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號 | 01526293-5/20230914-00001 | 發布機構 | 龍陵縣龍江鄉人民政府 |
| 公開目錄 | 公共文化服務 | 發布日期 | 2023-09-14 |
| 文號 | 瀏覽量 |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鄉村振興的重要論述,落實《龍陵縣深化黨建帶群建工作實施方案(試行)的通知》《龍陵縣群團組織“大黨委”組建工作實施方案》等文件精神,決定以龍陵縣龍江鄉“稻花魚節”為契機,舉辦龍陵縣2023年“相約魚米之鄉?遇見最美龍江”歡樂跑,充分發揮縣鄉村聯動作用,大力宣傳“稻花魚”旅游文化,推動鄉村振興。
一、活動主題
“相約魚米之鄉?遇見最美龍江”
二、比賽時間和地點
(一)活動時間:2023年9月22日上午9:00開始;
(二)活動地點:龍陵縣龍江鄉。
三、舉辦單位
主辦單位:龍陵縣人民政府;
承辦單位:龍陵縣總工會、龍陵縣教育體育局、龍陵縣群團組織“大黨委”成員單位、龍江鄉人民政府。
四、參賽對象及范圍
龍陵縣以及全國范圍內18周歲至60周歲以內,有參賽意愿且具備參賽條件的廣大職工群眾均可報名參加。報名總人數控制在250人以內。
五、活動內容及規程
(一)活動內容
迷你歡樂跑7.13公里個人賽。
(二)活動路線
(起點)龍江弄崗停車場→沿江路→萬畝梯田→清塘→沿江路→弄崗停車場(終點)全程7.13公里,中途設置4個補給點。參賽人員須嚴格按照賽事指定路線前進,禁止自行開辟路線,服從現場裁判及工作人員管理。
(三)活動規程
1.報名:參賽名額250人報滿為止,報名人員于9月17日前關注“龍陵縣總工會”微信公眾號并點擊報名鏈接或掃描活動報名二維碼(圖一)如實填寫報名信息進行報名,報名成功后掃描(圖二)二維碼進入“相約魚米之鄉?遇見最美龍江”工作群,報名成功人員須自費投?!叭松硪馔鈧ΡkU”方能參加活動(建議參與圖三活動優惠團購10元/份,或進入工作群內購買,也可自行到其他平臺購買)。
聯系人:郭沙沙;聯系電話:6121120。
圖一
圖二
圖三
人身意外傷害保險購買二維碼:
2.分組方式:根據性別分男子組、女子組兩個組。
3.領取服裝并簽署《個人承諾書》:參賽人員于9月19日——9月21日前到縣總工會領取參賽服裝(T恤、遮陽帽)并由本人簽署《個人承諾書》。參賽當日所有參賽人員需統一穿著參賽服裝參加比賽。
聯系人:李曉煥;聯系電話:6121120。
4.報到:參賽人員于9月22日上午8:30以前到達活動地點(龍江鄉弄崗停車場),可自行駕車(乘車)前往,也可參加組委會組織的統一乘車,報名時填報需要參加統一乘車的參賽人員于7:30前到龍陵縣體育廣場(龍陵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大屏幕前)集合。請所有參賽人員途中注意安全。
5.檢錄:比賽開始前30分鐘工作人員開始現場檢錄核對報名信息,確保參賽人員與報名信息一致并現場發放號碼簿,同時引導參賽人員將號碼簿統一固定到胸前位置,以便終點工作人員查看號碼并統計成績。凡未按規定佩戴號碼簿、折疊或遮擋號碼簿任意區域或頂替他人參賽導致成績無法統計的,組委會有權取消其比賽成績。
6.起跑順序:按男子組、女子組分區站位,各區域間距5分鐘先后起跑。
7.發令:采用一槍發令起跑。如參賽選手出現無效起跑(含錯區起跑及搶跑),現場裁判可叫停并根據實際情況決定是否取消成績。
8.成績統計:比賽采用計時器計時,選手起跑時開始計時,到達終點時停止計時,以比賽用時少為先進行排名統計成績。(比賽沿路設公里指示牌,參賽人員要到達終點才記錄成績)
(四)獎項設置(共取90名)
1.男子組:一等獎10名、二等獎15名、三等獎20名;
2.女子組:一等獎10名、二等獎15名、三等獎20名。
如實際報名人數不符合獎項設置(獲獎人數不得超過參賽人數2/3)要求,則根據實際報名情況進行調整。
六、相關要求
(一)參賽人員應身體健康,有長期參加跑步鍛煉或訓練的基礎。組委會建議參賽人員在參賽前評估確認自身身體狀況后,選擇報名參賽。有以下身體狀況者不宜參加比賽:先天性心臟病和風濕性心臟病;高血壓和腦血管疾病;心肌炎和其他心臟病; 冠狀動脈病和嚴重心律不齊;血糖過高或過低的糖尿病;比賽日前兩周以內患過感冒;患有感染性疾病未痊愈者,或痊愈后不滿30天者;其它不適合運動的疾病;賽前一晚大量飲酒或睡眠不足;妊娠等。參賽過程中,因個人身體及其他個人原因導致的人身損害和財產損失,由參賽選手個人承擔責任。
(二)本次比賽不收取任何費用,但個人須于賽前自費購買“人身意外傷害保險”方可參加活動(可參加優惠團購10元/份,也可到其他平臺自行購買),如因個人原因未參保導致在參賽過程發生意外,無法享受保險保障產生的一切后果由參賽人員自行承擔。
(三)中途設置的補給點免費提供糖果、水、葡萄糖等,并配備醫護人員,比賽途中如有身體不適要及時停止比賽,到就近補給點告知工作人員。
(四)比賽過程中各參賽人員要確保自身安全,同時倡導綠色環保出行,舉止文明、嚴禁亂丟垃圾,遵守森林防火等,嚴禁亂丟垃圾,垃圾統一投放到途中設置的垃圾桶內。
(此件公開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