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號 | 01526291-9/20240301-00003 | 發布機構 | 龍陵縣勐糯鎮人民政府 |
| 公開目錄 | 救災 | 發布日期 | 2024-03-01 |
| 文號 | 瀏覽量 |
各村(社區),鎮直及駐勐各單位:
現將《勐糯鎮2024年度地質災害防災減災方案》印發給你們,請認真抓好落實。
勐糯鎮人民政府
2024年3月1日
(此件有刪減)
勐糯鎮2024年度地質災害防災減災方案
為切實做好勐糯鎮地質災害防災減災工作,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根據國務院《地質災害防治條例》《保山市人為地質災害防治管理辦法》及《保山市地質災害防治規劃》規定,結合勐糯鎮實際,特制定本方案。
一、2024年全鎮地質災害趨勢預測
(一)預測依據
1.地質環境背景條件。勐糯鎮地處云南省西部,位于怒江峽谷之中,高黎貢山尾脈自西向東蜿蜒疊續直至江中山,形成小壩星布,群岳相抱,湖澤相依的地形地貌。境內山巒起伏,溝壑縱橫,地形、地貌、地質復雜多樣,加之境內山區廣布,山高坡陡,土質疏松,雨季集中,水土流失嚴重,地質環境較復雜,易發生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質災害。
2.降雨情況預測分析。根據龍陵縣氣象局2024年年度氣候趨勢預測:2024年勐糯鎮平均氣溫21.0℃,比2023年低0.2℃,比歷年高1.0℃。總降雨量845mm,比2023年少322.7mm,比歷年少58mm。汛期(5—10月)降雨量744mm,占年雨量的88%。主汛期6—9月四個月雨量594mm,占全年雨量70%,主汛期雨量大且較為集中,是滑坡、泥石流等山洪地質災害的高發時段。5月中下旬至10月,是全鎮地質災害的高發期,必須高度重視危險地質災害隱患點的監測搶險救災工作,避免災害損失;10月—12月,地質災害基本平穩,要做好災后重建工作。
3.工程建設活動。隨著我鎮統籌城鄉一體化試點工作的深入推進,城鎮化、工業化步伐加快,一些建設項目,如:道路修建、水利開發、礦山開采及其他工程建設,對地質有不同程度的擾動,出現了大量的高陡邊坡及廢棄土石,發生滑坡、崩塌、泥石流及其他人為地質災害的概率隨之增大。
4.地質災害綜合防治。勐糯鎮黨委、政府歷來高度重視地質災害防治工作,今年來,勐糯鎮在地質災害調查評價、監測預警、綜合防治與應急體系建設等方面取得明顯進展,提升了各地應對突發地質災害的能力。
(二)預測結果
1.地質災害活動水平。以勐糯鎮地質環境特征和現有的地質災害隱患時空分布、發育特征、形成機理、活動趨勢為分析重點,對比歷史同期資料,參考龍陵縣地震局的預測成果,預測2024年汛期全鎮地質災害頻度及危害程度總體上屬正常年份。
2.地質災害高易發期。全鎮地質災害高易發期為6—10月。工程建設和礦山生產誘發人為地質災害的時間具有不確定性。
3.地質災害高發區域。2024年全鎮重點區域為在建工程、電站、水庫、道路交通(包括鄉村道路)、礦山等。2024年我鎮地質災害高發區主要分布于:勐糯西北部叢崗-溝心寨滑坡帶;勐糯鉛鋅礦礦山區;瑞孟高速、施鏈高速、G219國道各工區。
二、地質災害重點防范區
(一)重點防范地理區域
1.溝心寨村:上寨、下寨、堂上水、麻緬、小寨5個自然村及懶板凳電站西北部坡地處沙板巖斷裂破碎帶、地勢較陡,若遇強降雨,有拉張裂縫或沉降的可能性。滑坡隱患面積達250畝,威脅1024人的生命財產安全。
2.叢崗村:大坪子村民小組地處沙板巖斷裂碎帶,地勢陡峻,若遇強降雨,有滑坡或崩塌的可能。滑坡隱患面積達70畝,威脅78人的生命財產安全。
(二)重點防范的礦山地質災害
1.勐糯鉛鋅礦,由于常年位于地下井巷開采,加之常年實施爆破,巖層結構疏松,遇暴雨易發生透水崩塌。
