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號 | 01526228-1-/2021-0916001 | 發布機構 | 龍陵縣紀委監委 |
| 公開目錄 | 部門決算 | 發布日期 | 2021-09-16 |
| 文號 | 瀏覽量 |
監督索引號53052300122201000
中國共產黨龍陵縣紀律檢查委員會2020年度部門決算
目錄
第一部分中國共產黨龍陵縣紀律檢查委員會概況
一、主要職能
二、部門基本情況
第二部分 2020年度部門決算表
一、收入支出決算總表
二、收入決算表
三、支出決算表
四、財政撥款收入支出決算總表
五、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收入支出決算表
六、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基本支出決算表
七、政府性基金預算財政撥款收入支出決算表
八、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財政撥款收入支出決算表
九、“三公”經費、行政參公單位機關運行經費情況表
第三部分2020年度部門決算情況說明
一、收入決算情況說明
二、支出決算情況說明
三、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決算情況說明
四、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三公”經費支出決算情況說明
第四部分其他重要事項及相關口徑情況說明
一、機關運行經費支出情況
二、國有資產占用情況
三、政府采購支出情況
四、部門績效自評情況
(一)項目績效自評報告
(二)部門整體支出績效自評報告
(三)項目(部門整體)支出績效自評表
五、其他重要事項情況說明
六、相關口徑說明
第五部分名詞解釋
第一部分中國共產黨龍陵縣紀律檢查委員會概況
一、主要職能
(一)主要職能
中國共產黨龍陵縣紀律檢查委員會與縣監委合署辦公,實行一套工作機構,兩個機關名稱的體制,履行黨的紀律檢查和監察兩種職能,共同設立內設機構。
1、主管全縣黨的紀律檢查工作。
2、主管全縣監察工作。
3、負責檢查并處理縣委和縣級國家機關各部門、各鄉鎮黨的組織和縣委管理的黨員領導干部違反黨的章程及其它黨內法規的比較重要或復雜的案件,決定或取消對這些案件中的黨員的處分;受理黨員的控告和申述,必要時直接查處下級黨的紀律檢查機關管轄范圍內的比較嚴重或復雜的案件。
4、負責處理縣政府各部門及其工作人員、具有行政管理職能的單位及個人和各鄉鎮人民政府及其主要負責人違反國家政策、法律、法規和國務院、省、市、縣政府的決定、命令及行政紀律的行為,并根據責任人所犯錯誤的情節輕重,作出撤職及撤職以下的行政處分;受理檢查對象不服主管行政機關給予行政處分決定的申訴,受理個人或單位對監察對象違紀行為的檢舉、控告。
5、負責作出關于維護黨紀的決定,制定黨風黨紀教育規劃,配合有關部門做好黨的紀檢工作方針、政策的宣傳工作和對黨員遵守紀律的教育工作。
6、會同有關部門做好監察工作的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的宣傳教育工作,教育國家工作人員遵紀守法,為政清廉。
7、負責對黨的紀律檢查工作理論及有關問題進行調查研究,擬定黨紀條規和有關規定的具體實施意見。
8、調查研究縣政府各部門和鄉鎮政府制定的有關政策、規定的情況,對其違反國家法律法規和有損國家利益、群眾利益的條款,提出修改建議;變更或撤銷下級監察機關不適當的決定或規定。
9、會同縣委及縣級國家機關各部門以及各鄉鎮黨委、政府做好紀檢監察干部的管理工作,參與推薦、考察、考核縣直單位、各鄉鎮級委班子及縣紀委監委派駐縣直單位紀檢組、監察室領導干部人選;負責對縣委擬提拔任用干部遵守紀律情況的審查、監督;組織和指導全縣紀檢監察系統干部的培訓。
10、承辦縣委、縣政府授權和交辦的其他任務。
(二)2020年度重點工作任務介紹
1.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定了《龍陵縣2020年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任務分工方案》等文件,對工作任務進行分解細化,逐項落實到各鄉鎮各部門,充分運用“龍陵縣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工作平臺”,更加注重過程管理,在監督責任制單位做好各項工作的同時,又避免了年底突擊補材料的問題。打出責任清單、工作約談、述責述廉、社會評價、巡察檢查等“組合拳”,層層壓實黨委(黨組)和領導干部主體責任。
2.細化干部監督管理。全面推行廉政檔案制度,共為1050名鄉科級領導干部(含職級干部)建立了電子廉政檔案。開展監督對象信息采集工作,共采集匯總重點監督對象信息582人,其他監督對象信息15900人。
3.強化干部選拔任用監督工作。認真執行《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嚴格選人用人政治標準,認真落實干部選拔任用全程紀實,堅持干部檔案“凡提必審”,紀檢監察機關意見“凡提必聽”,反映違規違紀問題線索的信訪舉報“凡提必查”,嚴防“帶病提拔”“帶病上崗”。
4.推廣落實“四項制度”,健全不能腐的制度機制。要求各鄉鎮嚴格抓好“四項制度”工作落實,鄉鎮紀委共交辦“監督清單”124份,走訪群眾8000余戶,解決群眾訴求242件,開展民生資金倒查70次,收集群眾反映問題47個,發出交辦通知49份,開展季查17次,季查單位和村(社區)26個,累計發現問題29個,問題線索4條。
5.深入糾治“四風”,鞏固拓展作風建設成效。始終堅守節假日等重要節點,緊盯老問題,發現新問題,堅決防止“四風”反彈回潮,共查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10起,給予黨紀政務處分10人,通報曝光3批8起。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堅持把節約糧食、制止餐飲浪費同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糾治“四風”結合,在全縣范圍內廣泛開展遏制“舌尖上的浪費”、提倡“光盤行動”宣傳教育,推動“厲行節約、反對浪費”蔚然成風。
