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號 | 01526295-1-30/2021-0303001 | 發布機構 | 龍陵縣碧寨鄉人民政府 |
| 公開目錄 | 救災 | 發布日期 | 2021-04-13 |
| 文號 | 瀏覽量 |
各村(社區)、鄉直各單位:
為切實做好碧寨鄉地質災害防災減災工作,保護好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構建和諧碧寨。經鄉人民政府研究決定,現將《碧寨鄉2021年度地質災害防災減災方案》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落實。
碧寨鄉人民政府
2021年3月2日
(此件公開發布)
碧寨鄉2021年度地質災害防災減災方案
為切實做好碧寨鄉地質災害防災減災工作,保障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根據國務院《地質災害防治條例》、《保山市人為地質災害管理辦法》及《龍陵縣地質災害防治規劃》等規定,結合碧寨鄉實際,特制定本防災減災方案。
一、2021年地質災害預測
(一)預測的主要依據
1.地質環境背景條件。碧寨鄉位于龍陵縣東部,怒江西岸,境內山脈起伏較大,形成西高東低的地勢走向,海拔自3000多米高的大雪山主峰降到怒江沿線600多米海拔,地勢高差較大,加之怒江沿岸地勢陡峭,地質破碎,汛期降雨集中時,易發生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質災害。
2.降雨情況預測分析。根據龍陵縣氣象局預測信息:預計2021年全年總降雨量為2010毫米,比2020年少103毫米,汛期﹙5—10月﹚降雨量達1760毫米,占年降雨量的88%,主汛期為6—9月,降雨量1420毫米,占年降雨量的70%,主汛期雨量大且較為集中,是滑坡、泥石流等洪澇災害的高發時段。雖然東部怒江沿線的鄉政府駐地全年雨量僅為600多毫米,但進入主汛期后,中、西部的降雨會與全縣持平,在強降雨的作用下,誘發滑坡、泥石流及崩塌等地質災害可能性較大。所以地質災害防治工作要早安排早落實,庫塘堤壩和集市排澇系統應在汛期前進行普查,消除各種隱患。泥石流多發地段應進行全面檢查落實,做好防范工作,確保安全度汛。5月中旬至10月底,是全鄉地質災害的高發期,必須高度重視地質災害的監測搶險救災工作,避免因監測防范不到位造成災害損失。
3.工程建設活動。隨著我鄉脫貧攻堅工作及易地扶貧搬遷項目的實施,轄區內的道路、水利工程開工建設,出現了大量高陡邊坡及回填區域,發生滑坡、崩塌、泥石流及其他人為地質災害的機率較大。
4.地質災害綜合防治。中央、省、市、縣歷來高度重視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特別是2013年全省啟動地質災害綜合防治體系建設以來,全縣地質災害調查評價、監測預警、綜合防治與應急體系建設取得明顯進展,提升了突發性地質災害的應對能力。
(二)預測結果
1.地質災害活動水平。2021年汛期全鄉地質災害頻發度及危害程度總體上屬正常年份。
2.地質災害高易發時期。6—10月,工程建設和礦山生產誘發人為地質災害的時間具有不確定性。
3.地質災害高發區域。在建工程、水庫、電站、道路交通(包括鄉村道路)、礦山及中小學校等。
二、地質災害重點防范區
(一)重點防范區域
1.東部怒江沿岸重點防治區。包括新林、三家村、梨樹坪、碧寨村,該區域地形地貌以切割峽谷地形、陡坡地形、巖溶中山峽谷地形為主,地形較陡,斷裂較發育,森林覆蓋率低,溝谷較深,河流切割嚴重,人類工程活動強烈。區內有滑坡、泥石流、崩塌地質災害隱患點7個,根據其險情等級劃分中型1個,小型6個。潛在威脅人口387人,潛在威脅財產801萬元,安排監測人員9人,主要誘發因素為暴雨引發麻場洼、堵墩河、白龍河及大新溝因河水泛濫及沖刷,包括部分高坡坎切坡建房等。
