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號 | llrmzfbgs/20250421-00002 | 發布機構 | 龍陵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
| 公開目錄 | 績效評價 | 發布日期 | 2025-04-21 |
| 文號 | 瀏覽量 |
一、部門基本情況
(一)部門概況
龍陵縣行政執法指揮調度中心于2024年1月29日掛牌成立,4月正式運行,屬于正科級公益一類事業單位,編制10名,內設3個股室,分別為辦公室、行政執法指揮調度股、信息股。
2024年末實有在編人員7名,其中事業管理人員7名。
(二)部門績效目標的設立情況
龍陵縣行政執法指揮調度中心根據2024年初工作計劃和工作重點工作要點,圍繞縣委、縣政府工作重點開展全縣行政執法指揮調度工作,整理歸納出2024年重點項目績效目標。
(三)部門整體收支情況
2024年龍陵縣行政執法指揮調度中心總收入500570.25元,其中: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收入500570.25元,占總收入的100%。總支出500570.25元,其中:基本支出411922.25元,占總支出的82.29%,項目支出88648元,占總支出的17.71%。
(四)部門預算管理制度建設情況
為進一步加強績效管理水平,強化支出責任,提升財政資金使用效益,本單位完善了《龍陵縣行政執法指揮調度中心預算管理制度》。財務支出管理嚴格依法依規依程序,努力做到公開、公平、公正。在嚴格執行國家、省、市、縣財政有關法律法規的同時,明確了經費審批權限及程序、經費預算管理、財務經費管理、資產購置與處置、財務監督,開展公用經費使用監督,相關制度規定執行到位。
二、績效自評工作情況
(一)績效自評目的
本次績效評價主要是為了全面分析和綜合評價本單位財政預算資金的使用管理情況,為切實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強化預算支出的責任和效率提供參考依據。
(二)自評組織過程
按照縣財政局績效評價要求,本單位財務人員在自評的基礎上,查閱相關文件資料和財務憑證,對收集資料進行定量定性分析,綜合評議后形成評價結論,出具績效評價報告。在政府門戶網站公示績效自評報告,接受監督檢查。
三、評價情況分析及綜合評價結論
(一)投入情況分析
2024年設立的績效目標符合國家法律法規、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總體規劃,符合部門“三定”方案確定的職能職責,符合部門中長期實施規劃。績效指標清晰、可量化,與部門年度的任務數相對應,與2024年預算資金相匹配。預算配置科學合理,預算執行積極有效,預算管理透明規范,資產管理安全高效,職責履行目標完成、質量達標,履職效益較好。嚴格執行財經制度和管理規定,按時完成預算執行進度,嚴格控制、合理利用各項經費,鼓勵合法合規的經費開支,按要求進行預算管理,不斷完善資產管理制度,努力提高國有資產使用效益。
(二)過程情況分析
2024年嚴格預算執行,依據實際情況做好經費支出預算,制定合理的項目實施計劃。項目實施前期,做好各項準備工作;按照縣財政要求有計劃完成資金支付進度,2024年本單位較好地完成了年初設定的各項績效目標。在實施階段,做好監督,跟蹤管理;實施后及時總結自評。
(三)產出情況分析
2024年本單位所有財政撥款資金支出主要用于保障機構正常運轉、完成日常工作任務以及承擔行政執法指揮調度等事業發展相關工作。基本支出,用于保障單位事業人員支出,包括基本工資、津貼補貼以及社會保障費等日常人員經費;項目支出嚴格按照財政下達指定指標內容支出,用于保障指定支出項目。
(四)效果情況分析
部門工作開展情況及主要事業成效。
1. 整合資源數據,打造全域感知平臺“一張網”。以云計算、大數據、深度學習、模式識別、視頻服務、互聯網+等新技術為基礎,以全縣全網的視頻聯網服務和應用服務為根本導向,龍陵縣行政執法指揮調度中心與中國鐵塔保山市分公司開展業務合作,打造了一套可支撐海量視頻接入和應用的視頻應用支撐“云平臺”。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共指派行政執法事件5896件,其中:指揮調度平臺共指派事件總計3542件,其中AI識別事件2383件;其余1159件(含110非警務轉接32件、轉接交警11件),包含市容市貌693件,交通違章120件,市場監管96件,廣播電視4件,生態環保60件,水利26件,文化旅游17件,自然資源302件,教育體育13件,安全生產28件,勞動監察19件,愛國衛生15件,城鄉規劃9件、其他27件。
