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號 | 01526288-X/20230412-00001 | 發布機構 | 龍陵縣象達鎮人民政府 |
| 公開目錄 | 鄉村振興 | 發布日期 | 2023-04-12 |
| 文號 | 瀏覽量 |
陽春三月,走進龍陵縣毓秀僑鄉——紅色象達鎮,矗立于公路左旁巨型黨旗和紅色火炬雕塑直入眼簾,右旁題為惠洽枌鄉的紀功坊高大威武。在這里,你可以循著紅色足跡,重溫當年血與火的崢嶸歲月。
朱家璧故居講述將軍革命奮斗史
從紀功坊沿著朱家莊主干道的石徑一路往朱家璧故居方向前行,朱家璧生平鐵藝浮雕、象賢小學剪影鐵藝首先映入眼簾,瞬間讓人感受到了獨特的鐵藝魅力和正能量滿滿的“紅色元素”。
沿途上,戰火紛飛崢嶸歲月的畫面與現代的和諧安居樂業畫面相互交織,鮮明、強烈的畫面對比效果,讓人感受到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和革命先輩的崇高偉大。房檐、墻壁、地面在各種花草盆景裝點下,極具歷史文化韻味的村莊煥發出了勃勃生機。
故居是朱家璧將軍17歲前一直生活、學習的地方。故居房屋為一正兩廂,穿斗式懸山頂樓房,故居布展主要集中在左邊開間和正房,右邊廂房為當時生產生活還原,展廳主要展示解放戰爭期間的英雄事跡。
依托紅色資源打造“紅色產業”
如何依托紅色資源,打造“紅色產業”,同時把基層黨組織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轉化為推動黨員群眾創業致富的發展優勢,走出了一條村集體、村民多方受益的振興之路。
象達鎮營坡社區駐村工作隊第一書記任馮嘉說:“用活紅色資源,以紅色文化精神的傳承賡續,帶動紅色旅游資源價值疊加轉化,促進文旅深度融合,用足黨建資源把朱家莊黨支部建在項目產業鏈上,強化黨建引領,并把群眾拉入到致富鏈中來,形成以黨建鏈串聯產業鏈,以產業鏈帶動致富鏈的利益多贏格局,既能鼓起村民的‘錢袋子’,又能挺起村集體經濟的‘腰桿子’。”
當前,營坡社區朱家莊已成為市、縣鄉黨校現場教學點,承擔著傳承紅色文化、激活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筑牢“黨的光輝照邊疆,邊疆人民心向黨”的紅色堡壘的重要作用。
中共龍陵縣委黨校常務副校長楊加潔表示:“朱家璧紅色教學點,對打造具有龍陵辨識度的保山乃至云南紅色干部教育資源意義重大,將有效推動廣大黨員干部群眾在以紅色文化引領前進方向,凝聚奮斗力量,始終牢記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提供精神源泉。”
文旅融合發展助力鄉村振興
近年來,象達鎮堅持“紅色立鎮、文化興鎮、產業旺鎮”的發展思路,依托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優勢,大力實施紅色歷史文化傳承保護利用工程。2022年,朱家莊被中組部、財政部確定為云南省“紅色村”美麗村莊六個試點之一。項目實施緊扣“紅色、美麗”這一主題,聚焦朱家璧將軍生平這一主線,一體推進項目建設。
組建了一支專班到朱家璧生活戰斗過的地方,挖掘紅色資源賦能紅色項目。培育了一支紅色講解員隊伍,開創了一批紅色文創產品,延伸紅色旅游業態,為壯大集體經濟,群眾增收托快樂渠道,提升改造了朱家璧紅色教學點、鄉愁書屋、黨員驛站等10個教學景點。通過項目的實施,朱家莊基礎設施完善了,集鎮點亮了,街道變美了,在著舒適了,游客走來了,群眾都笑了。
象達鎮黨委書記趙天會表示:“在引導群眾積極主動參與人居環境提升和綠美村莊建設中,讓群眾不僅成為項目的受益者,也是項目建設的推動者、參與者。下一步,象達鎮將持續做強紅色品牌,放大紅色效益,以紅色村帶動全鎮旅游發展,助力鄉村振興。”
朱家莊村民張會芳表示:“我這一輩子都在賣玉米粑粑、蕎粑粑、黃花團子,以前都是到街上叫賣,客源不穩定也很辛苦。發展紅色村旅游,給我們村帶來了許多游客,我抓住這個難得的機會,在自家廂房位置新蓋了一間鋪面。隨著旅游人數的增多,越來越多的游客把我家的小吃帶出去了,昆明、芒市、龍陵等小吃店經常和我批量訂購產品,供不應求。現在只用在自家院子里就能帶著寨子里的姐妹們輕松掙錢,年收入近30萬元,有效地改善了家庭經濟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