2.中部重點防治區。包括半坡、天寧、麥子坪、楊梅田、濫壩寨,該區地形地貌以高中山深切割峽谷地形為主,坡度較陡,區內地質構造疏松,由于亂砍濫伐等人類活動造成植被較差,部分農戶居住在地勢陡峭的坡坎上,加之因建設資金投入不足,大部分基礎設施建設項目開挖面及截排水溝無法支砌,造成局部坡坎、擋墻開裂形成新的地質災害隱患點。區內有滑坡、崩塌地質災害隱患點9個,根據其險情等級劃分全部為小型。潛在威脅人口267人,潛在威脅財產556萬元,安排監測人員12人,主要誘發因素為暴雨、切坡建房及私挖濫采等。
3.地震。近年來,全球板塊地質構造處于活躍期,地震很頻繁,碧寨鄉位于怒江峽谷斷裂帶,處于巖漿活動強烈區域,發生地震的機率較高,2020年碧寨轄區雖未發生5.0級以上地震,但受地震影響加劇地質災害隱患的危險性較大。
4.地質環境。碧寨地貌多為高山陡坡地貌,98%都是山地,地勢險要,地質環境脆弱,幾年來,由于鄉村建設的迅猛發展,基礎設施建設加快、私挖濫采突出、配套附屬設施建設滯后,破壞地形地貌誘發新的地質災害。
(二)重點防范礦山地質災害
新林村白水鉛鋅礦山、永昌鉛鋅公司老鴉藤及老廠礦山、云南黃金集團岔河鉛鋅多金屬礦勘察探礦,礦區面積大,礦洞、礦坑較多,礦渣堆積不科學,雖然現在全部停采,但因所處地理位置較陡,在汛期發生滑坡的可能性較大,易塌陷形成泥石流災害。
(三)重點防范的公路地質災害
1.省道237(紅勐公路)過境段因怒江沿岸地勢陡峭,坡坎高,周邊植被差,極有可能發生崩塌、泥石流等地質災害。
2.天寧、麥子坪、楊梅田等鄉村公路因沿線地勢陡峭,地質結構破碎,高差起伏大,汛期有誘發崩塌、泥石流的可能。
3.脫貧攻堅工作中新建、硬化的串戶路、入戶路因資金投入不到位導致擋墻、截排水溝渠、路基夯實不到位等原因,進入雨季可能會造成坡坎坍塌、路基開裂誘發新的地質災害。
(四)重點防范的水電工程及設施地質災害
重點防范的水庫有平河水庫、干塘子水庫,重點防范的大溝有平河大溝、大新溝、電站尾水溝、馬鹿過口大溝,包括碧寨集鎮及新林、擺達等村社區的供水管,以及三江口電站、楊橋河三級站、碧寨電站的溝渠、管道,由于溝線(管道)較長,多數地段切坡坎面陡而高,多數未支砌護坡及工程處理,地質條件復雜,巖石風化程度高,雨季發生滑坡、崩塌的可能性很大。
(五)重點防范村寨
預測2021年全鄉受地質災害威脅較大的為毛草山、馬鹿嘴、新德組、追栗林、白龍寨、長洼子、下回龍以及梨樹坪村背后山腳一線居住的農戶。
(六)重點防范期
全鄉地質災害受降雨影響十分明顯,當降雨時間較長并伴隨多次單點暴雨時,各類地質災害尤其是崩塌、滑坡及泥石流等將明顯增多,并具有明顯突發性、滯后性。全鄉地質災害防治主汛期(6—10月)作為重點防范期。各村委會及鄉直相關部門要提前做好準備工作,盡早進入重點防范工作狀態,并認真執行汛期地質災害防治各項制度,利用氣象信息科學防御地質災害,確保安全度汛,最大限度減少地質災害造成的損失。
三、2021年碧寨鄉防災減災思路及防范措施
(一)防災減災總體思路
嚴格執行《地質災害防治條例》、《云南省地質環境保護條例》、《云南省地質災害預防專項資金管理辦法》、《保山市人為地質災害防治管理辦法》、《保山市地質災害防治和地質環境保護聯席會議制度》,全面加強組織領導和監管,突出“預防”、“避讓”兩個重點,嚴格執行“四項制度”(層層負責制度、汛期值班制度、險情巡查制度、災情速報制度)。
(二)全面推進地質災害綜合防治體系建設
