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號 | 01526288-X-/2018-0212013 | 發布機構 | 龍陵縣象達鎮人民政府 |
| 公開目錄 | 公共文化服務 | 發布日期 | 2018-02-12 |
| 文號 | 瀏覽量 |
根據中共云南省委宣傳部等印發的《云南省貧困地區民族自治縣、邊境線村綜合文化服務中心覆蓋工程實施方案》及龍宣聯發【2018】1號關于印發《龍陵縣村綜合文化服務中心覆蓋工程實施方案》的通知精神。為切實抓好我鎮“覆蓋工程”建設,現結合象達鎮的實際情況,制訂本實施方案。
一、總體思路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認真落實中央關于推進貧困地區基層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重要指示,按照《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意見》,整合有關部門資源和力量,全面建設我鎮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使村綜合文化服務中心成為建設和傳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陣地,促進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均等化的綜合平臺,在宣傳、教育、服務群眾,豐富群眾文體生活、提高群眾文體素質、增強民族凝聚力、助力全面脫貧和加強基層黨建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二、基本原則
(一)堅持導向,以人為本。始終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放在首位,以基層群眾最現實最迫切的文化需求為出發點和落腳的,著眼提高廣大群眾的思想道德、科學文化和身體素質,以設施建設為基礎、內容建設和服務管理為核心,充分發揮思想引導、道德教化、文化熏陶、文明創建、文化脫貧、強身健體等功能。
(二)鎮級主導,上級扶持。充分發揮鎮村兩級的主體作用,在縣級各部門的幫助下,在中央和省級部門的扶持下,整合資源,開展項目建設。
(三)整合資源,共建共享。從農村的實際出發,整合宣傳部、文體廣電、黨建、科技、普法、教育等公共文化服務資源,拓寬資金投入渠道,促進資源優化,形成整合,共建共享的合力。
(四)因地制宜,確保實效。結合農村群眾的文化需求,因地制宜、科學規劃。明確鎮村在建設管理過程中的責任,形成建、管、用有機結合的運行機制,確保村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在服務教育群眾、豐富文化生活等方面發揮實效。
三、實施范圍和建設內容
(一)實施范圍。全鎮14個村(社區)村民小組。即:象達社區李家寨、營坡社區大中寨、壩頭社區老寨子、甘寨社區大小窩子、棠梨坪社區迤寨自然村、朝陽社區移民搬遷點、邦工村邦工二三組、大場村大場一二組、芹菜塘村耿家坪、迤沙寨村窩子寨、坡頭田村坡頭田自然村、帕掌河社區老寨子、小米地村大硝河、勐蚌村勐堆自然村。
(二)建設內容。“覆蓋工程”與村民小組活動室有機結合,既能滿足廣大群眾開展文化活動,又能開展黨建等其他活動的需要,建設內容包括兩個部分:
1.主體內容。嚴格按照“七個一”的標準執行,具體包括:一個文化活動廣場(不低于500平方米),一個文化活動室(不低于90平方米),一個簡易舞臺(50平方米),一個宣傳欄,一套文化器材,一套廣播設備,一套體育設施器材。
2.其他內容。有公共廁所、牌匾標識、旗桿國旗、桌椅板凳、管理制度等。條件好的地方建設公用廚房,村情展室、文化墻燈附屬設施。在建設過程中按照整合、合理、規范、實用的原則,有選擇性、針對性的科學配置。
四、資金投入和管理
按照龍宣聯發【2018】1號有關資金補助和管理的要求,整合其他部門資金,利用可支配的項目資金開展項目建設。在項目建設過程中,制定專項資金管理辦法,嚴格執行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財務管理制度,不占用、截留和挪用,確保專項資金專款專用。
五、工作步驟
(一)2018年2月:宣傳發動和制訂實施方案階段
鎮宣傳辦牽頭組織“覆蓋工程”建設協調會議,部署摸底排查和選址工作。按照項目建設內容和“七個一”的標準制定涉及村的實施方案和全鎮實施方案。
