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號 | 01526290-0/20250612-00001 | 發布機構 | 龍陵縣木城鄉人民政府 |
| 公開目錄 | 鄉村振興 | 發布日期 | 2025-06-12 |
| 文號 | 瀏覽量 |
夏日的暴雨來得急也去得猛,龍陵縣木城彝族傈僳族鄉的水泥路上還蒸騰著熱氣。在烤煙房里,人們忙碌而愉悅,一片片翠綠的煙葉在他們的精心照料下逐漸變得金黃,描繪出一幅生動的木城產業興旺圖景。
煙農匆匆跑往烤煙房,推開烤煙房的鐵門,瞬間混合著蜜糖與焦糖的烤煙香撲面而來。近期,他們一家幾乎都“駐扎”在烤煙房外。七八個婦女正蹲在地上分揀煙葉,手指翻飛間,金黃的葉片堆成小山。男人們則推著板車往返于田間與烤房,汗水順著曬得發亮的脊背滑進褲腰,忽遠忽近的機器聲響回蕩在的車間里,熱風正溫柔地包裹著鮮嫩的煙葉。大家時不時又看兩眼那一爐爐承載著家庭希望的煙葉,靜靜等待從鮮葉到優質烤煙的華麗蛻變。
近年來,為提升烤煙產業質量,每到烤煙季鄉里就會召開烤煙技術技能培訓會。通過系統學習烤煙知識,幫助煙農提升烤煙品質,充實錢袋子。陳進衛記得清楚:“村里剛引進烤煙產業的頭兩年,技術跟不上,烤出的煙葉要么焦黑要么發青。看著好好的煙葉變成廢柴,心疼得睡不著覺。”現在烤煙房外不時會有烤煙分級技術培訓,技術人員手把手教學,耐心地講解分級標準和操作技巧,幫助煙農精準把握煙葉品質,確保每一片“金葉子”都能實現它的最大價值。
種植大戶陳進衛的賬本最能說明問題。今年他承包的20畝烤煙,產量預計是4噸,毛收入大約是15萬元。驗收當天,煙草公司的工作人員用電子天平稱量分級,陳進衛盯著顯示屏上的數字,笑得眼角堆起層層褶皺:“以前種苞谷累死累活掙不到幾個錢,現在政府幫著建烤房、技術員手把手教,俺們終于找到致富的門路了。”
如今,木城鄉已發展烤煙2949畝,預計今年將產出390噸,帶動收入1260萬元。這一串串數字,是木城烤煙產業蓬勃發展的有力證明,更是木城鄉親們辛勤付出后收獲的甜蜜果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