各村(社區)、鄉直各單位要按照中央、省、市、縣關于地質災害綜合防治體系建設工作的安排部署,切實做好地質災害調查評價、監測預警、搬遷避讓與工程應急治理“四大體系”建設工作。鄉國土所要認真履行地質災害隱患排查的組織、協調、指導和監督職能,全面做好地質災害調查、隱患排查和治理等工作;鄉交通管理所負責公路沿線地質災害隱患點的排查、監測和防治工作;鄉安監站負責生產礦山的采空區監管工作;鄉水管站負責密切觀測水文水情,加強對水庫(壩、渠)等水利設施的監測;鄉村鎮規劃中心及項目辦負責對工程建設項目地質災害及隱患點進行檢查巡查;鄉中心學校負責向中小學生宣傳普及地質災害防治知識,加強對威脅中小學校舍安全的地質災害隱患的排查、監測及治理工作;鄉供電所負責對受地質災害威脅的電力線路進行檢查巡查,督促轄區內的各個發電企業做好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鄉綜合辦負責及時傳達上級氣象部門提供的主要地質災害易發區的氣象觀測信息,會同鄉自然資源管理所發布地質災害氣象預報預警信息;鄉宣傳辦負責適當增加播放地質災害氣象預報的時間和頻率,使廣大群眾及時了解地質災害信息,做好防范工作。
(三)切實加強汛期地質災害防治工作
各村(社區)、鄉直各單位要切實履行起地質災害防治主體責任,要完善年度地質災害防災減災方案和地質災害應急預案體系,不斷健全地質災害群測群防體系建設,重點做好動態巡查,值班值守和應急處置工作。要加強應急演練,通過演練明確群眾撤離的預警信號、撤離路線、應急避災場所等;要做好應急處置,重點突出主動避災。遇有災情、險情要及時啟動應急預案,高效、科學做好搶險救災工作。鄉自然資源管理所要在縣自然資源、縣氣象局的指導下認真開展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進一步做好地質災害氣象風險預警服務工作。
(四)有效防范人為因素引發的地質災害
各村(社區)、鄉直各單位要高度重視人為因素引發地質災害的防范工作,堅持建設工程先勘察、后設計、再施工的基本建設程序,認真執行建設項目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制度,切實做到地質災害治理工程的設計、施工、驗收同時進行;各行業主管部門要督促指導建設單位加強對交通干線、水利樞紐、輸供電等重要基礎設施周邊重大地質災害隱患的監測預警,制定應急預案,做好主動避讓,切實保證相關人員和工程安全;要認真做好低丘緩坡土地綜合開發利用過程中的地質災害防治工作。
(五)廣泛開展地質災害防治宣傳教育
各村(社區)及鄉直有關單位要科學制定符合本村實際的地質災害防治宣傳工作,采取發放宣傳畫冊,以廣播、短信、微信等方式,將地質災害防治基本知識和臨災避讓基本常識宣傳到群眾中,不斷提高基層干部群眾防范地質災害的能力和水平。要充分發揮新聞媒體的正面宣傳作用,建立與媒體的溝通協調、良性互動工作機制,營造積極向上、健康有序、及時高效的地質災害防治氛圍。
附件:1.碧寨鄉2021年突發性地質災害應急預案;
2.碧寨鄉2021年地質災害防災減災領導小組成員名單;
3.碧寨鄉2021年地質災害應急指揮部應急分隊名單;
4.一級站人員名單;
5.二級站人員名單;
6.碧寨鄉2021年地質災害隱患點及群測群防情況登記表。
碧寨鄉黨政辦公室 2021年3月2日印發附件1
碧寨鄉2021年突發性地質災害應急預案
為有效防治地質災害,避免和減輕地質災害造成的損失,維護和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促進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根據《地質災害防治條例》,按縣自然資源局的有關文件部署要求,結合碧寨鄉實際,特制定本預案。
一、應急范圍
本應急預案主要用于在鄉行政區域內發生的小型輕微的突發性地質災害,發生特大、大、中型突發性地質災害后,在啟動相應的國家、省、市、縣級地質災害應急預案的同時,啟動本鄉地質災害應急預案。
二、應急機構和職責分工
