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script id="ux5nb"></noscript>
    1. <sup id="ux5nb"></sup>
      <fieldset id="ux5nb"><i id="ux5nb"></i></fieldset>

        黑人av无码一区,日韩伦理片,在线观看中文字幕国产码,色色97,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亚洲,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麻豆,美女黄网站人色视频免费国产,伊在人间香蕉最新视频
        無障礙瀏覽 長者模式 打開適老化模式 政府信箱 加入收藏 x
        龍陵縣人民政府
        索引號 01526286-3-/2019-1115002 發布機構 龍陵縣龍新鄉人民政府
        公開目錄 鄉村振興 發布日期 2019-11-15
        文號 瀏覽量
        主題詞 扶貧
        龍陵縣龍新鄉2019年脫貧攻堅路線圖(實施方案)

        一、基本情況

        (一)鄉情。龍新鄉地處龍陵縣中部,東與碧寨鄉相接,南與象達鄉相連,西與龍山鎮、德宏州芒市毗鄰,北與龍江鄉、鎮安鎮相接壤,有國土面積326平方千米,鄉政府所在地距縣城26公里,320國道貫穿其中。轄11個行政村,214個村民小組,居住著漢、傈僳、傣、阿昌等少數民族,有戶籍人口33634人。2018年全鄉實現農村經濟總收入39557萬元,增8.5%。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9929元,增9.5%。第一、二、三產業分別完成生產總值31972萬元、1133萬元、6452萬元。完成財政總收入3280萬元,減22.81%,其中鄉級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745萬元,減24.73%,完成一般預算支出2602萬元,基金支出535萬元,債務還本支出45萬元,上解支出98萬元。

        (二)貧情。全鄉有9個貧困村(繞廊社區、蚌渺社區、大硝河村、雪山村、龍新社區、菜子地村、荊竹坪村、勐冒社區、茄子山村),其中,有3個深度貧困村(龍新社區、菜子地村、荊竹坪村),勐冒社區于2016年脫貧出列;茄子山村于2017年脫貧出列;繞廊社區、蚌渺社區、大硝河村、雪山村、龍新社區、荊竹坪村2018年脫貧出列;菜子地村2019年脫貧出列。截至目前,全鄉共有建檔立卡戶1340戶5390人,已脫貧1335戶5364人,未脫貧5戶26人,全鄉貧困發生率為0.09%。

        貧困主要原因及貧困:全鄉目前共錄入國辦系統建檔立卡戶1340戶5390人,其中因病致貧178戶,占比13.28%;因殘致貧108戶,占比8.06%;因學致貧76戶,占比5.67%;缺土地5戶,分別占比0.37%;缺技術691戶,分別占比51.57%;缺勞力141戶,占比10.52%;交通條件落后140戶,占比10.44%;自身發展動力不足1戶,占比0.07%。

        二、龍新鄉包村單位及駐村工作隊情況

        龍新鄉有14個單位掛鉤幫扶,省級1個,為人保財險云南分公司;市級3個,為保山市蘇帕河水電開發有限公司、浦發銀行保山分行、保山市路政支隊;縣級11個,為縣硅工業園區辦、縣工信局、縣僑辦、建設銀行龍陵分行、縣外事辦、縣工信局、縣司法局、龍陵縣小黑山自然資源管護局、縣醫保局、縣移民局、共青團龍陵縣委。

        有駐村扶貧工作隊9支29人,其中,省級1人,市級3人,縣級24人,大學生村官1人。

        三、“兩不愁三保障”措施

        (一)兩不愁

        2018年全鄉實現農村經濟總收入39557萬元,增8.5%。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9929元,增9.5%。經走訪調查,建檔立卡1340戶5390人主食細糧均有保障,衣服能夠自行購買,四季有換季衣服,日常有換洗衣服,沒有“兩不愁”尚未解決的農戶。

        責任人:郭梅冬

        (二)安全穩固住房

        1. 實施“四類人員”危房改造6戶,投入資金15.6萬元;實施非“四類人員”無安全穩固住房23戶,投入資金34.5萬元。

        2.計劃實施住房質量提升2098戶(黃草壩社區183戶、勐冒社區205戶、大硝河村108戶、繞廊社區251戶、龍新社區244戶、雪山村291戶、菜子地村202戶、黑山村94戶、蚌渺社區300戶、荊竹坪村171戶、茄子山49戶),總投資509.744萬元,2019年完工。

