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號 | 01526291-9-/2020-1201001 | 發布機構 | 龍陵縣勐糯鎮人民政府 |
| 公開目錄 | 安全生產 | 發布日期 | 2020-12-01 |
| 文號 | 瀏覽量 |
一、組織領導方面
勐糯鎮成立了鎮、村兩級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領導小組,各部門、礦山及工程項目建設單位也成立了防災減災領導小組。各村(社區)、各部門、礦山及工程項目建設單位轄區或管理責任區的地質災害預防責任人為村(社區)黨總支書記、單位或部門負責人。
二、監測預警方面
各村(社區)、各部門、礦山及工程項目建設單位對轄區或管理責任區內已確認的災害隱患點落實了監測責任人及具體執行監測任務的監測員。對選定的監測員,簽訂了工作責任書明確責任,填寫工作明白卡,使其明確自己的工作內容和職責。
各地質災害隱患點建立了監測記錄和巡查臺賬,成立了鎮、組三級監測站,發現險情,逐級上報。重點做好動態巡查,值班值守和應急處置工作,值班人員通訊24小時暢通,切實鞏固了地質災害監測預警工作。
通過認真細致的排查,向責任單位發出《防災工作明白卡》36份;向受威脅群眾發出《避險明白卡》313份,發放率達到100%;制定鄉鎮突發性地質災害應急預案1份,隱患點應急預案6份。明確了監測責任人、預警信號、撤離路線、安置地點。簽訂地質災害防范責任書12份,進行地質災害巡查排查17次并填寫現場檢查記錄表36份,發出《地質災害撤離通知書》9份。
三、制度完善方面
1.層層負責制度:地質災害監測預警預報工作需要政府及有關單位層層負責,各村(社區)、各部門、礦山及工程項目建設單位要針對轄區或責任區內的每個隱患點落實監測責任人和監測員。
2.汛期24小時值班制度:各村(社區)、各部門、礦山及工程項目建設單位要建立、完善汛期值班制度,明確值班地點、值班人員、聯系電話,確保通訊暢通。
3.險情巡查制度:對隱患點,監測員要汛期輪流值班,24小時進行險情巡查,主要觀測降雨、地面開裂、土體蠕動、樹干傾斜、山洪暴漲、異常響動等災害前兆和誘發因素,并做好記錄,發現異常變動立即上報。
4.災情速報制度:包括災前的緊急情況報告和災后的情況速報兩方面。發現臨災前兆或異常,要立即報警,迅速轉移群眾,并向鎮政府和國土所報告。一旦災害發生,要盡快逐級上報,并確保災情信息準確無誤。鎮政府根據災情決定是否啟動應急預案。
四、宣傳演練方面
1.積極組織宣傳。我鎮以及各村(社區)、各有關部門制定了地質災害防治宣傳教育培訓計劃,采取舉辦專題培訓班、發放宣傳畫冊、實地走訪宣傳等靈活多樣的方式,進一步加強對地質災害防治基本知識和臨災避讓基本常識的教育培訓,進一步提高廣大干部群眾,尤其是基層干部群眾防范地質災害的能力和水平。為普及地質災害防治知識,2020以來年共開展培訓2場,參加培訓人數共計170余人;在“4.22地球日”、“6.25土地日”、“防災減災日”以及“安全生產月”等時間,懸通過掛宣稱標語、發放傳單等方式提高群眾的防災減災意識,營造積極向上、健康有序、及時高效的地質災害防治輿論環境。
2.認真開展應急演練。各隱患點按照“一點一預案”、“一點一演練”的工作要求認真開展了應急演練:災害前兆或緊急情況出現后,監測負責人立即上報,并發出警報。對群測群防點要配備警報器材、確定警報信號,讓群眾熟悉了解信號,能及時作出反應。對每個威脅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災害隱患點,都制定了迅速有效的避讓措施和撤離路線、避災場所,一旦出現緊急情況,立即組織撤離,使群眾明白了解聽到報警信號后的撤離路線、避災場所。2020年度我鎮共組織開展18次突發性地質災害應急演練,參加人數531人。
五、基礎管理方面
1.勐糯鎮黨委政府、各村(社區)、各有關部門都高度重視人為因素引發地質災害的防范工作,堅持建設工程先勘察、后設計、再施工的基本建設程序,認真執行建設項目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制度,切實做到地質災害治理工程的設計、施工、驗收與主體工程的設計、施工、驗收同時進行。
2.嚴格按照《保山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轉發〈云南省地質災害防治專項資金管理辦法〉》和相關法律法規的要求,積極做好本級資金的足額籌集工作。嚴格資金管理,確保資金專款專用,并在當前地質災害防治工作中發揮最大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