6.增強監督實效,做實做細政治監督。一是筑牢疫情防控監督防線。二是深化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治理。持續抓好脫貧攻堅專項巡視巡察、脫貧攻堅成效考核反饋問題整改,持續推動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治理工作深入開展。三是全力推進懲腐打傘。始終保持重視程度不減、工作力量不減、保障措施不減,組織對查辦的涉黑涉惡腐敗和“保護傘”案件以及問題線索進行復盤,對未查結的問題線索加大核查工作強度,在全市率先實現自辦案件線索清零。
7.鞏固發展反腐敗斗爭壓倒性勝利,形成不敢腐的震懾。始終保持懲治腐敗高壓態勢。今年以來,全縣紀檢監察機關共受理信訪舉報85件次,處置問題線索197件,共立案76件86人,較去年同期相比件數增108.3%,人數增66.7%,結案61件65人,給予開除黨籍3件3人,開除公職2件2人,移送司法機關9件9人。同時,積極配合省紀委專案組查辦“3.29”專案,在三個月內完成省紀委交辦的18個案件,案件辦理效率快、質量高,得到省紀委馮志禮書記肯定,并作出批示。堅持有責必問、問責必嚴。對存在“兩個責任”落實不力、作風不實、不守規矩等問題嚴肅追責問責,有力促進工作落實、作風轉變。全縣紀檢監察機關共問責黨員干部15件22人次,較去年同期相比件數增114.3%,人數增15.8%。
8.深化政治巡察,充分發揮巡察利劍作用。一是嚴格落實巡察政治責任。二是強化巡察監督。健全完善縣委巡察機構與縣紀委監委、宣傳、審計等部門的協作機制,加強部門聯動及信息共享,合力抓好巡察。今年以來共開展常規巡察3輪、1次人防辦機動式巡察,巡察單位30個、村(社區)20個、巡察“回頭看”單位12個,發現問題282個,移交問題線索6件7人,督促被巡察單位制定整改措施301條,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117項,清退資金46.5萬元,配合市委重大項目建設專項巡察組圓滿完成對龍陵的巡察。
9.強化宣傳教育,努力營造不想腐的氛圍。一是加大宣傳力度。搭建宣傳平臺,加大宣傳力度,大力宣傳中央、省市相關政策法規和龍陵經驗做法,傳遞好聲音,凝聚正能量。今年以來,紀檢監察宣傳稿件被中央和省市報刊、媒體采用964(篇)條,在全市排名第一。二是抓實“以案促改”。認真組織開展耿梅嚴重違紀違法案“以案促改”工作,對省市縣紀委查處的典型案例進行集中通報,剖析發案原因,教育警示各級黨員干部引以為戒、警鐘長鳴。三是用好“四種形態”。堅持“治病救人、懲前毖后”原則,經常性進行廉政提醒,共談話22批次1800人次。對工作推進不力、不守紀律的16名領導干部進行談話提醒,及時咬耳扯袖、紅臉出汗。運用好監督執紀“四種形態”,注重抓早抓小,共運用“第一種形態”處置206人次,占77.2%,后三種形態分別占11.6%、5.6%、5.6%,做到了懲處極少數、教育大多數。
二、部門基本情況
(一)部門決算單位構成
納入中國共產黨龍陵縣紀律檢查委員會2020年度部門決算編報的單位共1個。其中:行政單位1個,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事業單位0個,其他事業單位0個。
(二)部門人員和車輛的編制及實有情況
中國共產黨龍陵縣紀律檢查委員會2020年末實有人員編制81人。其中:行政編制81人(含行政工勤編制4人),事業編制0人(含參公管理事業編制0人);在職在編實有行政人員89人(含行政工勤人員4人),事業人員0人(含參公管理事業人員0人)。其他人員0人。
離退休人員9人。其中:離休0人,退休9人。
實有車輛編制7輛,在編實有車輛4輛。
第二部分 2020年度部門決算表
(詳見附件)
中國共產黨龍陵縣紀律檢查委員會沒有政府性基金收入,也沒有使用政府性基金安排的支出,故《政府性基金預算財政撥款收入支出決算表》無數據。
第三部分 2020年度部門決算情況說明
一、收入決算情況說明
中國共產黨龍陵縣紀律檢查委員會2020年度收入合計15422775.90元。其中:財政撥款收入15422775.90元,占總收入的100%;上級補助收入0元,占總收入的0%;事業收入0元(含教育收費0元),占總收入的0%;經營收入0元,占總收入的0%;附屬單位繳款收入0元,占總收入的0%;其他收入0元,占總收入的0%。比2019年15151699.96元增加271075.94元,增長1.797%,主要原因為:省紀委補助工作經費。
二、支出決算情況說明
中國共產黨龍陵縣紀律檢查委員會2020年度支出合計14968097.90元。其中:基本支出13809024.90元,占總支出的92.25%;項目支出1159073.00元,占總支出的7.75%;上繳上級支出、經營支出、對附屬單位補助支出共0元,占總支出的0%。比2019年15351699.96元減少383602.06元,下降2.50%,主要原因為:縣財政困難,2020年未發放政府績效獎勵,日常公用經費也無法全額撥付,導致支出預算執行數比上年降低。
(一)基本支出情況
2020年度用于保障中國共產黨龍陵縣紀律檢查委員會機關正常運轉的日常支出13809024.90元。與上年對比減少952934.56元,下降6.46%,主要原因分析:工資福利支出減少733002.90元,商品和服務支出減少201061.66元,資本性支出減少18870.00元。包括基本工資、津貼補貼等人員經費支出11228256.53元,占基本支出的81.31%;辦公費、印刷費、水電費、辦公設備購置等日常公用經費2580768.37元,占基本支出的18.69%。
(二)項目支出情況
2020年度用于保障中國共產黨龍陵縣紀律檢查委員會機構為完成特定的行政工作任務或事業發展目標,用于專項業務工作的經費支出1159073.00元。與上年對比增加569332.50元,增長96.54%,主要原因分析:2020年項目比上年增加3.29專案經費、紀檢監察報刊征訂及購買疫情防控相關物資等費用569332.50元。具體項目開支及開展工作情況,巡察工作經費支出427177.50元,主要用于開展巡察辦公費、差旅費、租車費等;基層紀檢監察機關辦案經費99559.00元,用于紀檢監察機關查辦案件、辦公支出;3.29專案工作經費269842.50元,主要用于配合省紀委查辦3.29系列案件相關支出;紀檢監察報刊征訂及購買疫情防控相關物資等費用17260.00元,主要用于征訂紀檢監察報刊、購買疫情防控相關物資等支出;其他項目支出345234.00元,因資金文件涉密不公開。
三、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決算情況說明
(一)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決算總體情況