鄉人民政府成立突發性地質災害防治應急指揮部,指揮部辦公室設在鄉國土所,汛期是地質災害多發期,實行24小時電話值班制度(值班電話:0875-6828002),主張誰值班,誰負責。接到預警電話后,及時報告指揮部。
(一)碧寨鄉突發性地質災害防治應急指揮部及職責分工
總指揮:畢加奎 鄉黨委副書記、鄉人民政府鄉長
副總指揮:張順清 鄉人民政府副鄉長
楊云燦 鄉人民政府副鄉長、派出所所長
成 員:楊連曉 鄉黨委委員、武裝部部長
宋 陽 鄉財政所所長
張海燕 鄉黨政辦主任
佐玉珠 鄉經濟發展辦負責人
廖生發 碧寨自然資源管理所所長
陳紹玲 鄉社會事務辦主任
李正穎 碧寨中心學校校長
陳進榮 碧寨衛生院院長
楊京波 鄉國土和村鎮規劃服務中心負責人
李正文 鄉農業綜合服務中心負責人
袁 濤 鄉安監站工作人員
楊昌富 坡頭村黨總支書記、村民委員會主任
邵本興 半坡村黨總支書記、村民委員會主任
楊家富 天寧社區黨總支書記、村民委員會主
楊世君 三家村黨總支書記、村民委員會主任
李加聰 新林村黨總支書記、村民委員會主任
普富高 麥子坪村黨總支書記、村民委員會主任
段國昌 碧寨村黨總支書記、村民委員會主任
葉升穩 楊梅田村黨總支書記、村民委員會主任
李曉光 中寨村黨總支書記、村民委員會主任
郭云佐 擺達社區黨總支書記、村民委員會主任
李金輝 濫壩寨村黨總支書記、村民委員會主任
段潤能 梨樹坪社區黨總支書記、村民委員會主任
(二)鄉指揮部主要職責
1.聽從縣指揮部統一部署;
2.負責應急工作的統一領導和組織實施;
3.負責統一指揮現場救援、救災、傷員救治工作;
4.負責組織各種應急裝備、資金、物資;
5.按災害等級及時落實地質災害速報制度,積極做好災情的上報工作;
6.指揮部負責召集組織全鄉干部職工、廣大群眾積極參與搶險、搶救、人畜和其他物資的轉移工作。
(三)鄉指揮部下設機構
鄉指揮部下設綜合協調工作組、災害險情評估組、現場搶險組、物資供應組、治安安全工作組、醫療救助組、通信電力保障組、災后重建工作組,由黨政辦、自然資源管理所、司法所、公安派出所、民政辦、供電所、衛生院等部門負責人任組長,災害發生點的村委會主任為副組長。
三、重要災害隱患點責任單位的應急方案
鄉人民政府每年公布年度地質災害防治方案,在該方案中明確本年度鄉內重要災害隱患點及其責任單位,應根據縣、鄉應急預案與年度防治方案,結合災害隱患點的實際情況制定相適應的應急預案。
應急預案應包括以下內容:
1.明確災害發生時的預警信號,要求通知到戶到人;
2.明確災害發生時的人員財產撤離、轉移路線;
3.明確老人與兒童的幫扶對象;
4.組織落實好搶險救援人員;
5.做好汛期的值班,定期不定期的巡查指導,增強值班人員的責任心,落實并執行災害監測點汛期巡查制度。
四、災害發生后的應急處置
災害發生后,當地村(社區)、小組主要負責人或監測人員應立即將災情上報鄉指揮部和自然資源管理所,同時進行搶險救災及災情現場的控制。鄉指揮部接到地質災害發生報告后,視災害情節報鄉領導,同時報告縣指揮部,啟動本應急預案,迅速通知全鄉全體干部職工和相關單位人員參與搶險救災。
1.鄉指揮部按照職責分工通知各工作組立即趕赴現場,做好各項應急準備工作,保障災區生活、通信、電力供應,建立醫療救護快速便捷綠色通道,最大限度的開展施救工作。
2.災害點責任單位負責人應迅速組織當地群眾進行自救,避免損失進一步擴大,并隨時報告災情情況。
3.施救工作完成后,鄉指揮部組織進行災害的事故調查、總結、上報工作。隨時保持與縣自然資源局及縣指揮部的聯系,做好相關信息的長傳下達工作。
總之,在地質災害誘發期,我們要本著隨時都處于搶險救災的緊急狀態,24小時保證通信暢通,按照《預案》的程序機制,堅持“政府領導、部門協調”的災害應急體系,維護廣大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附件2
碧寨鄉2021年地質災害防災減災領導
小組成員名單
組長:畢加奎 鄉黨委副書記、鄉人民政府鄉長
