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號 | 01526290-0-11_B/2017-0627001 | 發布機構 | 龍陵縣木城鄉人民政府 |
| 公開目錄 | 公共文化服務 | 發布日期 | 2017-06-27 |
| 文號 | 瀏覽量 |
一、基本情況
龍陵縣木城鄉位于龍陵縣南部怒江下游北岸,鄉政府駐地距縣城153Km,東與平達鄉、鎮康縣相連,西與潞西市中山鄉接壤,北與象達鄉毗鄰,南與緬甸果敢縣隔江相望。有國境線19.71Km。全鄉國土面積226K㎡,全鄉轄5個村委會,51個村民小組,居住著漢、彝、傈僳等7個民族。2015末,總人口9281人,2424戶,其中少數民族3451人,占總人口的38%,是龍陵縣唯一的邊境少數民族鄉。
學校下轄初級中學1所,完小5所,附屬幼兒園一所,附設4個學前班,有兩個幼兒園即將建成投入使用。全鄉學前教育在班學生196人;小學在校生694(少數民族419人)人,初中在校生272(少數民族119人)人,全鄉中小學生合計966人(全鄉學生總計1145人(含初中生、小學生、學前教育在班學生)。
二、主要措施和成績
(一)采取措施保障適齡兒童少年入學。
1、調整入學區劃,保障學生就近免試入學,辦人民滿意的教育。
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讓學生能夠就近入學,是一個關鍵的環節。木城中心學校原來按村級行政區劃招生,部分村組的學生到本村完小入學就讀,路途要比到相鄰學校就讀較遠。學生入學不方便,家長不滿意。面對這種情況,我校超前及時調整招生區劃。按照村級行政區域,以大穩定、小調整的原則。把老滿坡村麥地埡口小組學生劃歸木城中心完小招生,徹底做到讓學生就近免試入學。既方便了學生,也達到了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從入學開始就讓家長滿意的目的。
2、關注困難群體學生就學問題。組成以政府為主導,社會廣泛參與,教師傾心關注的關愛留守兒童、困難學生體系,力爭不讓一個適齡兒童失學。
(1)以政府為主導。學校嚴格執行國家的相關規定,堅決杜絕亂收費。認真落實 “兩免一補”和義務教育經費措施。中心學校工作人員親自到各個學校,把寄宿生生活補助費直接發到學生家長手中,保證民生資金利民惠民不出問題。堅持校務公開,始終堅持勤儉節約的原則,用好、用活上級下撥的資金,切實把錢用到有利于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關鍵點上。
(2)動員社會力量,關注關愛困難學生及留守兒童:
一是巨峰房地產公司,為老滿
坡完全小學困難學生及留守
兒童捐贈了價值1.5萬余元的
社會愛心人士捐助困難學生 學習用品,同時每年給10個
困難學生資助名額,每個學生資助1000元;二是木城邊防派出所的官兵,注冊了一個微信號,建立了一個資助困難學生的朋友圈,首先號召自己的親戚朋友捐款資助困難學生。憑著人民警察的良好信譽,在朋友圈捐款的人越來越多。到本學期開學,群里已有44個愛心人士累計捐款6.65萬元,資助困難學生44名,并且這個愛心行動資助計劃還將一直持續下去。
(3)學校竭力關注留守兒童、困難學生,把這些學生與教師結對。經常和學生進行交心談心。從生活、學習,思想上關心愛惜這些學生,鼓勵他們完成義務教育。
3、加強文化戶口核查登記及學生學籍的管理。
認真核查登記文化戶口,完善信息。建立、健全學籍管理檔案。各種學籍管理表冊、資料按年歸檔登記,以便隨時查閱。從信息采集管理上保證適齡兒童100%入學,保障三類殘疾少年兒童入學率不低于80%。
4、小學在校學生實行“三包”制:校長包入學率,班主任包鞏固率,教師包合格率。學期初查入學率,期中查鞏固率,期末查合格率。從小學入學開始就坐實學生入學控輟工 作;初中繼續實行普九以來的“三長入學”制,即新生入學報到,由學生所在地村委會主任、完小校長及家長帶隊帶領學生入學,保證小升初學學生不遺漏。
5、鄉、村及學校認真做好《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的宣傳,使學生家長清楚保證適齡兒童入學是家長的一項義務,同時也是學生的一項權利。從而使學生家長主動送子女入學。
(二)提前謀劃,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廣開渠道,改善辦學條件。
1、根據義務教育發展的需要,我校結合實際,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對學校標準化建設進行了提前規劃并穩步推進。向上級爭取資金,投資636.8萬新增校舍建筑面積3139平方米;投資10萬元,新增體育場地960平方米。在基礎建設上,滿 足了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需要。幾所學校由于增加花椒小學原貌 投入新建校舍同時進行附屬設施建設,使學校的規劃布局更加合理漂亮,功能更加完備齊全。特別是花椒民族完全小學,全部拆除重建。學校面貌煥然一新,極大地改善了學校的辦學條件,為實施標準化學校建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2、廣開渠道多方籌資,