中國共產黨龍陵縣紀律檢查委員會2020年度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14968097.90元,占本年支出合計的100%。與上年對比減少383602.06元,下降2.50%,主要原因分析:縣財政困難,2020年未發放政府績效獎勵,日常公用經費也無法全額撥付,導致支出預算執行數比上年降低。
(二)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決算具體情況
1.一般公共服務(類)支出12726990.96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85.03%。主要用于工資福利支出11149081.97元(基本工資3981380.4元,津貼補貼3981380.4元,獎金261132元,其他社會保障繳費124357.59元),商品和服務支出2651830.93元(辦公費715628.57元,水費1553.30元,電費17087.04元、郵電費41676.87元,差旅費298249.00元,會議費55526.00元,公務接待費52177.00元,勞務費191756.32元,工會經費130265.04元,公務用車運行維護費107999.23元,其他交通費用965250.00元,其他商品和服務支出74662.56元)。
2.外交(類)支出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
3.國防(類)支出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
4.公共安全(類)支出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
5.教育(類)支出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
6.科學技術(類)支出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
7.文化旅游體育與傳媒(類)支出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
8.社會保障和就業(類)支出1258386.64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8.41%。主要用于: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繳費1166037.12元,退休人員職業年金記實9,574.96元,遺屬補助8,112.00元。
9.衛生健康(類)支出982720.3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6.56%。主要用于:基本醫療保險繳費元664288.86元,公務員醫療補助318431.44元。
10.節能環保(類)支出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
11.城鄉社區(類)支出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
12.農林水(類)支出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
13.交通運輸(類)支出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
14.資源勘探工業信息等(類)支出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
15.商業服務業等(類)支出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
16.金融(類)支出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
17.援助其他地區(類)支出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
18.自然資源海洋氣象等(類)支出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
19.住房保障(類)支出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
20.糧油物資儲備(類)支出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
21.國有資本經營預算(類)支出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
22.災害防治及應急管理(類)支出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
23.其他(類)支出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
24.債務還本(類)支出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
25.債務付息(類)支出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
26.抗疫特別國債安排(類)支出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
四、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三公”經費支出決算情況說明
(一)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三公”經費支出決算總體情況
中國共產黨龍陵縣紀律檢查委員會2020年度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三公”經費支出預算為208000.00元,支出決算為173176.23元,完成預算的83.26%。其中:因公出國(境)費支出決算為0元,完成預算的0%;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費支出決算為120999.23元,完成預算的112.03%;公務接待費支出決算為52177.00元,完成預算的52.18%。2020年度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三公”經費支出決算數小于預算數的主要原因:嚴格執行公務接待規定,不符合接待條件的一律不予接待,嚴格控制接待標準及陪餐人數。
