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號 | 01526242-5-/2021-0823001 | 發布機構 | 龍陵縣人民政府 |
| 公開目錄 | 政府信息公開制度 | 發布日期 | 2021-08-23 |
| 文號 | 龍政辦發〔2021〕27 號 | 瀏覽量 |
各鄉、鎮人民政府,縣直有關單位:
經縣人民政府同意,現將《2021年龍陵縣政務公開工作要點任務分解方案》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一、該任務落實情況將納入2021年度全縣政府信息與政務公開綜合考評內容,各鄉鎮各部門要認真對照工作任務,細化職責分工,對涉及本級本部門的重點任務,結合實際提出具體措施,梳理形成工作臺賬,實時跟進推動,確保逐項落實到位。同時,要對上一年度政務公開工作要點落實情況開展“回頭看”,及時整改存在問題。
二、各鄉鎮各部門要將政務公開工作要點任務落實情況納入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年度報告予以公開,主動接受社會監督。
2021年8月20日
(此件公開發布)
2021年龍陵縣政務公開工作要點任務分解方案
工作任務 | 工作要求 | 牽頭單位 | 責任單位 |
一、緊扣“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深化政務公開 | |||
(一)做好各類規劃主動公開 | |||
1.主動公開“十四五”規劃綱要、國土空間規劃、專項規劃和區域規劃及配套政策措施等 | 在縣政府門戶網站設立專題專欄集中展示。 | 縣發展和改革局、縣自然資源局 | 縣直有關單位,各鄉(鎮)人民政府 |
2.歸集整理和主動公開歷史規劃(計劃) | 通過縣政府門戶網站政府信息公開專欄集中發布。 | 縣發展和改革局、縣自然資源局 | 縣直有關單位,各鄉(鎮)人民政府 |
(二)做好重大建設項目批準和實施領域信息公開 | |||
1.依法依規全面主動及時公開有關重大建設項目批準服務、批準結果、招投標、征收土地、質量安全監督、重大設計變更、施工、竣工、項目監管有關信息 | 在縣政府門戶網站設立專欄,公開重大建設項目9類信息。 | 縣發展和改革局 | 縣直有關單位,有關鄉(鎮)人民政府 |
2.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項目基本情況及推進進度等信息 | 在政府網站設立專欄及時進行公開。 | 縣財政局 | 縣直有關單位 |
(三)做好財政領域信息公開 | |||
1.深化地方政府債務信息公開 | 通過政府網站統一定期公開地方政府債務限額、余額、發行、品種、期限、利率、償還計劃、償債資金來源、債務存續期等信息。 |
| 縣財政局 |
2.穩步擴大預決算公開范圍 | 推進政府部門所屬單位預算、決算及相關報表公開。 | 縣財政局 | 縣直各單位,各鄉(鎮)人民政府 |
3.加大惠民惠農政策和資金發放信息公開力度 | 及時公開財政資金直達基層有關信息,推動補貼信息公開向村和社區延伸,并與村(居)務公開有效銜接。 | 縣財政局、縣民政局、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縣農業農村局、縣林業和草原局、縣醫療保障局 | 縣直有關單位,各鄉(鎮)人民政府 |
4.做好行政事業性收費和政府性基金目錄公開 | 根據財政部、省財政廳要求,持續做好行政事業性收費和政府性基金目錄清單更新公開工作。 | 縣發展和改革局、縣財政局 | 縣直有關單位,各鄉(鎮)人民政府 |
5.依法公開政府采購信息 | 及時公開政府集中采購目錄及限額標準、政府采購實施情況。 | 縣財政局 | 縣直各單位,各鄉(鎮)人民政府 |
(四)做好公共衛生領域信息公開 | |||
1.增強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信息發布的及時性、針對性和規范性 | 根據常態化疫情防控要求,重點做好散發疫情、隔離管控、流調溯源、精準防控、冷鏈物流、假期人員流動、疫苗接種等信息公開,做好輿論宣傳引導工作,強化信息整合,統一對外發聲。 | 縣衛生健康局 | 縣直有關單位,各鄉(鎮)人民政府 |
2.做好愛國衛生運動、健康云南行動、衛生城市創建等相關工作的信息公開 | 積極做好愛國衛生“7個專項行動”、健康云南行動、衛生城市創建宣傳引導,大力開展健康、公共衛生知識科普,不斷提高公民的公共衛生意識和健康素養。 | 縣衛生健康局 | 縣直有關單位,各鄉(鎮)人民政府 |
(五)做好市場監管領域信息公開 | |||
1.加強市場規則標準公開 | 主動公開統一的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并根據調整情況及時更新,嚴格落實“雙隨機、一公開”等要求,推進監管執法信息公開。 | 縣發展和改革局、縣工業信息商務科技局、縣司法局、縣市場監督管理局 | 縣直有關單位,各鄉(鎮)人民政府 |
