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號 | 01526291-9/20240906-00001 | 發布機構 | 龍陵縣勐糯鎮人民政府 |
| 公開目錄 | 公共文化服務 | 發布日期 | 2024-09-06 |
| 文號 | 瀏覽量 |
勐糯鎮傣族剪紙技藝于2012年列入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傣族剪紙源于傣族祭祀儀式所用的紙幡,后來在佛教文化和中原文化的影響下逐步充實發展,形成完善的剪紙藝術并被廣泛應用于祭祀、裝飾、紅白事等方面。
傣族剪紙工具包括剪刀、刻刀、鑿子和錘子等,剪刀和刻刀具有尖、利、仄、薄的特點;鑿子和錘子具有穩、鉆、靈、活的特點。根據工具不同,傣族剪紙技巧分為“剪”和“鑿”兩大類,剪無需稿樣,隨手而剪;鑿則需要稿樣,按樣制作。
在剪紙技法上,傣族剪紙吸取了中原剪紙“線線相連、線線相斷”的傳統表現手法,剪出的作品具有對稱、均齊、平衡、組合、連續的特點。
傣族剪紙內容多與傣族信仰有關,涉及佛經故事、民間傳說和傣族吉祥物等,常見圖形有龍鳳、孔雀、大象等各種奇獸異鳥,也有荷花、玫瑰花等花木。
在勐糯鎮,剪紙作品以花卉為主,包括太陽花、藤子花、荷葉花、吊蘭花等用于喜事的花卉圖案,和藕葉花、四葉花、花瓶花等用于喪事的花卉圖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