為改善辦學條件。一是向上級 煥然一新的花椒小學爭取改薄項目資金40.2萬元。配備了3所學校(烏木寨民族完全小學、花椒民族完全小學、老滿坡完全小學)的食堂設施設備;增配了3所完小(花椒民族完全小學、老滿坡完全小學、木城中心小學)的體育器材;全新配套了木城中心小學的實驗器材。二是爭取社會各界的支持。巨峰房地產公司為老滿坡小學捐贈20萬元修建了圍墻,上海張文君女士為老滿坡小學捐贈乒乓球桌3張,烏木寨村民小組軍隊轉業干部羅仕平,聯系組織戰友為烏木寨民族完全小學捐贈圖書3000冊;浙江金華黨校退休的芮黎明教授,聯系社會愛心人 士。為木城初級中學、老滿坡完全、花椒民族完全小學及魚塘埡口完全小學捐贈圖書8000多冊。社會愛心人士捐助圖書 額投資加上民間大力捐贈,極大地滿足了我校的教育教學設施,是實施標準化學校強有力的支撐。
3、自力更生,因地制宜,富有特色的綠化美化校園。木城鄉屬于山區立體氣候。從山頭至山腳,生長著很多漂亮、美觀,適于學校綠化美化的花草樹木。木城初級中學和中心小學,就是用生長在本地紫柚木樹作為綠化樹 本地優質綠化樹種(紫柚木)種,用本地生長的鐵劍草做草坪綠化。紫柚木樹一年四季不落葉,既方便學校的衛生管理,還讓校園一年四季綠意蔥蔥。紫柚木樹和鐵劍草生命力極強,干旱季節不用澆水也能成活,極易管理。特別是紫柚木樹,生命周期很長,能存活上百年,是非常優秀的綠化樹種。還有老滿坡完全小學,以果樹和當地的白露花樹為主要綠化樹種。秋天果實累累,冬天白露花開校園一片雪白。還有魚塘埡口用當地的小葉榕作為主要綠化樹種,也很有特色。在綠化美化上因地制宜,自力更生。教師帶領學生親自到山上挖樹種樹,自己動手綠化美化校園,節約了經濟成本,在勞動中鍛煉了學生,這也是學生的德育教育的內容和有效方法之一。
(三)切實抓好教師隊伍建設,為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提供支撐。
1、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提升教師內涵。
我校長期重視教師職業道德建設。通過深入學習黨的各項方針、政策,引導教師自覺遵守《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全面提升教師師德修養水平。學校每學期召開家長一次會,廣泛聽取家長及社會各界人士對師德建設的意見。我校堅決杜絕亂收費、亂訂資料現象,堅決杜絕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歧視侮辱學生現象發生。
2、提高教師專業素養,提升教學水平。
(1)學校積極開展校本教研活動。制定《木城鄉中心學校校本培訓方案》,每個學期要求教師讀一本教育專著,提高專業理論水平及素養。在教學上廣泛展開校本研究,研究的課題全部是教學中所遇到的實際問題,動員廣大教師全員參與,培養教師能夠在實際工作發現問題并能在實際工作中予以解決的能力,培養教師的研究精神。制定了《木城鄉中心學校教師鋼筆字練習比賽放啊》,加強教師的基本功訓練同時,每年進行一次新教師優質課評比大賽,提高新教師的課堂教學能力,使新教師盡快進入角色發揮作用。
(2)培養教學骨干及學科帶頭人。中心學校每個學年都要在下轄各個學校選拔培養骨干教師和批學科帶頭人,骨干教師和學科帶頭人的引領下各校教師開展教育教學工作,使我鄉內各校的教師配置相對合理,從師資力量上保障我鄉義務教育的均衡發展。
(四)從嚴治校,依法規范學校的辦學行為;單位部分掛鉤學校,聯動克難;家校互動,形成良好氛圍,共建和諧美麗校平安園。
(1)要嚴格執行中小學課程方案,開足開齊課程。按照課程標準組織教學,不增加教學難度;不占用節假日和休息時間組織學生上課和集體補課;不要求和統一組織學生參加各種學科輔導班、文化課補習班和學科競賽。要嚴格控制考試次數,禁止對學生考試成績排名公布。本著為學生、為家長、為教育、為自己負責的態度,嚴格執行國家和地方課程方案及全校統一作息時間。
(2)學校在招生、分班、任課都做到公正、公平,不辦重點班與實驗班。
(3)打開思路,多方法開展校園文體活動,讓學生校園生活豐富多彩。確保適齡兒童,進得來,留得住,保證均衡教育得到 校園課間舞落實。
(4)引導學校職員處理好領導與教師;教師與教師;教師與學生的關系,讓公平與愛布滿校園。
(5)評選尊師重教先進家庭。家校互動,讓學生家長關心、支持學校的建設管理,引導、形成全社會關心教育、支持教育的良好氛圍。
(五)加強管理,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質量是教育的生命線,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是我們教育工作的永恒主題。學校教學研究主要方向是優化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設計的研究活動,是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向改革要質量,要課堂要效益,辯證地處理素質教育與教學質量的關系、減輕學生過重課業負擔與教學質量的關系,著力探討教育質量穩步提高的方法。
三、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實施到鞏固進步我們做了大量工作,但仍存在著很多問題。教師的學科專業化有待于進一步優化,教師年齡結構不合理;學生在學校的安全保障、飲食起居、學習活動、性情培養、習慣養成等諸多方面的問題。還需要我們進一步的努力探討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