2.加強市場管理體系信息公開 | 及時公開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行動方案的落實舉措,加強反壟斷與反不正當競爭執法信息公開工作。 | 縣發展和改革局、縣工業信息商務科技局、縣司法局、縣市場監督管理局 | 縣直有關單位,各鄉(鎮)人民政府 |
(六)做好生態環境領域信息公開 | |||
1.加強生態環境監管信息公開 | 圍繞空氣質量、水環境質量、土壤污染防治、自然生態保護內容,及時公開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污染源監測、環境監管執法、核與輻射監管、突發環境事件等環境監管類信息。 | 市生態環境局龍陵分局 | 縣直有關單位,各鄉(鎮)人民政府 |
2.加強生態環境問題整改信息公開 | 做好中央和省級生態環境保護督查情況和發現問題整改情況的公開。 | 市生態環境局龍陵分局 | 縣直有關單位,有關鄉(鎮)人民政府 |
(七)做好民生保障領域信息公開 | |||
1.推進就業創業信息公開 | 持續做好促進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城鎮就業困難人員就業創業的政策措施和就業供求信息公開。 | 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縣退役軍人事務局 | 各鄉(鎮)人民政府 |
2.完善各級各類學校招考信息公開 | 做好義務教育階段招生入學政策、公辦學校劃片招生范圍及民辦學校招生計劃、范圍、程序和錄取結果等信息公開工作,探索開展中小學信息公開事項梳理與公開標準目錄編制工作。 | 縣教育體育局 | 各鄉(鎮)人民政府 |
3.推進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及其他保障等信息公開 | 進一步規范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領域政府信息公開程序、內容、主題、渠道;加大社會救助、養老服務、保障性住房等信息公開力度。 | 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縣民政局 | 各鄉(鎮)人民政府 |
(八)做好統計數據公開 | |||
1.推進重點領域統計數據公開 | 集中規范發布經濟、農業、工業、服務業、財政金融、民生保障、教育衛生、自然資源、生態環境、城鄉建設、文化旅游、安全生產、自然災害等社會公眾關注度高的統計數據,力爭通過圖表圖解等方式展現和解讀。 | 縣統計局 | 縣直有關單位,各鄉(鎮)人民政府 |
二、緊扣政策落地見效深化政務公開 | |||
(一)持續加強重大政策發布解讀 | |||
1.推進重大政策發布解讀 | 圍繞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產業發展、統籌做好“六穩”“六保”和投資消費工作、創新型龍陵建設、大力推進基礎設施建設、推進改革開放、推進區域協調發展、新型城鎮化、持續抓好污染防治和生態建設、不斷改善人民生活品質、牢牢守住安全底線等方面出臺的重大政策,及時發布權威信息,對政策背景、出臺目的、重要舉措等方面開展深入解讀。 |
| 縣直有關單位,各鄉(鎮)人民政府 |
(二)不斷改進政策解讀工作方式 | |||
1.提升解讀工作質量 | 嚴格落實政策解讀“三同步”制度,加強對政策解讀材料質量把關,注重對政策背景、出臺目的、重要舉措等方面的實質性解讀,杜絕簡單羅列文件標題、簡單照搬或摘抄政策文件,增強解讀針對性,提升解讀質量和水平。 |
| 縣直有關單位,各鄉(鎮)人民政府 |
2.創新解讀形式 | 善于運用新聞發布會、專家訪談、圖表圖解、卡通動漫、音頻、短視頻等形式開展解讀,加快形成各級各部門協同聯動、對接共享的政策問答解讀體系,增強政策解讀效果,并用好主要新聞媒體、政府網站和新媒體平臺轉載轉發功能,提高政策知曉率。 |
| 縣直有關單位,各鄉(鎮)人民政府 |
3.加強政策咨詢服務 | 暢通政策咨詢渠道,用好政府網站、政務服務大廳、“12345”政務便民服務熱線等平臺和熱線,積極解答政策執行機關和企業、群眾的咨詢,設立政策咨詢綜合服務窗口,為企業和群眾提供“一號答”“一站式”的政策咨詢服務。 | 縣人民政府辦公室、縣政務服務管理局 | 縣直各單位,各鄉(鎮)人民政府 |
(三)加強回應關切力度 | |||
1.健全完善部門溝通協調機制,加強社會熱點回應和輿情回應臺賬管理 | 用好政府網站領導信箱和留言板、政務新媒體、政府信息公開申請等渠道,緊緊圍繞政務輿情背后的實際問題,以解決問題的具體舉措實質性回應社會關切;認真核查已作出的承諾落實及公開情況,切實維護政府公信力。 |
| 縣直各單位,各鄉(鎮)人民政府 |
2.密切關注、及時回應重點輿情 | 密切關注涉及疫情防控、房地產金融、工資拖欠、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食品藥品安全、教育醫療養老、安全生產、困難群眾生活等方面的輿情,各級各部門做到快速反應、正面回應,以權威信息引導社會輿論。 | 縣級有關主管部門及縣人民政府辦公室、縣委網信辦、縣政府新聞辦 | 縣直有關單位,各鄉(鎮)人民政府 |
