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號 | 01526289-8-/2020-1210013 | 發布機構 | 龍陵縣平達鄉人民政府 |
| 公開目錄 | 食品藥品監管 | 發布日期 | 2020-12-03 |
| 文號 | 瀏覽量 |
平達鄉餐飲服務環境衛生全改善行動
——平達鄉推進愛國衛生專項行動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新時代愛國衛生運動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云南省推進愛國衛生專項行動方案》要求,結合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行動目標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以問題為導向,以開展餐飲服務環境衛生全改善行動為突破口,強化餐飲服務單位主體責任,持續改善餐飲服務環境衛生條件,全面落實“不達標就整改,不整改就嚴處”的要求,實現周邊環境整潔、就餐場所干凈、后廚合規達標、倉儲整齊安全、餐飲用具潔凈、從業人員健康、配送過程規范“七個達標”,確保群眾餐飲消費放心、安心、舒心。
二、重點任務
(一)周邊環境整潔
1.全面落實“門前三包”責任制,保持門前路面(空地)整潔,門前垃圾必須及時清掃,保持店面周邊無雜物、無垃圾、無積水、無污物。
2.設置專門餐廚垃圾投放容器,不得將潲水和垃圾傾倒在街道兩旁,及時清理垃圾桶,不留異物、不產生異味,不對周邊衛生和空氣造成污染。
集鎮辦牽頭;衛生院、市場監督管理所及餐飲服務業所在的村(社區)配合。
(二)就餐場所干凈
1.就餐區美化。就餐區布置優雅美觀,色調和諧,給消費者創造舒適、清潔、愉快的就餐環境。
2.就餐區日常清潔。指定專門衛生人員負責就餐區日常清潔,保持桌面、座椅、墻面、地面清潔,門窗潔凈明亮,每日收檔后對就餐場所、菜單簿、保潔設施、人員通道扶手等消費者頻繁使用和接觸的物體表面進行清洗消毒。定期清潔就餐場所的空調、排風扇、地毯等設施或物品。營業期間保持空氣流通。鼓勵主動提供公筷、公勺,并從材質、形狀、規格、標識等方面予以區分。
3.衛生間和洗手設施。衛生間不宜直對就餐區,不得設置在食品處理區內;衛生間出入口不應直對食品處理區,衛生間與外界直接相通的門能自動關閉,應設置沖水式便池,配備便刷,做到無糞便、無臭味、地面無水漬,有手紙、有香薰;應在衛生間出入口附近設置洗手設施,洗手池應不透水、易清潔,水龍頭宜采用腳踏式、感應式等非手觸動式開關,配備洗手液(皂)、手消毒液、擦手紙、干手器等。
市場監督管理所牽頭;衛生院、安監站及餐飲服務業所在的村(社區)配合。
(三)后廚合規達標
全面落實《餐飲服務食品安全操作規范》和“明廚亮灶”要求,嚴格規范后廚衛生管理。
1.依法建立后廚、設施設備、工用具清潔制度。每天對后廚進行全面清洗,保持后廚清潔衛生,定期定時對后廚設施設備進行消毒。
2.及時清理餐廚廢棄物、污物、垃圾等,保持后廚地面整潔、排水溝通暢,不留異物、不產生異味。加強排油煙、排氣、通風等設施設備的清理、維修、保養,確保設施設備滿足衛生要求,保持設施處于正常工作狀態。
3.加強防蠅、防鼠、防病蟲害管理,定期開展滅蠅、除鼠、殺蟲;加強門、窗、下水道、排風口等對外通道管理,增加防護網,防止有害生物侵入;做到無蜘蛛網、無積塵、無蟲害、無鼠跡,確保食物、設施設備不受污染。
市場監督管理所牽頭;衛生院、安監站及餐飲服務業所在的村(社區)配合。
(四)倉儲整齊安全
1.全面清理雜物和廢舊物品,保證食品和物品分類分架,防止混放造成誤食誤用;對各類設施設備實施標識管理,做到標識清晰;確保食品和物品存放整潔,消除蟲害孳生和藏匿地。
2.加工、存放、盛裝植物類、動物類、水產品類的食品原料、半成品、成品分類分區存放,防止混放造成交叉污染。對冷藏冷凍食品進行定期清理,蔬菜、畜禽產品、水產品分開貯存,避免不同類食品積壓、混放。冷藏冷凍食品應有包裝或密閉容器盛裝,并保留或標明食品標識,避免裸露存放。