2020年度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三公”經費支出決算數比2019年減少32378.43元,下降15.75%。其中:因公出國(境)費支出決算數0元與上年持平;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費支出決算數增加13587.57元,增長12.65%;公務接待費支出決算減少45,966.00元,下降46.84%。2020年度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三公”經費支出決算減少的主要原因:嚴格執行公務接待規定,不符合接待條件的一律不予接待,嚴格控制接待標準及陪餐人數。
(二)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三公”經費支出決算具體情況
2020年度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三公”經費支出決算中,因公出國(境)費支出0元,占0%;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維護費支出120999.23元,占69.87%;公務接待費支出52177.00元,占30.13%。具體情況如下:
1.因公出國(境)費支出0元,共安排因公出國(境)團組0個,累計0人次。開展內容包括:
2. 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維護費支出120999.23元。其中:
公務用車購置支出0元,購置車輛0輛。
公務用車運行維護支出120999.23元,開支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的公務用車保有量為4輛。主要用于查辦案件、開展督查等所需車輛燃料費、維修費、過路過橋費、保險費等。
3.公務接待費支出52177.00元。其中:
國內接待費支出52177.00元(其中:外事接待費支出0元),共安排國內公務接待161批次(其中:外事接待0批次),接待人次725人(其中:外事接待人次0人)。主要用于上級單位開展業務指導、督查,鄉鎮及掛鉤村請示匯報工作發生的接待支出。
國(境)外接待費支出0元,共安排國(境)外公務接待0批次,接待人次0人。
第四部分 其他重要事項及相關口徑情況說明
一、機關運行經費支出情況
中國共產黨龍陵縣紀律檢查委員會2020年機關運行經費支出2651830.93元,與上年對比減少290994.22元,下降10.13%,主要原因分析:由于縣財政困難,日常公用經費無法全額撥付,導致2019年機關運行經費比上年下降。部門機關運行經費主要用:辦公費715628.57元,水費1553.30元,電費17087.04元,郵電費41676.87元,差旅費298249.00元,會議費55526.00元,公務接待費52177.00元,勞務費191756.32元,工會經費130265.04元,公務用車運行維護費107999.23元,其他交通費用965250.00元,其他商品和服務支出74662.56元。
二、國有資產占用情況
截至2020年12月31日,中國共產黨龍陵縣紀律檢查委員會資產總額14860285.47元,其中,流動資產7944332.88元,固定資產6915952.59元,對外投資及有價證券0元,在建工程0元,無形資產0元,其他資產0元(具體內容詳見附表)。與上年相比,本年資產總額增加5673662.56元,其中固定資產增加194640.58元。處置房屋建筑物0平方米,賬面原值0元;處置車輛0輛,賬面原值0元;報廢報損資產0項,賬面原值0元,實現資產處置收入0元;出租房屋0平方米,賬面原值0元,實現資產使用收入0元。
國有資產占有使用情況表 | |||||||||||||||||||
單位:元 | |||||||||||||||||||
項目 | 行次 | 資產總額 | 流動資產 | 固定資產 | 對外投資/有價證券 | 在建工程 | 無形資產 | 其他資產 | |||||||||||
小計 | 房屋構筑物 | 車輛 | 單價200萬以上大型設備 | 其他固定資產 | |||||||||||||||
欄次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
合計 | 1 | 14860285.47 | 7944332.88 | 6915952.59 | 2296649.65 | 1455716.96 | 0 | 3163585.98 | 0 | 0 | 0 | 0 | |||||||
填報說明:1.資產總額=流動資產+固定資產+對外投資/有價證券+在建工程+無形資產+其他資產 2. 固定資產=房屋構筑物+車輛+單價200萬元以上大型設備+其他固定資產 3. 填報金額為資產“賬面原值” | |||||||||||||||||||
三、政府采購支出情況
2020年度,部門政府采購支出總額190914.00元,其中:政府采購貨物支出190914.00元;政府采購工程支出0元;政府采購服務支出0元。授予中小企業合同金額190914.00元,占政府采購支出總額的100%。
四、部門績效自評情況
(一)項目績效自評報告
項目一:
1.項目名稱:巡察工作經費
2.項目基本情況:2020年開展3輪常規巡察,共對24個縣直部門2個鄉鎮開展政治體檢,通過巡察發現問題、形成震懾、推動改革、促進發展。
3.項目績效自評工作開展情況
項目績效自評工作由辦公室牽頭,組織巡察辦及巡察組成立績效評價工作組,績效評價工作組在項目績效評價指標體系框架的基礎上,結合年初預算批復的巡察工作經費支出績效指標,職責以及項目特點,補充設計個性指標,確定項目的績效自評指標體系、績效考評實施方案,并開展相關績效自評工作。并根據巡察工作開展情況,進行打分,得到績效自評結論,形成項目績效自評報告。
4.項目績效實現情況
(1)項目資金情況
①項目資金到位情況。
巡察工作經費年初預算安排資金600000.00元,實際到位資金427177.50元。
②項目資金執行情況。
2020年完成3輪常規巡察,共對24個縣直部門2個鄉鎮開展巡察及巡察回頭看,經費共計支出427177.50元,完成年初預算的71.20%。
③項目資金管理情況。
巡察工作經費嚴格按照項目要求專款專用,所有經費均用于縣級巡察及配合省級、市級巡視巡察工作支出,無列支人員經費及超范圍使用情況。并在使用過程中嚴守厲行節約,壓縮不必要的支出,提高資金使用效率。