2.各采石場等砂石料場地形陡峭,巖層破碎,采場邊坡過陡,雨季及地震時易于發生崩塌、滑坡災害。
(三)重點防范的公路地質災害
龍等公路、黃南線、紅勐公路過境段因怒江沿岸地勢陡峭,地質結構差,汛期有崩塌—泥石流鏈發生的可能。新建(改擴建)蔗區公路、國道219線:由于公路上坡陡峭,土層不穩,汛期有發生地質災害的可能。在建高速公路:瑞孟高速、施鏈高速位于高原西部,山高谷深,地形陡峭,為山原峽谷地形地貌。由于溝谷斜坡地形地勢起伏較大,山脊呈錐形、渾圓形,局部溝谷底部基巖出露,汛期有崩塌、泥石流發生的可能。
(四)重點防范的工程項目地質災害
二結河水庫、懶板凳電站、蠻關河電站、金坑電站由于所處地形陡峭,地質條件復雜,巖石風化程度高,多數地段切坡坎面陡而高,且多無支護和坡面處理工程,雨季發生滑坡、崩塌的可能性很大。中型灌區工程由于人工開挖,致使地表裸露,遇暴雨極易發生崩塌—泥石流災害。高速公路棄土場由于坡面角和邊坡過大,場內連續排棄了物理力學性質不良的巖土層、地表水截流不當,地表水集流沖刷邊坡等,均容易導致棄土場邊坡失穩,產生坡面坍塌和滑坡。
(五)重點防范的學校地質災害
無(溝心寨完全小學于2022年9月份搬遷至勐糯社區與勐糯中心學校合并)。
(六)重點防范村
預測2024年全鎮受災害威脅較大的村為:溝心寨村。
(七)重點防范期
全鎮地質災害的發生受降雨影響十分明顯,汛期當降雨時間較長并伴隨多次單點暴雨時,各類地質災害尤其是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將明顯增多,并具有明顯的突發性、滯后性。因此,全鎮地質災害防治以主汛期(6—10月)作為重點防范期。各村(社區)、各相關部門和勐糯自然資源管理所要提前做好各方面準備工作,及早進入重點防范工作狀態,認真執行汛期地質災害防治各項制度,利用氣象信息科學防御地質災害,確保安全度汛,最大限度地減少地質災害造成的損失。由于人為地質災害不完全由降雨誘發,具有不確定性,無雨期也可能發生地質災害,且以危巖土體崩塌等工程活動誘發的地質災害最為典型。因此,工程建設單位要嚴格履行基本建設程序,施工前須過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關,否則不予辦理用地手續和規劃許可手續,施工過程中要規范施工建設,嚴防因違反施工操作程序而引發地質災害發生。
三、地質災害防治對策措施
2024年我鎮地質災害防治工作仍然要堅持“以人為本、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原則,根據《龍陵縣地質災害群測群防工作制度》建立并切實運轉群測群防體系,加強巡查和監測預警工作。遇有災情、險情要及時啟動應急預案,高效、科學做好搶險救災工作。為此,應嚴格貫徹落實以下措施:
(一)加強領導強化管理措施。成立鎮、村兩級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領導小組,各部門、礦山及工程項目建設單位也要成立防災減災領導小組。各村(社區)、各部門、礦山及在建工程項目建設單位轄區或管理責任區的地質災害預防責任人為村(社區)黨總支書記、單位或部門負責人。各村(社區)、各部門、礦山及工程項目建設單位要對轄區或管理責任區內已確認的災害隱患點落實監測責任人及具體執行監測任務的監測員。監測員要選擇責任心強、有一定文化素質的人擔當,對選定的監測員,要簽訂工作責任書明確責任,填寫工作明白卡,使其明確自己的工作內容和職責。
(二)高度重視地災防治工作。我鎮地質結構復雜,破碎帶、斷裂帶較多,是全縣地質災害易發多發地區之一。根據2024年全鎮地質災害趨勢預測,我鎮地質災害發展趨勢嚴峻,各村(社區)、各部門絕不可掉以輕心,必須認真分析查找隱患,必須采取及時有效的措施認真面對。特別是要將工作措施落實到位,在主汛期必須時時保持臨戰狀態,務必確保今年汛期地質災害防治萬無一失。
