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號 | 01526268-7/20230901-00011 | 發布機構 | 龍陵縣衛生健康局 |
| 公開目錄 | 醫療機構概況 | 發布日期 | 2023-09-01 |
| 文號 | 瀏覽量 |
一、單位基本情況
龍陵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前身龍陵縣衛生防疫站成立于1960年6月10日,是應用預防醫學理論、技術進行衛生防疫監測、監督、科研、培訓相結合的專業機構,是當地衛生防疫業務技術的指導中心。2003年2月14日龍陵委根據衛生部衛辦發【2001】112號《關于衛生監督體制改革實施的若干意見》和《關于疾病預防控制體制改革的指導意見》以龍復【2003】11號文件批復成立龍陵縣衛生監督所和龍陵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龍陵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屬重新組建的公益事業單位,是龍陵縣疾病預防控制衛生檢驗的法定機構,2022年成為保山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的實習基地。在龍陵縣衛生健康局的領導下承擔以下主要工作職責。
1.完成國家和省市下達的疾病預防控制任務,實施疾病預防控制規劃、方案,組織開展轄區內疾病爆發調查處理和報告,負責轄區內預防性生物制品管理,組織實施預防接種工作;
2.負責轄區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調查與信息收集、報告,實施控制措施,管理轄區疫情及相關公共衛生信息;
3.開展常見病原微生物檢驗監測和常見毒物、污染物的檢驗鑒定;
4.開展疾病監測和食品衛生、職業衛生、放射衛生、學校衛生和環境衛生等領域健康危害因素監測;
5.承擔衛生行政部門委托的衛生監督執法相關的檢驗監測任務;
6.組織開展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
7.負責對下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的業務指導、人員培訓和業務考核,指導轄區內醫療衛生機構傳染病防治工作;
8.承擔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的培訓、督查、指導與評價,并提供相關數據。
科室設置情況:目前科室設置有辦公室、財務科、皮結科、檢驗科、地方病防治科、公共衛生科、寄生蟲病防治科、質控科、艾滋病防治科、綜合門診部、健康教育科、計劃免疫科、急傳科、慢病科共14個科室。
工作目標:認真貫徹落實“預防為主”的方針,堅持“重點地區重點預防,重點疾病重點防治,重點人群重點保護”的防治策略;堅持“重點活動,重點保障”的原則;突出抓好疾病預防控制內部的檢驗、監測能力建設,開展的衛生檢驗項目較為齊全,使之能夠滿足當前疾病預防控制工作需求;圍繞監測、預防、處置控制三個重點環節提高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對能力;全面實施疾病預防控制、疾病監測和公共衛生措施,降低傳染病、地方病和職業病發病率。計劃免疫冷鏈建設和學校傳染病防治得到加強,預防接種和兒童計劃免疫工作質量明顯提高,鞏固計劃免疫和消滅脊髓灰質炎成果;全面開展艾滋病、瘧疾、結核病、鼠疫、霍亂等重點傳染病和其它地方病、職業病的監測和管理,最大限度地降低重點傳染病、地方病、職業病對當地居民健康的危害。
二、人員結構情況
目前,龍陵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共有事業編制51個,共有職工65人,其中編內51人、編外13人、見習生1人;按崗位分,有衛生專業技術人員(包括醫、護、技專業)55人、非衛生專業技術人員(包括財務、信息、行政輔助、普通輔助等)3人,工勤技能人員(駕駛員、門衛、保潔等)7人。55名衛生專業技術人員,按職稱分類:有正高職稱1人、副高職稱12人、中級職稱15人、初級職稱20人、其他7人;按學歷分類:有本科學歷40人、專科學歷14人、中專學歷1人;按年齡分類:35歲及以下32人,36歲至40歲6人,41歲至45歲4人,46歲至50歲8人,51歲至55歲3人,56歲至60歲2人。執業醫師26人,每萬人口執業醫師數0.96人。
三、本單位基礎設施建設情況
業務用房情況:中心機構占地面積2919平方米,房屋總面積5141.5平方米,業務用房1758.9平方米。
主要設備儀器:擁有7200分光光度計、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石墨爐原子吸收光譜儀、氣相色譜儀、液相色譜儀、離子色譜儀、原子熒光分析儀、熒光定量PCR儀、流動注射分析儀、酸度計、BT224S電子天平、生物安全柜、酶標儀、微生物鑒定及藥敏分析系統、日本顯微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