        責任人:鄭 宇

        (三)適齡青少年就學

        認真落實控輟保學責任,全鄉沒有建檔立卡貧困家庭義務教育階段輟學人員,適齡人員100%入學。

        龍新鄉貧困家庭子女中:屬于義務教育階段學生有667戶993人(其中龍新社區98戶154人、黃草壩社區34戶46人、大硝河村27戶42人、蚌渺社區34戶36人、菜子地村95戶130人、黑山村22戶36人、荊竹坪村62戶80人、勐冒社區101戶132人、茄子山村47戶60人、雪山村109戶143人、繞廊社區38戶134人)。均已落實免學雜費和免費提供教科書,均已落實營養改善計劃每人800元/年,寄宿學生均已落實生活補助1000元/年(1250元/人);

        就讀高中(中專)共65戶70人,(其中龍新社區13戶15人、黃草壩社區1戶1人、大硝河村2戶2人、蚌渺社區2戶2人、菜子地村9戶9人、黑山村2戶2人、荊竹坪村6戶6人、勐冒社區8戶8人、茄子山村2戶2人、雪山村5戶5人、繞廊社區18戶18人)。均已落實免學雜費(按所在學校標準執行),均已落實生活補助2500元/年;

        中等職業教育共109戶112人(其中龍新社區22戶23人、黃草壩社區2戶2人、大硝河村3戶3人、蚌渺社區3戶3人、菜子地村13戶14人、黑山村8戶9人、荊竹坪村6戶6人、勐冒社區14戶14人、茄子山村5戶5人、雪山村7戶7人、繞廊社區26戶26人)。均已落實“雨露計劃”資助3000元/學年,按學期發放;

        高等教育共111戶114人(其中龍新社區19戶20人、黃草壩社區3戶3人、大硝河村6戶7人、蚌渺社區6戶6人、菜子地村8戶8人、荊竹坪村16戶17人、勐冒社區31戶31人、茄子山村8戶8人、雪山村5戶5人、繞廊社區9戶9人),均已落實助學貸款和其他相關補助政策。

        建檔立卡貧困戶通用語言及普通話推廣覆蓋655戶993人(其中,其中龍新社區98戶154人、黃草壩社區34戶46人、大硝河村27戶42人、蚌渺社區34戶36人、菜子地村95戶130人、黑山村22戶36人、荊竹坪村62戶80人、勐冒社區101戶132人、茄子山村47戶60人、雪山村109戶143人、繞廊社區38戶134人)。

        責任人:張紹波

        (四)基本醫療保障

        1.落實基本醫保1340戶5390人,已覆蓋所有建檔立卡戶;

        2.落實大病保險1340戶5390人,已覆蓋所有建檔立卡戶;

        3.落實醫療救助751人次(其中龍新社區94人次、黃草壩社區46人次、大硝河村32人次、蚌渺社區28人次、菜子地村74人次、黑山村30人次、荊竹坪村65人次、勐冒社區129人次、茄子山村54人次、雪山村37人次、繞廊社區162人次);

        4.大病集中救治12戶12人次(其中龍新社區2戶2人次、黃草壩社區1戶1人次、大硝河村2戶2人次、蚌渺社區2戶2人次、荊竹坪村1戶1人次、勐冒社區1戶1人次、茄子山村2戶2人次、繞廊社區1戶1人次);

        5.醫療兜底保障303人次(其中龍新社區46人次、黃草壩社區16人次、大硝河村17人次、蚌渺社區13人次、菜子地村32人次、黑山村11人次、荊竹坪村23人次、勐冒社區44人次、茄子山村29人次、雪山村11人次、繞廊社區61人次)。

        責任人:鄭宇

        (五)就業扶貧

        1.按照讓每一個適齡勞動力的貧困家庭至少有1名勞動者就業的要求,2019年在2018年的基礎上穩定轉移就業831人次。

        其中,縣內411人次(龍新社區13人次、黃草壩社區87人次、大硝河村28人次、蚌渺社區30人次、菜子地村72人次、黑山村69人次、荊竹坪村19人次、勐冒社區48人次、茄子山村5人次、雪山村23人次、繞廊社區17人次)。

        縣外省內280人次(龍新社區4人次、黃草壩社區95人次、大硝河村4人次、蚌渺社區34人次、菜子地村33人次、黑山村7人次、荊竹坪村12人次、勐冒社區11人次、茄子山村2人次、雪山村7人次、繞廊社區71人次)。