2. 敢于創新探索,搭建鏈接服務群眾“一條線”。2024年8月6日,龍陵縣“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平臺轉交到我中心,由我中心負責熱線平臺日常工作,對“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進行交辦、跟蹤和督辦。截至目前,“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8月6日轉交我中心以來,共移交辦理554件工單。
3. 參與文明建設,助力不文明行為曝光“一平臺”。縣行政執法指揮調度中心引導市民積極參與“不文明行為隨手拍”活動,將工作、生活中發現的環境衛生、交通安全、損壞公共設施、行為舉止等方面的不文明行為上傳曝光,與縣創文辦會同將曝光問題轉交給相關的職能部門及鄉鎮,再由相關的職能部門及鄉鎮在規定時限內完成問題的整改,處理結果接受市民監督,持續跟蹤問效,推進問題解決,讓市民更直觀地感受創文、參與創文,持續提高廣大市民對創建省級、國家級文明城市的認同感、知曉率和參與性。截至目前,向縣文明辦共推送1654件不文明行為。
4. 發揮音柱作用,勸導重文重衛“一喇叭”。縣行政執法指揮調度中心在工作中“找題、解題、破題”,圍繞“干部要干、思路要清”主題,開展“立足本職崗位,“破解問題”“運用問題”上下功夫,明確指揮調度方向,與龍陵縣廣播電視臺對接協同,深度合作、探索建立不文明行為倡議機制,通過龍陵縣行政執法指揮調度中心監控探頭,將應急廣播納入管理工作范疇,通過每一個應急廣播音柱上的小喇叭,對遛狗不牽繩、亂丟垃圾、隨地吐痰、不禮讓行人等不文明行為進行現場播報,提醒不文明人,實現現場播報系統精準高效發布信息,努力為龍陵文明城市創建“添磚加瓦”。截至目前,與龍陵縣廣播電視臺對接協同,涉及縣城部分重要區域33個音柱,共喊話146起。
四、存在的問題和整改情況
存在問題:一是相關股(室)對績效評價工作的重要性認識有待進一步提高。二是項目支出績效評價指標體系不完善,給考核評價及評分工作帶來一定的困難。三是本單位2024年的4個項目均已完成,由于在實施中對績效指標定義認識不夠準確,加之縣級財政資金統籌困難,導致資金執行率較低。
整改措施:要加強對項目開展的可行性、必要性做好充分調研,依據實際情況做好經費支出預算,制定合理的項目實施計劃。項目實施前期,做好各項準備工作;在實施階段,做好監督,跟蹤管理;實施后及時總結自評。
五、績效自評結果應用情況
通過開展績效自評工作,增強了單位的績效評價主體責任意識。龍陵縣行政執法指揮調度中心將評價結果作為各項目管理改進和安排以后年度預算的重要依據,各項目針對自評中存在的問題及時進行調整管理方式,加強財務管理,完善管理辦法,切實提高項目管理水平、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益和工作效率。
六、主要經驗及做法
通過加強本單位預算績效管理工作,使各崗位牢固樹立“講績效、重績效、用績效”的觀念,進一步完善績效評價結果運用機制,將評價結果作為申報以后年度預算的重要依據,發揮績效評價工作的應有作用。
(一)重視預算執行。一是為保證預算資金使用效益,對所有項目資金實行從申報到執行結束的全過程管理;二是建立考核評價機制,將預算執行進度納入對各崗位的責任目標考核中;三是不定期召開預算執行進度通報會,分析預算執行中存在的問題,對項目資金結余原因進行逐項分析,加快項目預算執行。
(二)提高項目執行質量。經費下達后,及時制定項目實施方案,明晰經費使用內容和范圍,督促各項目加快經費執行進度。涉及物資采購的,提前組織專家論證并提出設備、物資參數,一旦經費下達就可立即進入政府采購程序,加快了采購進度。
(三)落實資金監管。本單位嚴格落實規范財務運行機制、健全內部控制機制、強化監督檢查機制、落實責任追究機制,確保資金使用安全有效。
(四)逐步規范績效評價工作。2024年,本單位進一步加強績效管理 ,強化支出責任,提升財政資金使用效益,對所有2024年縣級財政安排的項目資金開展了績效自評。
七、其他需說明的情況
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