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號 | 12533024MB0X7793XD/20230814-00001 | 發布機構 | 龍陵縣供銷合作社聯合社 |
| 公開目錄 | 政府信息公開制度 | 發布日期 | 2023-08-14 |
| 文號 | 瀏覽量 |
為進一步加強政務輿情應對工作,提升政務公開水平,增強政府公信力,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政府信息公開回應社會關切提升政府公信力的意見》和省、市關于建立政務公開輿情回應制度的要求,結合本單位實際,制訂本制度。
一、明確工作原則
(一)公開透明原則。按照“公開為原則,不公開為例外”的要求,深入推進我縣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正確對待輿論監督,做到不缺位、不失語、不被動,牢牢抓住信息發布主動權。
(二)分級負責原則。牢固樹立輿情危機和公開意識,堅持“屬地管理、分級負責”和“誰主管、誰負責”,注重源頭防范、源頭治理、源頭處置,做到有責、負責、盡責。
(三)科學有效原則。按照國家法律法規和有關規定,尊重宣傳和輿情發展規律,把握好時、度、效、管理能力和引導能力。
(四)雙向互動原則。規范和整合政民互動渠道、探索建立網上群眾路線工作法,快速受理群眾咨詢投訴,及時公開熱點、敏感話題真實情況,發揮輿情在傳播政務信息、引導社會輿論、暢通民意渠道中的作用。
二、健全工作機制
(一)檢測收集。單位要安排專人和力量負責檢測收集涉及本部門的政務輿情,通過巡查即時掌握了解網絡等輿情動態,對涉及本單位工作相關的疑慮、誤解以及/<表述不規范>歪曲和謠言,迅速與門戶網站、政府熱線、政府信息公開等工作機構核實銜接,做到不漏報、不遲報,實現政務輿情信息資源互通、互動、互助、共享。
(二)分析研判。健全輿情研判標準,根據輿情內容、公眾反應、媒體介入程度等,完善輿情監測預警機制,準確判斷回應價值。加強輿情研判和政府信息發布工作,通過網絡輿情日志、輿情專報等,及時發現、及時預警、及時反饋。對重大敏感政務輿情,要對事件的性質、輿情走勢、可能出現的風險等進行及時準確的評估,提出預控處置意見,按程序報審后進行處置。
(三)歸口報送。加強對政務輿情信息工作的管理,不斷規范信息報送渠道,及時有效的向上級機關報送政務輿情信息。
(四) 應對處置。推動完善網上網下相結合的綜合防控體系,按照“網上問題,網下解決”的要求,將輿情處置和事件處置相結合,建立完善全方位的綜合防控體系。通過網下實際工作,及時妥善處置政務輿情反映的問題,回應社會關切。單位主要負責同志是輿情處置工作第一責任人,對重大輿情處置工作要親自抓、負總責;分管領導是直接責任人,要具體負責政務輿情處置工作,確保24小時聯絡暢通。
(五)公開回應。健全政務信息公開、信息發布與輿情回應相協調機制,把依法依規發布信息,貫穿于輿情處置、回應的全過程,充分發揮政府信息公開的新聞宣傳和輿論引導作用。回應以事實說話,實事求是。發揮新聞媒體、網站的聯動和互補,快速傳播政務信息,有效引導社會輿論。積極通過網上發布信息、組織專家解讀、召開新聞發布會、接受媒體專訪等形式,多角度回應,深層次引導。
三、強化工作保障
(一)加強組織領導。要將輿情收集、研判、回應作為增強政府公信力和執行力的重要內容,列入重要工作日程。要建立政務輿情信息管理制度,不斷提高相關人員的政策把握能力、輿情研判能力和回應引導能力。
(二)加強信息發布。要充分利用網絡平臺,及時準確公開政府信息,在網絡領域傳播主流聲音。加強新聞發布在輿情應對中的作用,正面回應,主動發聲,引導輿論,增強輿情應對的權威性和時效性。
(三)加強督查指導。要加強對政府網站平臺建設和管理工作的督查指導,進一步完善相關措施和管理辦法,將政務輿情辦理、處置、回應情況納入政務公開、效能建設等相關考核。加大問責力度,對因工作重視不夠、應對無方、處置不力、發生重大問題、造成嚴重社會影響的,要依紀依法嚴肅追究相關單位和人員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