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號 | 01526288-X/20240926-00002 | 發布機構 | 龍陵縣象達鎮人民政府 |
| 公開目錄 | 公共文化服務 | 發布日期 | 2024-09-26 |
| 文號 | 瀏覽量 |
為了推進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規范和普及,經國務院批準,自1998年起,每年9月的第三周為全國推廣普通話宣傳周(簡稱推普周)。2024年9月我們迎來了全國第二十七屆推廣普通話宣傳周。今年宣傳周的主題是“加大推普力度,筑牢強國語言基石”。
普通話是全國通用的語言。普通話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以典范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范。
現代普通話的主要來源是元朝時期以大都(北京)話為基礎所編制的《中原音韻》,前身是明清官話,到了雍正年間,清朝正式確立北京話為標準官話。1909年清政府將北平語音命名為國語。民國時多次制定標準,1918年北洋政府公布了第一套國家認可的國音注音字母,1920年爆發“京國之爭”,1932年經國民政府教育部頒布《國音常用字匯》后,確定國語標準。普通話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而不是以灤平語音為標準音。制定標準后于1955年向全國推廣。200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確立了普通話和規范漢字作為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法律地位。
推廣普及普通話關系到國家的統一、民族的團結、經濟的發展、社會的進步,是一項涉及面廣,影響深遠的社會公共事務。推廣普及普通話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現在:
第一:有利于在全國范圍內克服語言隔閡,促進社會交往。
第二:有利于促進各地區人員交流、商品流通和建立統一的市場。
第三:有利于增進各民族、各地區之間的交流,發展各民族經濟,促進民族團結,維護國家統一,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
第四:有利于普及文化教育,發展科學技術,提高公民文化素質。
第五:有利于提高中文信息處理水平,提高工作效率,加快社會信息的建設,適應現代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