(2)項目績效指標完成情況
①產出指標完成情況。
至2020年12月31日共計開展3輪巡察,圓滿完成13屆縣委巡察全覆蓋的目標,并在工作中厲行節約,減少不必要的支出,確保全年支出不超預算數,本年巡察經費共計支出427177.50元。
②效益指標完成情況。
一是經濟效益指標,通過巡察發現侵害國家和群眾利益問題,為國家和群眾挽回損失,已完成;二是社會效益指標,通過巡察發現問題、形成震懾、推動改革、促進發展,構建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已完成;三是生態效益指標,通過巡察發現破壞生態環境類問題,推動全縣各級黨組織壓實生態環境保護責任,著力解決突出問題,堅決打贏生態保護攻堅戰,已完成;四是可持續影響指標,巡察反饋問題整改情況,已完成,絕大多數單位都能在規定時間范圍內完成整改。
③滿意度指標完成情況。
群眾滿意度指標97%。
5.績效目標未完成原因和下一步改進措施
巡察經費預算執行率只有71.20%的原因:一是2020年第3輪巡察于12月30日才結束,本輪巡察所產生的費用當年已無法形成支出;二是原計劃對10個鄉鎮開展巡察回頭看,但由于巡察抽調人員難,無法滿足對鄉鎮巡察的需求,2020年只對2個鄉鎮開展了巡察回頭看。改進措施,一是提高預算編制精準度,合理規劃巡察時間;二是加強與縣委組織部溝通協調,根據巡察計劃抽調合適人選。
巡察反饋問題整改執行偏差的原因:有部分單位存在應付式整改或虛假整改情況。改進措施:進一步加大對巡察整改的監督檢查力度,紀檢監察、巡察、派駐機構共同發力督促被巡察單位認真進行整改。
6.績效自評結果
巡察工作經費績效自評得分96分,自評等級為優。
7.結果公開情況和應用打算
評價結果公開情況。建立評價信息反饋公開機制,績效結果信息、問題及整改意見等及時反饋給巡察辦、巡察組,落實整改后及時報送辦公室。已將評價報告在政府門戶網站進行公開。強化評價結果在項目申報和預算編制中的有效應用 。建立長效機制,促進單位規范使用項目資金,對績效評價中發現的問題、達不到績效目標或評價結果較差的項目,予以通報批評、限期整改。
8.績效自評工作的經驗、問題和建議
通過加強我單位預算績效管理工作,使各部室牢固樹立“講績效、重績效、用績效”的觀念,進一步完善績效評價結果運用機制,將評價結果作為申報以后年度預算的重要依據,充分發揮績效評價工作的應有作用。
重視預算執行。一是為保證預算資金使用效益,對所有項目資金實行從申報到執行結束的全過程管理;二是建立考核評價機制,將預算執行進度納入對各部室的責任目標考核中;三是不定期召開預算執行進度通報會,分析預算執行中存在的問題,對項目資金結余原因進行逐項分析,加快項目預算執行。
提高項目執行質量。經費下達后,及時制定項目實施方案,明晰經費使用內容和范圍,督促加快經費執行進度。
落實資金監管。我單位嚴格落實規范財務運行機制、健全內部控制機制、強化監督檢查機制、落實責任追究機制,確保資金使用安全有效。
逐步規范績效評價工作。我單位初步搭建起了項目的績效自評指標體系,同時根據評價情況積累經驗,逐步完善適應我單位項目特點的績效自評指標庫,今后再根據我單位承擔的工作任務和項目績效目標的變化適時調整績效自評指標內容。
9.其他需說明的問題
我單位無其他需要說明的情況。
項目二:
1.項目名稱:3.29專案工作經費
2.項目基本情況:配合省紀委完成交辦的3.29系列案件中的18個案件。
3.項目績效自評工作開展情況
項目績效自評工作由辦公室牽頭,組織承辦的紀檢監察室成立績效評價工作組,績效評價工作組在項目績效評價指標體系框架的基礎上,結合3.29專案工作經費支出績效指標,職責以及項目特點,補充設計個性指標,確定項目的績效自評指標體系、績效考評實施方案,并開展相關績效自評工作。并根據專案工作開展情況,進行打分,得到績效自評結論,形成項目績效自評報告。
4.項目績效實現情況
(1)項目資金情況
①項目資金到位情況。
3.29專案工作經費共計安排269842.50元,已全額到位。
②項目資金執行情況。
3.29專案工作經費共計支出269842.50元,完成指標數的100%。主要用于辦案人員的差旅費、辦公耗材、留置陪護協警伙食費、住宿費等。
③項目資金管理情況。
3.29專案察工作經費嚴格按照項目要求專款專用,所有經費均用于3.29專案支出,無列支人員經費及超范圍使用情況。并在使用過程中嚴守厲行節約,壓縮不必要的支出,提高資金使用效率。
(2)項目績效指標完成情況
①產出指標完成情況。
在3個月內高質量圓滿完成省紀委交辦的18個案件,在辦案過程中厲行節約,減少不必要的支出,確保完成任務的同時嚴控支出。
②效益指標完成情況。
一是經濟效益指標,通過查辦案件為國家和群眾挽回損失,已完成;二是社會效益指標,通過查辦案件懲治貪腐、掃黑除惡,提高群眾滿意度、幸福感,已完成;三是可持續影響指標,通過查辦案件形成震懾,助推“平安龍陵”建設,已完成。
③滿意度指標完成情況。
群眾滿意度指標97%。
5.績效目標未完成原因和下一步改進措施
可持續影響指標績效目標未完成原因,案件通報曝光力度還有差距,震懾力不夠。下一步要加大案件的通報曝光力度形成震懾,助推“平安龍陵”建設。
6.績效自評結果
3.29專案工作經費績效自評得分98分,自評等級為優。
7.結果公開情況和應用打算
評價結果公開情況。建立評價信息反饋公開機制,績效結果信息、問題及整改意見等及時反饋給承辦案件的紀檢監察室,落實整改后及時報送辦公室。已將評價報告在政府門戶網站進行公開。
強化評價結果在項目申報和預算編制中的有效應用 。建立長效機制,促進單位規范使用項目資金,對績效評價中發現的問題、達不到績效目標或評價結果較差的項目,予以通報批評、限期整改。
8.績效自評工作的經驗、問題和建議
通過加強我單位預算績效管理工作,使各部室牢固樹立“講績效、重績效、用績效”的觀念,進一步完善績效評價結果運用機制,將評價結果作為申報以后年度預算的重要依據,充分發揮績效評價工作的應有作用。
重視預算執行。一是為保證預算資金使用效益,對所有項目資金實行從申報到執行結束的全過程管理;二是建立考核評價機制,將預算執行進度納入對各部室的責任目標考核中;三是不定期召開預算執行進度通報會,分析預算執行中存在的問題,對項目資金結余原因進行逐項分析,加快項目預算執行。
提高項目執行質量。經費下達后,及時制定項目實施方案,明晰經費使用內容和范圍,督促加快經費執行進度。
落實資金監管。我單位嚴格落實規范財務運行機制、健全內部控制機制、強化監督檢查機制、落實責任追究機制,確保資金使用安全有效。
逐步規范績效評價工作。我單位初步搭建起了項目的績效自評指標體系,同時根據評價情況積累經驗,逐步完善適應我單位項目特點的績效自評指標庫,今后再根據我單位承擔的工作任務和項目績效目標的變化適時調整績效自評指標內容。
9.其他需說明的問題