3.開展食品原料自查,及時清理超過保質期、腐敗變質等禁止生產經營食品,采取無害化處理措施,規范記錄處置結果。禁止采購經營非法野生動物、金沙江(長江干流)流域漁獲物,以及未按規定進行檢驗檢疫、檢驗檢疫不合格或來源不明的食品原料。
市場監督管理所牽頭;衛生院、安監站及餐飲服務業所在的村(社區)配合。
(五)餐飲用具潔凈
1.落實餐飲用具清洗消毒制度,配備清洗消毒設施設備、明確崗位職責、加強人員培訓,做到有人員、有制度、有設施、會操作。
2.確保餐飲用具嚴格清洗消毒后使用,清洗消毒不留殘渣、不積水、不油滑,達到“光、潔、澀、干”效果。一次性餐飲用具不得重復使用。
3.加強消毒后的保潔管理,消毒后的餐飲用具入柜、密閉、不外露,防止消毒后的餐飲用具被重新污染。供餐時即時提供餐飲用具,不預先將餐飲用具擺放在餐桌。
4.加強對集中消毒餐飲用具的采購、驗收管理,索取餐飲用具集中消毒企業的合法資質證照,索取每批次餐飲用具的消毒合格證明文件,檢查餐飲用具包裝和外觀,凡有食物殘渣、污漬或包裝破損的,不得采購、使用。
市場監督管理所牽頭;衛生院、安監站及餐飲服務業所在的村(社區)配合。
(六)從業人員健康
1.建立健全從業人員健康檔案,從事接觸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人員必須每年參加食品安全知識培訓,取得健康證、通過崗位知識考核,取得合格證后方可上崗,并每年進行健康檢查,必要時應進行臨時健康檢查。嚴格實施晨檢制度,每天對從業人員上崗前的健康狀況進行檢查。凡患有礙食品安全疾病并從事直接入口食品加工的工作人員,一律不得上崗。
2.從業人員進入廚房時,必須更衣、換鞋、洗手。進入廚房的從業人員上崗時不得佩戴飾物、涂手指甲;廚房區域內嚴禁吸煙;從業人員在從事任何可能污染雙手的活動后必須洗手。
市場監督管理所牽頭;衛生院、安監站及餐飲服務業所在的村(社區)配合。
(七)配送過程規范
1.配送直接入口食品時,使用專用工具分揀、傳遞,專用工具定位放置,防止污染。不得將食品與有毒有害物品混裝配送。應使用專用的密閉容器和車輛配送食品,容器的內部結構應便于清潔。
2.配送前,應清潔運輸車輛的車廂和配送容器,盛放成品的容器應經過消毒。配送過程中,食品與非食品、不同類別的食品應使用容器或獨立包裝等分隔,盛放容器和包裝應嚴密,防止食品受到污染。食品的溫度和配送時間應符合食品安全要求。
3.餐飲外賣食物采用密封盛放或使用“食安封簽”防止配送過程污染。每天對外送食品的保溫箱、物流車廂及物流周轉用具進行清潔消毒。食品配送人員每天進行體溫檢測并做好記錄,配送過程全程佩戴口罩。
市場監督管理所牽頭;衛生院、安監站及餐飲服務業所在的村(社區)配合。
三、方法步驟
(一)動員部署階段(2020年7月)。有關部門要迅速制定落實措施,組織動員各鄉鎮全面啟動專項行動,抓好工作落實。
(二)集中整治階段(2020年8-12月)。各有關部門要按照統一目標要求,依據云南省餐飲服務環境衛生全改善行動工作規范和標準工作手冊,突出重點,分工負責,協同開展專項行動,集中開展執法檢查、清理整頓和宣傳教育,確保各領域、各環節行動取得明顯成效。
(三)鞏固提升階段(2021年1-12月)。進一步加強常態化監督管理,鞏固集中整治效果,形成部門協同、社會共治的長效機制。
附表:餐飲服務環境衛生全改善行動任務清單
附表
餐飲服務環境衛生全改善行動任務清單
序號 目標任務 責任單位
1 周邊環境整潔 集鎮辦牽頭;衛生院、市場監督管理所及餐飲服務業所在的村(社區)配合。
2 就餐場所干凈 市場監督管理所牽頭;衛生院、安監站及餐飲服務業所在的村(社區)配合。
3 后廚合規達標 市場監督管理所牽頭;衛生院、安監站及餐飲服務業所在的村(社區)配合。
4 倉儲整齊安全 市場監督管理所牽頭;衛生院、安監站及餐飲服務業所在的村(社區)配合。
5 餐飲用具潔凈 市場監督管理所牽頭;衛生院、安監站及餐飲服務業所在的村(社區)配合。
6 從業人員健康 市場監督管理所牽頭;衛生院、安監站及餐飲服務業所在的村(社區)配合。
7 配送過程規范 市場監督管理所牽頭;衛生院、安監站及餐飲服務業所在的村(社區)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