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江傣族花棍,這一源自古老傳統、蘊含深厚文化底蘊的民間武術活動,猶如一顆璀璨的明珠,已歷經近五百年的風雨洗禮與世代傳承。它不僅是一種體育競技項目,更是傣族人民智慧與勇氣的結晶,承載著豐富的歷史記憶與文化情感。2010年2月,龍江傣族民間體育花棍(來環傣)入選保山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為進一步弘揚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促進非物質文化遺產在青少年群體中的普及傳承傳播,龍江鄉各中、小學校及幼兒園將傣族花棍引入校園,積極開展傳承活動,不斷夯實文化自信,守護文化的根和魂。

在推進非遺進校園工作中,龍江鄉中心幼兒園不僅組織師生代表前往龍江傣族花棍第一代傳承人肖太強家中,深入學習花棍的起源、制作工藝及表演套路,還特邀專業的傣族花棍老師進入校園,親自傳授表演技藝,全園10名教師與158名學生均積極參與其中,他們或揮汗如雨地練習動作,或聚精會神地聆聽講解,共同領略花棍的魅力。

為了激發學生和家長參與花棍表演的熱情,在龍江鄉中心幼兒園舉辦的第八屆親子運動會上,大班的孩子們和他們的老師共同呈現了一場精彩絕倫、氣勢磅礴的傣族花棍表演,贏得了在場家長、老師和學生們的陣陣喝彩。

隨著非物質文化遺產進校園活動的深入推進,傣族花棍的魅力逐漸擴散,越來越多的學生開始熱衷于這項傳統藝術。他們不僅掌握了花棍的基本動作和表演技巧,還在練習過程中培養了堅持不懈的意志和團結協作的精神。傣族花棍在孩子們心中扎根,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