3.及時了解掌握政策執行效果 | 通過網上調研、問卷調查等方式,了解掌握社會公眾對政策執行效果的反饋與評價,主動回應問題,助力政策完善。 |
| 縣直各單位,各鄉(鎮)人民政府 |
三、緊扣強基礎抓基層深化政務公開 | |||
(一)做好政務信息管理工作 | |||
1.及時更新本級本部門網站行政法規文本 | 用好行政法規集中統一公開成果,對照中國政府法制信息網行政法規庫公布的行政法規國家正式版本,更新政府網站上的行政法規文本。 | 縣司法局 | 縣直有關單位 |
2.推進地方政府規章和規范性文件集中統一公開 | 2021年底前,將本級本部門現行有效的規章和規范性文件通過政府門戶網站的政府信息公開專欄集中公開,方便公眾查詢使用。 | 縣人民政府辦公室、縣司法局 | 縣直有關單位 |
3.完善政務信息制度 | 健全完善政務信息制作、獲取、保存、處理等制度,推動政務信息全生命周期規范管理。 | 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 縣直各單位,各鄉(鎮)人民政府 |
(二)推進政務公開標準化規范化建設 | |||
1.及時調整更新政務公開目錄 | 根據職能職責變化,對已編制完成的政府信息公開基本目錄進行動態調整,及時研究制定教育、衛生健康、供水、供電、供氣、生態環境、公共交通等領域實施細則。 |
| 縣直各單位,各鄉(鎮)人民政府 |
2.完善基層政務公開事項標準目錄 | 跟蹤評估政務公開事項標準目錄編制情況,以基層群眾實際需求為導向,對照新出臺的標準指引及時調整完善26個試點領域政務公開事項標準目錄;指導推進村(居)民委員會建立完善公開事項清單,重點公開鄉村振興、村級財務、惠農政策、養老服務、社會救助等信息。 |
| 縣直有關單位,各鄉(鎮)人民政府 |
(三)提高依申請公開工作質量 | |||
1.切實提升答復文書規范化水平 | 加強業務培訓和指導,規范答復文書格式,增強答復的針對性。 | 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 縣直各單位,各鄉(鎮)人民政府 |
2.依法落實信息處理費有關規定 | 正確適用《政府信息公開信息處理費管理辦法》,嚴格依照規定的標準、程序、方式計收信息處理費。 |
| 縣直各單位,各鄉(鎮)人民政府 |
3.完善政府信息公開申請辦理工作機制 | 切實轉變觀念,強化服務理念,把依申請公開工作作為服務人民群眾生產生活、支持市場主體創業創新的重要方式,暢通線上、線下申請渠道,完善政府公開申請登記、審核、辦理、答復歸檔等辦理制度,更好滿足申請人對政府信息的個性化合理需求。 |
| 縣直各單位,各鄉(鎮)人民政府 |
四、緊扣平臺建設深化政務公開 | |||
1.優化政府信息公開平臺功能建設,開展政府信息公開專欄建設情況專項檢查 | 各級各部門政府信息公開專欄應完成規范化建設改造,實現法定內容、規章和規范性文件等重點信息全部公開到位。 |
| 縣直各單位,各鄉(鎮)人民政府 |
2.推行政府網站常態化監測 | 持續做好政府網站常態化監測,將信用網站納入常態化管理。 | 縣人民政府辦公室、縣發展和改革局 | 縣直各單位,各鄉(鎮)人民政府 |
3.健全政務新媒體監管機制 | 健全政務新媒體監管機制,針對政務新媒體建設一哄而上、重復建設、“娛樂化”“空殼”“僵尸”等問題再次開展全面排查,嚴格開辦、變更、關停、注銷等分級管理備案制度。 | 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 縣直各單位,各鄉(鎮)人民政府 |
4.推進政務服務熱線優化整合 | 按照省人民政府工作要求,分類完成政務服務便民熱線歸并工作,實現全縣非緊急類熱線“12345”一個號碼服務,健全熱線工作管理體系,加強熱線隊伍建設,不斷提高利企便民服務水平。 | 縣政務服務管理局 | 縣直各單位,各鄉(鎮)人民政府 |
五、加強工作保障 | |||
1.強化組織領導 | 各級政務公開領導小組定期召開會議,統籌推進政務公開工作;各級各部門配齊配強工作人員,加強經費保障;各級各部門主要負責同志年內至少聽取1次政務公開工作匯報,專題研究部署推進工作。 |
| 縣直各單位,各鄉(鎮)人民政府 |
2.強化監督考核 | 嚴格落實“政務公開工作納入年度綜合考評體系且分值權重不低于4%”的要求,進一步優化考核指標。 | 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 縣直各單位,各鄉(鎮)人民政府 |
3.提升培訓效果 | 加強隊伍建設,年內至少組織開展1次政務公開工作培訓,不斷提升業務能力;將《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列入領導干部學法。 | 縣人民政府辦公室、縣司法局 | 縣直各單位,各鄉(鎮)人民政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