攝入高糖類食物,如白粥、精面饅頭、面包等,多進食粗糧、蕎麥面等。
誤區3:多吃素菜少吃肉食
多進食新鮮果蔬能延緩血糖升高,但是并不代表完全不吃肉食,飲食要均衡攝入,葷素合理搭配,適當攝入膳食纖維的同時還要補充魚、蛋、禽肉類食品,肉食要交替搭配,可選擇魚肉、雞肉、牛肉,少吃肥肉及高膽固醇肉類。
誤區4:不能吃水果
水果普遍帶有甜味,故而很多人認為水果的糖分含量高,不能進食。但實際上水果中的糖分為單糖和多糖,雖然吃水果會引起血糖升高,但是水果中的維生素和抗氧化物質含量多,能促進消化,預防心血管疾病。所以,吃水果要適量、適時,在血糖穩定時可在兩餐間攝入,推薦低糖量水果,如櫻桃、小番茄、草莓、梨、奇異果、橙子、蘋果、火龍果等,每天水果攝入量控制在150-200克。
誤區5:控制飲食可以不吃藥,吃藥可以不注意飲食
飲食是控制血糖的基礎,正確吃飯,能控制血糖保持正常值,延緩甚至完全預防糖尿病并發癥的發生,但是科學用藥才是控制血糖的根本,因此不管是哪種類型的糖尿病,一旦確診,不管輕重均要積極遵醫囑用藥治療,用藥期間還需加強飲食控制,兩者共同控制才能發揮良好的降糖作用。
糖尿病患者的飲食小貼士
引發糖尿病并發癥的原因分為兩種,一是不按時遵醫囑合理用藥,二是對疾病相關預防知識不了解,缺乏正確認知,導致病情控制不佳。因此,掌握糖尿病患者的飲食知識非常必要,明確主食類型,吃好喝好也很重要。
1.糖尿病患者的健康飲食原則
飲食是控制糖尿病病情和緩解癥狀的手段之一,因此要掌握健康飲食原則,具體如下:嚴格控制每日總熱量,根據日常身體活動量、健康狀態等計算;科學計算每天飲食內容,葷素均衡搭配,科學均勻分配;每天蔬菜和水果的攝入類型不少于5種,可將新鮮的含糖量低的果蔬作為加餐;肉類要適量補充,選擇低脂肪、低膽固醇和高蛋白質的肉類,建議多選擇白肉、瘦肉,少吃紅肉和肥肉;多補充豆制品和奶制品,豆漿、豆皮和豆腐,牛奶、酸奶的攝入量建議每天300毫升;嚴格控糖的同時要加強控鹽,選擇植物油代替動物油,每天食鹽量小于5克;粗細糧要均衡搭配,選擇升糖指數低的主食,不吃油炸、腌制品;每天飲水量大于1500毫升,盡量選擇白開水,不喝飲料、濃茶和咖啡等;監督和提醒患者戒煙戒酒。
2.牢記糖尿病患者慎食的幾種主食
很多糖尿病患者認為不吃或少吃主食有利于控糖,這是一種認知錯誤。主食不僅要吃,還要吃得科學,吃得健康,但有些主食糖尿病患者要少吃甚至不吃。主食中,糯米屬于危險類食物,因為糯米的升糖速度快,糯米制作的任何食物均不能吃,否則會導致血糖迅速上升;面包、蛋糕中的糖分和熱量較高,而且內含較多黃油,屬于精細主食,進食后會導致血糖飆升,因此可選擇全麥面包或無糖蛋糕,但建議少吃和不吃;油餅、油條、方便面等食物油脂含量高、低營養,作為主食不僅不會增加營養,還會引發肥胖,導致血糖升高,經常進食油炸類食物還會增加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概率。
3.糖尿病患者的主食搭配
糖尿病患者的飲食要特別注意粗糧和精細米飯的混合食用,切不可長期一次性食用粗糧,以免消化不佳,增加腸胃負擔。搭配精細米飯能控制血糖的穩定性,以下主食可推薦適量食用,紅薯、玉米中含有碳水化合物,長期適量食用能補充機體能量,改善胰島素的敏感性,進而發揮降糖作用,促進血液循環,降低血液黏度;麥麩和燕麥中含有豐富蛋白質和纖維素,能促進胰島素分泌,控制血糖,同時還能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預防心血管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