我單位無其他需要說明的情況。
項目三:
1.項目名稱:基層紀檢監察機關辦案經費
2.項目基本情況:省紀委補助基層紀檢監察機關辦案、辦公經費。
3.項目績效自評工作開展情況
項目績效自評工作由辦公室牽頭,組織紀檢監察室、案審室、案管室成立績效評價工作組,績效評價工作組在項目績效評價指標體系框架的基礎上,結合基層紀檢監察機關辦案經費支出績效指標,職責以及項目特點,補充設計個性指標,確定項目的績效自評指標體系、績效考評實施方案,并開展相關績效自評工作。并根據工作開展情況,進行打分,得到績效自評結論,形成項目績效自評報告。
4.項目績效實現情況
(1)項目資金情況
①項目資金到位情況。
基層紀檢監察機關辦案經費99559.00元,實際到位資金99559.00元。
②項目資金執行情況。
基層紀檢監察機關辦案經費共計支出99559.00元,完成指標數的100%。主要用于查辦案件差旅費、租車費、留置陪護協警住宿費等。
③項目資金管理情況。
基層紀檢監察機關辦案經費嚴格按照項目要求專款專用,所有經費均用于辦案、辦公支出,無列支人員經費及超范圍使用情況。并在使用過程中嚴守厲行節約,壓縮不必要的支出,提高資金使用效率。
(2)項目績效指標完成情況
①產出指標完成情況。
2020年12月底前圓滿完成年度工作任務的同時完成支出99559.00元,厲行節約,減少不必要的支出,節支增效。
②效益指標完成情況。
一是經濟效益指標,通過查辦案件為國家和群眾挽回損失,已完成;二是社會效益指標,通過懲治貪腐提高群眾滿意度、幸福感,已完成;三是生態效益指標,通過查辦生態環境保護案件,推動龍陵生態環境持續改善,已完成;四是可持續影響指標,通過查辦案件形成震懾,構建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已完成。
③滿意度指標完成情況。
群眾滿意度指標97%。
5.績效目標未完成原因和下一步改進措施
可持續影響指標績效目標未完成原因,案件通報曝光力度還有差距,震懾力不夠。下一步要加大案件的通報曝光力度形成震懾,構建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
6.績效自評結果
基層紀檢監察機關辦案經費績效自評得分98分,自評等級為優。
7.結果公開情況和應用打算
評價結果公開情況。建立評價信息反饋公開機制,績效結果信息、問題及整改意見等及時反饋給承辦案件的紀檢監察室、案審室、案件監督管理室等,落實整改后及時報送辦公室。已將評價報告在政府門戶網站進行公開。
強化評價結果在項目申報和預算編制中的有效應用 。建立長效機制,促進單位規范使用項目資金,對績效評價中發現的問題、達不到績效目標或評價結果較差的項目,予以通報批評、限期整改。
8.績效自評工作的經驗、問題和建議
通過加強我單位預算績效管理工作,使各部室牢固樹立“講績效、重績效、用績效”的觀念,進一步完善績效評價結果運用機制,將評價結果作為申報以后年度預算的重要依據,充分發揮績效評價工作的應有作用。
重視預算執行。一是為保證預算資金使用效益,對所有項目資金實行從申報到執行結束的全過程管理;二是建立考核評價機制,將預算執行進度納入對各部室的責任目標考核中;三是不定期召開預算執行進度通報會,分析預算執行中存在的問題,對項目資金結余原因進行逐項分析,加快項目預算執行。
提高項目執行質量。經費下達后,及時制定項目實施方案,明晰經費使用內容和范圍,督促加快經費執行進度。
落實資金監管。我單位嚴格落實規范財務運行機制、健全內部控制機制、強化監督檢查機制、落實責任追究機制,確保資金使用安全有效。
逐步規范績效評價工作。我單位初步搭建起了項目的績效自評指標體系,同時根據評價情況積累經驗,逐步完善適應我單位項目特點的績效自評指標庫,今后再根據我單位承擔的工作任務和項目績效目標的變化適時調整績效自評指標內容。
9.其他需說明的問題
我單位無其他需要說明的情況。
項目四:
1.項目名稱:紀檢監察報刊征訂及購買疫情防控相關物資等費用
2.項目基本情況:項目績效自評工作由辦公室負責成立績效評價工作組,績效評價工作組在項目績效評價指標體系框架的基礎上,結合紀檢監察報刊征訂及購買疫情防控物資等支出績效指標,職責以及項目特點,補充設計個性指標,確定項目的績效自評指標體系、績效考評實施方案,并開展相關績效自評工作。并根據工作開展情況,進行打分,得到績效自評結論,形成項目績效自評報告。
3.項目績效自評工作開展情況
紀檢監察報刊征訂及購買疫情防控相關物資等經費17260.00元,已全額到位。
4.項目績效實現情況
(1)項目資金情況
①項目資金到位情況。
紀檢監察報刊征訂及購買疫情防控相關物資等經費17260.00,已全額到位。
②項目資金執行情況。
紀檢監察報刊征訂及購買疫情防控相關物資等經費共計支出17260.00元,完成指標數的100%。主要用于紀檢監察報刊征訂、掛鉤村疫情防控物資購買等。
③項目資金管理情況。
紀檢監察報刊征訂及購買疫情防控相關物資等經費嚴格按照項目要求專款專用,所有經費均用于紀檢監察報刊征訂、掛鉤村疫情防控物資購買支出,無列支人員經費或超范圍使用情況。并在使用過程中嚴守厲行節約,壓縮不必要的支出,提高資金使用效率。
(2)項目績效指標完成情況
①產出指標完成情況。
2020年12月底前高質量圓滿完成紀檢監察報刊征訂和掛鉤村疫情防控物資購買任務17260.00元,厲行節約,減少不必要的支出,節支增效。
②效益指標完成情況。
一是社會效益指標,通過宣傳教育,推動政治生態得到改善,已完成;二是可持續影響指標,通過宣傳教育,以案震懾,推動龍陵政治生態持續改善,已完成。
③滿意度指標完成情況。
群眾滿意度指標97%。
5.績效目標未完成原因和下一步改進措施
績效目標已完成。
6.績效自評結果
紀檢監察報刊征訂及購買疫情防控相關物資等經費績效自評得分97分,自評等級為優。
7.結果公開情況和應用打算
評價結果公開情況。建立評價信息反饋公開機制,績效結果信息、問題及整改意見等及時反饋給承辦案件的紀檢監察室、案審室、案件監督管理室等,落實整改后及時報送辦公室。已將評價報告在政府門戶網站進行公開。
強化評價結果在項目申報和預算編制中的有效應用 。建立長效機制,促進單位規范使用項目資金,對績效評價中發現的問題、達不到績效目標或評價結果較差的項目,予以通報批評、限期整改。
8.績效自評工作的經驗、問題和建議
通過加強我單位預算績效管理工作,使各部室牢固樹立“講績效、重績效、用績效”的觀念,進一步完善績效評價結果運用機制,將評價結果作為申報以后年度預算的重要依據,充分發揮績效評價工作的應有作用。
重視預算執行。一是為保證預算資金使用效益,對所有項目資金實行從申報到執行結束的全過程管理;二是建立考核評價機制,將預算執行進度納入對各部室的責任目標考核中;三是不定期召開預算執行進度通報會,分析預算執行中存在的問題,對項目資金結余原因進行逐項分析,加快項目預算執行。