(二)2018年3月-7月:組織實施階段
根據縣級對項目實施的批復,按照一村一個方案的建設內容進行建設。我鎮14個點的摸排結果和建設內容主要為:
1. 象達社區李家寨文化中心。占地面積1680平方米。目前,已完成場地硬化1320㎡、活動室、公共廁所、共用廚房和健身路徑一套,現缺舞臺建設及部分配套設施及建設資金。
2. 營坡社區大中寨文化中心。占地1600㎡。目前已完成活動室建設、場地硬化、文化廊亭、公共廁所、共用廚房等,現缺宣傳欄、舞臺及部分附屬設施及建設資金。
3. 壩頭社區老寨子文化中心。占地1338㎡。目前已完成活動室建設,現缺活動廣場、舞臺的支砌及附屬設施。
4. 甘寨社區大小窩子文化中心。占地2100㎡。目前已完成活動室建設和土地平整,現缺活動廣場、舞臺支砌、硬化和附屬設施。
5. 棠梨坪社區迤寨自然村文化中心。占地1050㎡。目前已完成活動室和籃球場建設。現缺舞臺和附屬設施。
6. 朝陽社區移民搬遷點,規劃建設2400㎡。目前完成征地和選址工作。
7. 邦工村邦工二三組文化中心。占地900㎡。目前已完成活動室和活動廣場、舞臺的支砌硬化,現缺附屬設施和建設資金。
8. 大場村大場自然村文化中心。占地1600平方米,目前已完成活動室建設。缺活動廣場、舞臺支砌硬化、共用廚房、看臺及附屬設施。
9. 芹菜塘村耿家坪文化中心。占地1000㎡,目前完成活動室建設,現缺活動廣場、舞臺的支砌硬化及附屬設施。
10. 坡頭田村坡頭田文化中心。占地800㎡,目前已完成活動室建設和活動廣場平整,現缺場地、舞臺支砌硬化及附屬設施。
11. 帕掌河社區老寨子文化中心。占地1200㎡。目前完成場地選址和土地置換。
12. 小米地村大硝河文化中心1300㎡,目前完成了活動室建設和場地置換,現缺活動廣場、舞臺支砌硬化及附屬設施。
13. 勐蚌村勐堆文化中心。占地2400㎡,目前已完成活動室、舞臺、活動廣場建設,現缺附屬配套設施。
14. 迤沙寨村文化中心。占地1200㎡。目前已完成活動室、舞臺、活動廣場建設,現缺附屬設施及項目資金。
(三)2018年8—12月:評估驗收階段
做好各項目點的掃尾工作,迎接上級項目組的檢查、終驗。
六、組織實施
(一)強化組織領導。成立象達鎮“貧困地區邊境縣村綜合文化服務中心覆蓋工程”工作領導小組。
組 長:李碧艷 鎮黨委書記
副組長:封應剛 鎮黨委副書記、鎮人民政府鎮長
匡安林 鎮黨委委員、宣傳委員
成 員:潘冬麗 鎮財政所所長
王國朝 鎮黨政辦工作人員
黃家禮 鎮項目辦主任
張懷賢 鎮扶貧辦主任
張正龍 鎮文化中心主任
楊加榮 象達社區黨總支書記
朱洪亮 營坡社區黨總支書記
岳忠榮 壩頭社區黨總支書記
匡家洗 甘寨社區黨總支書記
楊世強 棠梨坪社區黨總支書記
楊正海 朝陽社區黨總支書記
王國云 邦工村黨總支書記
楊富元 大場村黨總支書記
張國良 芹菜塘村黨總支書記
匡志明 坡頭田村黨總支書記
岳發增 帕掌河社區黨總支書記
余生云 小米地村黨總支書記
趙治欽 勐蚌村黨總支書記
楊明輝 迤沙寨村黨總支書記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在文化廣播電視服務中心,由匡安林任辦公室主任,張正龍任辦公室副主任,項目辦、扶貧辦、財政所、各村(社區黨總支書記)為成員,具體負責抓好“覆蓋工程”的組織實施改造,完成領導小組安排的各項工作任務。
(二)精心組織實施。鎮宣傳辦承擔統籌協調,督促推進項目工程建設的主體責任,牽頭制定村級實施方案,會同相關部門組織實施項目建設,并做好上下協調工作。鎮項目領導小組對項目工程建設和管理負總責,要明確一名董業務的專人負責具體抓,項目建成后及時移交村(社區)登記、管理。村(社區)兩委承擔項目建設的主體責任。要充分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制定建設方案,負責主體工程施工、展室、宣傳欄、文化墻體的建設,制定管理、開放措施和財產登記,安排專人管理,自覺做好服務。
(三)加強監督和管理使用。由鎮項目領導小組負責對工程的規劃、建設、管理、使用情況進行動態監測,圍繞“有陣地、有隊伍、有經費、有活動、有效果、有機制”的工作目標,開展監督指導。在使用過程中,強化服務效能,整合資源,積極開展黨員教育、科普服務、文化體育等公共文化服務職能相結合,確保村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建好、管好、用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