(三)完善制度高效落實工作。成立鎮、村、組三級監測站,發現險情,逐級上報。各村(社區)、各部門、礦山及工程項目建設單位和各有關地質災害防治責任主體,要完善年度地質災害防治方案和地質災害應急預案體系,簽訂地質災害防治責任狀。重點做好動態巡查,值班值守和應急處置工作,做到主動避災。嚴格貫徹落實地質災害防治“四項制度”和“三條措施”。
1.四項制度:
(1)層層負責制度:地質災害監測預警預報工作需要政府及有關單位層層負責,各村(社區)、各部門、礦山及工程項目建設單位要針對轄區或責任區內的每個隱患點落實監測責任人和監測員,做到一點至少1人。
(2)汛期24小時值班制度:各村(社區)、各部門、礦山及工程項目建設單位要建立、完善汛期值班制度,明確值班地點、值班人員、聯系電話,確保通訊24小時暢通。
(3)險情巡查制度:對隱患點監測員要汛期輪流值班,24小時進行險情巡查,主要觀測降雨、地面開裂、土體蠕動、樹干傾斜、山洪暴漲、異常響動等災害前兆和誘發因素,并做好記錄,發現異常變動立即上報。
(4)災情速報制度:包括災前的緊急情況報告和災后的情況速報兩方面。發現臨災前兆或異常,要立即報警,迅速轉移群眾,并向鎮政府和國規所報告。一旦災害發生,要盡快逐級上報,并確保災情信息準確無誤。鎮政府根據災情決定是否啟動應急預案。(勐糯鎮黨政辦電話:0875-6820008)
2.三條措施:
(1)簡易觀測措施:災害隱患點要建立簡易觀測措施,進行定期觀測記錄。按要求做好記錄,妥善保存記錄資料,以便檢查和分析預判。
(2)災前預警措施:災害前兆或緊急情況出現后,監測負責人要立即上報,并發出警報。對群測群防點要配備警報器材、確定警報信號,讓群眾熟悉了解信號,能及時作出反應。
(3)緊急避讓措施:對每個威脅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災害隱患點,都要制定出迅速有效的避讓措施和撤離路線、避災場所,一旦出現緊急情況,立即組織撤離。要填寫發放避險明白卡給每戶受威脅的群眾,使之明白了解聽到報警信號后的撤離路線、避災場所,必要時可進行演習。
(四)做好人為地質災害防范。各村(社區)、各有關部門要高度重視人為因素引發地質災害的防范工作,一是堅持建設工程先勘察、后設計、再施工的基本建設程序,認真執行建設項目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制度,切實做到地質災害治理工程的設計、施工、驗收與主體工程的設計、施工、驗收同時進行;二是各有關部門要督促指導建設單位加強對交通干線、水利樞紐、輸供電設施等重要基礎設施周邊重大地質災害隱患的監測預警,制定應急預案,做好主動避讓,切實保證相關人員和工程安全。
(五)嚴格地質災害防治資金和項目管理。嚴格按照《保山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轉發〈云南省地質災害防治專項資金管理辦法的通知〉》(保政辦發〔2014〕21號)和相關法律法規的要求,積極做好本級資金的足額籌集工作。要嚴格資金管理,確保資金專款專用,并在當前地質災害防治工作中發揮最大效益。
(六)廣泛開展地質災害防治宣傳教育。各村(社區)、各有關部門要科學制定地質災害防治宣傳教育培訓計劃,采取舉辦專題培訓班、發放宣傳畫冊、實地走訪宣傳等靈活多樣的方式,進一步加強對地質災害防治基本知識和臨災避讓基本常識的教育培訓,進一步提高廣大干部群眾,尤其是基層干部群眾防范地質災害的能力和水平。充分發揮新聞媒體的正面宣傳作用,建立與媒體的溝通協調、良性互動工作機制,營造積極向上、健康有序、及時高效的地質災害防治輿論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