提高項目執行質量。經費下達后,及時制定項目實施方案,明晰經費使用內容和范圍,督促加快經費執行進度。
落實資金監管。我單位嚴格落實規范財務運行機制、健全內部控制機制、強化監督檢查機制、落實責任追究機制,確保資金使用安全有效。
逐步規范績效評價工作。我單位初步搭建起了項目的績效自評指標體系,同時根據評價情況積累經驗,逐步完善適應我單位項目特點的績效自評指標庫,今后再根據我單位承擔的工作任務和項目績效目標的變化適時調整績效自評指標內容。
9.其他需說明的問題
我單位無其他需要說明的情況。
(二)部門整體支出績效自評報告
1.部門基本情況
(1)部門概況
中國共產黨龍陵縣紀律檢查委員會和龍陵縣監察委下設13個內設機構、16個派出紀檢監察組、縣委巡察辦、5個縣委巡察組(縣委巡察辦和縣委巡察組為縣委工作部門設在紀委)。
(2)部門績效目標的設立情況
根據部門職能職責,龍陵縣紀委監察委部門整體績效目標為:在市紀委監委和縣委、縣人大的堅強領導下,牢牢抓住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這個“牛鼻子”,層層壓實黨風廉政建設“兩個責任”,嚴格履行紀檢監察各項職能職責,強化監督執紀問責。在持續強化紀律規矩教育、持續抓實作風建設、持續保持懲治腐敗高壓態勢、持續推進巡察工作、持續從嚴開展專項檢查、持續強化扶貧領域監督執紀問責、持續加強自身建設等方面取得明顯成效。
(3)部門整體收支情況
2020年收入決算數1542.28萬元,比上年1623.48萬元減少81.20萬元,下降5.0%,其中財政撥款收入1542.28萬元,占總收入的100%;其他收入0萬元。
2020年支出決算數1496.81萬元,比上年1588.48萬元減少91.67萬元,減少5.77%,其中財政撥款支出1496.81萬元,占總支出的100%,一般公共服務支出1272.70萬元占總支出的85.03%,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125.84萬元占總支出的8.41%,衛生健康支出98.27萬元占總支出的6.56%。基本支出1380.90萬元占總支出的92.26%,項目支出115.91元占總支出的7.74%。
(4)部門預算管理制度建設情況
為進一步加強績效管理水平,強化支出責任,提升財政資金使用效益,我單位不斷完善績效管理制度建設,制定了單位內部控制制度,單位內控制度涵蓋了預算編報、預算執行、資產管理、項目管理、審批權限和審批流程、結算方式和“三公”經費等多個方面的內容。重點規范預算編報、支出事項、貨幣資金、國有資產及“三公”經費的管理。
2.績效自評工作情況
(1)績效自評目的
中國共產黨龍陵縣紀律檢查委員會績效自評的目的主要是為了降低部門履行職能職責的成本,提高財政資金支出的效率,具體包括:
更好地利用部門公共資源,提高部門管理效率和資金使用效益;
更好地控制、壓縮公共支出成本;
了解、掌握部門財政支出項目資金使用是否達到了預期目標、資金管理是否規范、資金使用是否有效,檢驗資金支出效率和效果,發現存在問題及原因,及時總結經驗,改進管理措施,不斷增強和落實項目績效管理責任,完善項目工作機制,有效提高資金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率。
(2)自評指標體系(詳見附件 部門整體支出績效自評表)
(3)自評組織過程
①前期準備
績效自評工作由辦公室牽頭,組織所涉及項目的各部室成立績效評價工作組,績效評價工作組在部門整體支出績效評價共性指標體系框架的基礎上,結合年初預算批復的部門整體支出績效指標,部門職責以及項目特點,補充設計個性指標,確定部門整體支出和項目的績效自評指標體系、績效考評實施方案,并開展相關績效自評工作。
②組織實施
我單位的績效自評工作由績效評價工作組根據部室實際情況,結合部門整體支出自評指標體系進行打分,得到績效自評結論,形成部門整體支出績效自評報告。
③總結階段
總結評價工作經驗,進行一步完善績效自評指標體系,并在政府門戶網站及單位門戶網站公示績效自評報告,接受群眾監督。
3.評價情況分析及綜合評價結論
(1)投入情況分析
2020年,在市紀委監委和縣委、縣人大的堅強領導下,認真貫徹落實十九屆中央紀委五次全會、省紀委十屆五次全會、市紀委四屆五次全會精神,牢牢抓住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這個“牛鼻子”,層層壓實黨風廉政建設“兩個責任”,嚴格履行紀檢監察各項職能職責,強化監督執紀問責,在持續強化紀律規矩教育、持續抓實作風建設、持續保持懲治腐敗高壓態勢、持續推進巡察工作、持續從嚴開展專項檢查、持續強化扶貧領域監督執紀問責、持續加強自身建設,持之以恒正風肅紀,增強紀檢監察、巡察、派駐監督合力,在奪取反腐敗斗爭壓倒性勝利,堅決懲治群眾身邊的腐敗問題,構建龍陵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等方面取得了明顯成效。結合單位實際,科學合理編制預算,在保障人員工資和單位基本運轉的情況下,對3.29系列案件、巡察工作等重點工作支出進行保障,確保完成上級交辦工作及巡察任務。
(2)過程情況分析
①預算執行
2020年由于縣財政困難,資金只能保障人員工資及差旅費、水電費、電話費等單位基本運轉支出,資金支出僅完成年初預算的87.5%。本年結轉下年資金45.47萬元為中央、省級補助資金,由于指標12月份才下達,再加上財政困難,無法全額支出,計劃在2021年全額支出完畢。本年度三公經費支嚴格按履行節約的原則控制支出,并逐年遞減。
②預算管理
我單位已建立行之有效的預算決策機制,保障部門預算申報、審核、安排全程公開透明,完善相關財務管理制度,根據項目實施內容,細化項目管理辦法,對項目制定績效目標,對項目支出績效進行監控。信息公開在規定的時限內,按財政局要求在政府門戶網站公開部門年度預算、決算、“三公經費”、部門績效報告等信息。
③資產管理
我單位嚴格按單位內控制度中的資產管理制度,對資產進行規范管理,確保資產安全、保值。資產采購嚴格按照政府采購目錄標準進行采購、驗收、付款。
(3)產出情況分析
我單位2020年嚴格按照《中國共產黨章程》、《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履行監督、執紀、問責的職責;嚴格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監察法》履行監督、調查、處置的職責開展監察工作;嚴格履行《關于實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的規定》、《中國共產黨巡視工作條例》賦予的職責,認真開展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考核、巡察各項工作。上述工作圓滿完成年初紀委全會制定的工作目標。