副組長:張順清 鄉人民政府副鄉長
楊云燦 鄉人民政府副鄉長、派出所所長
成 員:楊連曉 鄉黨委委員、武裝部部長
宋 陽 鄉財政所所長
張海燕 鄉黨政辦主任
楊維枝 鄉交通管理所所長
廖生發 碧寨自然資源管理所所長
陳紹玲 鄉社會事務辦主任
李正穎 碧寨中心學校校長
陳進榮 碧寨衛生院院長
楊京波 鄉國土和村鎮規劃中心負責人
李正文 鄉農業綜合服務中心負責人
袁 濤 鄉安監站工作人員
楊昌富 坡頭村黨總支書記、村民委員會主任
邵本興 半坡村黨總支書記、村民委員會主任
楊家富 天寧社區黨總支書記、村民委員會主
楊世君 三家村黨總支書記、村民委員會主任
李加聰 新林村黨總支書記、村民委員會主任
普富高 麥子坪村黨總支書記、村民委員會主任
段國昌 碧寨村黨總支書記、村民委員會主任
葉升穩 楊梅田村黨總支書記、村民委員會主任
李曉光 中寨村黨總支書記、村民委員會主任
郭云佐 擺達社區黨總支書記、村民委員會主任
李金輝 濫壩寨村黨總支書記、村民委員會主任
段潤能 梨樹坪社區黨總支書記、村民委員會主任
碧寨鄉2021年地質災害防災減災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設在自然資源管理所,由廖生發兼任辦公室主任,負責地質災害防災減災日常管理工作。
附件3
2021年地質災害應急指揮部及應急分隊名單
指揮長:畢加奎 鄉黨委副書記、鄉人民政府鄉長
副指揮長:楊連曉 鄉黨委委員、武裝部部長
張順清 鄉人民政府副鄉長
成 員:宋 陽 鄉財政所所長
張海燕 鄉黨政辦主任
佐玉珠 鄉經濟發展辦負責人
廖生發 碧寨自然資源管理所所長
陳紹玲 鄉社會事務辦主任
李正穎 碧寨中心學校校長
陳進榮 碧寨衛生院院長
楊京波 鄉村鎮規劃中心負責人
李正文 鄉農業綜合服務中心負責人
袁 濤 鄉安監站工作人員
楊昌富 坡頭村黨總支書記、村民委員會主任
邵本興 半坡村黨總支書記、村民委員會主任
楊家富 天寧社區黨總支書記、村民委員會主
楊世君 三家村黨總支書記、村民委員會主任
李加聰 新林村黨總支書記、村民委員會主任
普富高 麥子坪村黨總支書記、村民委員會主任
段國昌 碧寨村黨總支書記、村民委員會主任
葉升穩 楊梅田村黨總支書記、村民委員會主任
李曉光 中寨村黨總支書記、村民委員會主任
郭云佐 擺達社區黨總支書記、村民委員會主任
李金輝 濫壩寨村黨總支書記、村民委員會主任
段潤能 梨樹坪社區黨總支書記、村民委員會主任
應急分隊名單:碧寨鄉基干民兵分隊、各村普通民兵分隊
附件4
一級站人員名單
站 長:畢加奎 鄉黨委副書記、鄉人民政府鄉長
副站長:楊連曉 鄉黨委委員、武裝部部長
段早仙 鄉司法所所長
成 員:張海燕 鄉黨政辦主任
廖生發 碧寨自然資源管理所所長
李正文 鄉農業綜合服務中心負責人
袁 濤 鄉安監站工作人員
附件5
二級站人員名單
站 長:邵本興 半坡村黨總支書記、村民委員會主任
監測員:楊常楠 小組長
范慶榮 小組長
站 長:楊家富 天寧社區黨總支書記、村民委員會主任
監測員:徐祖澤 小組長
站 長:李加聰 新林村黨總支書記、村民委員會主任
監測員:楊家明 小組長
楊常湘 小組長
黃新連 小組長
站 長:普富高 麥子坪村黨總支書記、村民委員會主任
監測員:楊家維 小組長
范得昌 小組長
張有能 監測員
站 長:葉升穩 楊梅田村黨總支書記、村民委員會主任
監測員:李榮海 小組長
韓林芳 小組長
楊文松 監測員
尹廣文 小組長
站 長:段國昌 碧寨村黨總支書記、村民委員會主任
監測員:陳保壘 小組長
周光春 小組長
李正元 監測員
李發昌 監測員
站 長:李金輝 濫壩寨村黨總支書記、村民委員會主任
監測員:李明華 小組長
孔有澤 小組長
站 長:楊世君 三家村黨總支書記、村民委員會主任
監測員:李正山 小組長
李周山 小組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