(4)效果情況分析
2020年我單位持之以恒正風肅紀,奪取反腐敗斗爭壓倒性勝利,堅決懲治群眾身邊的腐敗問題,構建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通過監督、執紀、問責,懲治群眾身邊的腐敗問題,為國家和群眾挽回經濟損失;群眾滿意度在97%以上。較好的完成了年初設定的各項績效目標,整體支出績效評價結果為優。本年度部門重點工作任務6項,其中有2項上級補助項目涉密不納入績效評價,其余4項重點項目績效評價結果均為優。
4.存在的問題和整改情況
一是缺乏績效評價專業人員,對部門的績效評價評分不夠準確;二是單位現有部分制度還不夠科學合理,還需進一步修改完善;三是由于近幾年來縣財政困難,財政資金僅能滿足于保工資和保障單位基本運轉,預算執行率偏低。
針對上述存在的問題,我單位進一步加強對績效評價知識學習領會,依據單位實際情況進一步修改完善制度,做好經費支出預算,制定合理的項目實施計劃;在項目實施前期,做好各項準備工作;在實施階段,做好監督,跟蹤管理;實施后及時開展總結自評。
5.績效自評結果應用
(1)強化評價結果在項目申報和預算編制中的有效應用 。建立長效機制,促進單位規范使用項目資金,對績效評價中發現的問題、達不到績效目標或評價結果較差的項目,予以通報批評、限期整改。
(2)部門績效評價信息反饋公開機制。逐步建立評價信息反饋公開機制,績效結果信息、問題及整改意見等及時反饋給項目實施各部室、派駐紀檢組、巡察組,項目實施部門針對整改意見,落實整改情況后及時報送辦公室。目前已將評價報告在政府門戶網站進行公開。
6.主要經驗及做法
通過加強我單位預算績效管理工作,使各部室牢固樹立“講績效、重績效、用績效”的觀念,進一步完善績效評價結果運用機制,將評價結果作為申報以后年度預算的重要依據,充分發揮績效評價工作的應有作用。
(1)重視預算執行。一是為保證預算資金使用效益,對所有項目資金實行從申報到執行結束的全過程管理;二是建立考核評價機制,將預算執行進度納入對各部室的責任目標考核中;三是不定期召開預算執行進度通報會,分析預算執行中存在的問題,對項目資金結余原因進行逐項分析,加快項目預算執行。
(2)提高項目執行質量。經費下達后,及時制定項目實施方案,明晰經費使用內容和范圍,督促加快經費執行進度。
(3)落實資金監管。我單位嚴格落實規范財務運行機制、健全內部控制機制、強化監督檢查機制、落實責任追究機制,確保資金使用安全高效。
(4)逐步規范績效評價工作。我單位初步搭建起了部門整體支出和項目的績效自評指標體系,同時根據評價情況積累經驗,逐步完善適應我單位項目特點的績效自評指標庫,今后再根據我單位承擔的工作任務和項目績效目標的變化適時調整績效自評指標內容。
7.其他需說明的情況
我單位無其他需要說明的情況。
(三)項目(部門整體)支出績效自評表
部門績效自評情況詳見附表(附表10—附表12)
五、其他重要事項情況說明
我單位無其他重要事項說明。
六、相關口徑說明
(一)基本支出中人員經費包括工資福利支出和對個人和家庭的補助,日常公用支出包括商品和服務支出、資本性支出等人員經費以外的支出。
(二)機關運行經費指行政單位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事業單位使用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安排的基本支出中的日常公用經費支出。
(三)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有關文件及部門預算管理有關規定,“三公”經費包括因公出國(境)費、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維護費、公務接待費。其中:因公出國(境)費,指單位公務出國(境)的國際旅費、國外城市間交通費、住宿費、伙食費、培訓費、公雜費等支出;公務用車購置費,指公務用車購置支出(含車輛購置稅、牌照費);公務用車運行維護費,指單位按規定保留的公務用車燃料費、維修費、過橋過路費、保險費、安全獎勵費用等支出;公務用車指用于履行公務的機動車輛,包括省部級干部專車、一般公務用車和執法執勤用車;公務接待費,指單位按規定開支的各類公務接待(含外賓接待)費用。
(四)“三公”經費決算數:指各部門(含下屬單位)當年通過本級財政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和以前年度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結轉結余資金安排的因公出國(境)費、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維護費和公務接待費支出數(包括基本支出和項目支出)。
第五部分 名詞解釋
一、財政撥款收入:指本級財政當年撥付的資金。
二、其他收入:指除上述“財政撥款收入”、“事業收入”、“事業單位經營收入”等以外的收入。主要是上級和其他同級部門補助收入等。
三、上年結轉:指以前年度尚未完成,結轉到本年仍按原規定用途繼續使用的資金。
四、結轉下年:指以前年度預算安排、因客觀條件發生變化無法按原計劃實施,需延遲到以后年度按原規定用途繼續使用的資金。
五、基本支出:指為保障機構正常運轉、完成日常工作任務而發生的人員支出和公用支出。
六、項目支出:指在基本支出之外為完成特定行政任務和事業發展目標所發生的支出。
七、歸口管理的行政單位離退休(科目代碼2080501):指行政單位離退休人員的人員經費和公用經費。
八、三公經費:是指市用財政撥款安排的因公出國(境)費、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費和公務接待費。其中,因公出國(境)費反映單位公務出國(境)的國際旅費、國外城市間交通費、住宿費、伙食費、培訓費、公雜費等支出;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費反映單位公務用車車輛購置支出(含車輛購置稅)及租用費、燃料費、維修費、過路過橋費、保險費、安全獎勵費用等支出;公務接待費反映單位按規定開支的各類公務接待(含外賓接待)支出。
監督索引號53052300122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