        省外140人次(龍新社區2人次、黃草壩社區66人次、大硝河村2人次、蚌渺社區37人次、菜子地村4人次、黑山村1人次、荊竹坪村5人次、勐冒社區16人次、茄子山村2人次、雪山村4人次、繞廊社區1人次)。

        責任人:鄭宇

        2. 就業培訓,讓建卡立檔貧困戶中有勞動能力的勞動者參加1次技能培訓,每個貧困家庭至少有1名勞動者就業,實現“一戶一人,一人一技,一技脫貧”的目標,2019年開展轉移就業培訓人495人次(其中龍新社區50人次、黃草壩社區46人次、大硝河村48人次、蚌渺社區48人次、茄子山村50人次、繞廊社區51人次、黑山村202人次)。主要為楓斗加工培訓、烹飪、養殖業培訓等。投入財政性資金19.74萬元。

        責任人:鄭 宇

        3.公益性崗位。通過開設公益性崗位實現建檔立卡戶就業154人。

        護路員11人(黃草壩社區1人、蚌渺社區1人、黑山村2人、荊竹坪村1人、勐冒社區2人、雪山村1人、大硝河村1人、繞廊社區2人);保潔員142人(龍新社區14人、黃草壩社區12人、勐冒社區16人、大硝河村11人、繞廊社區19人、雪山村14人、菜子地村15人、黑山村7人、茄子山村7人、蚌渺社區12人、荊竹坪村15人);地質災害監測員1人(荊竹坪村1人)。

        責任人:鄭 宇

        (六)產業扶貧

        按照“一村一品”產業扶持原則,通過引進龍頭企業、依托現有專業合作社,形成“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基地+農戶連市場”的生產經營模式機制帶貧,按照統一標準、統一品種、統一節令、統一種植的要求,通過政府扶持引導,專業合作社示范帶動及開拓市場,著力實現農業產業合作化、組織化、規模化、品牌化目標。

        1.常規經濟作物種植

        (1)烤煙,種植1800畝,覆蓋建檔立卡戶21戶89人。

        (2)草果提質增效2500畝,覆蓋建檔立卡戶389戶1562人。

        (3)核桃提質增效3200畝,覆蓋建檔立卡戶206戶829人。

        2.耕地地力保護補貼

        稻田,12000畝,覆蓋建檔立卡戶443戶1791人;旱地(玉米),面積15515畝,覆蓋建檔立卡戶727戶2925人。

        3.茶葉種植

        茶葉種植4400畝,覆蓋建檔立卡戶784戶3177人。

        4.中草藥種植

        石斛種植725.9畝,覆蓋建檔立卡戶56戶247人。

        5.產業基礎設施

        (1)蚌渺社區石斛楓斗加工廠建設項目,覆蓋建檔立卡戶73戶283人,投入資金69萬元。

        (2)繞廊社區石斛楓斗加工廠建設項目,覆蓋建檔立卡戶255戶993人,投入資金50萬元。

        6.規模化養殖業

        (1)肉牛養殖:養殖肉牛274頭,覆蓋建檔立卡戶50戶285人,投入資金47.4萬元。

        (2)肉牛養殖場:2019年建設存欄500頭肉牛養殖場1個,30頭肉牛養殖場2個,20頭肉牛養殖場8個,投入資金144萬元。

        (3)肉牛凍改點1個,投入資金5萬元。

        (4)中華蜜蜂養殖產業:2019年荊竹坪村養殖中華蜜蜂650巢,帶動建檔立卡戶130戶468人,投資52萬元。

        (5)2019年新建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養殖小區4個,覆蓋建檔立卡戶223戶893人,需投入資金677.11萬元。

        (6)鞏固勞務服務專業合作社項目,全鄉涉及11個,覆蓋建檔立卡戶1284戶5159人;

        (7)參加專業合作社,全鄉涉及20個,覆蓋建檔立卡戶1340戶5391人;

        (8)小額信貸:發放小額貼息貸款500萬元,貼息金24.10萬元,覆蓋建檔立卡戶101戶374人,總投入資金524.10萬元。

        責任人:郭梅冬

        (七)生態扶貧

        1.實施退耕還林還草250畝,覆蓋建檔立卡貧困戶15戶60人(大硝河村)。.

        2.實施退耕還林還草200畝(菜子地村)。

        3.實施公益林保護5623畝,建檔立卡戶受益237戶980人(龍新社區1068畝、大硝河村492畝、菜子地村1167畝、黑山村477畝、勐冒社區228畝、茄子山村265畝、繞廊社區1926畝)。

        4.實施天然林保護172639畝,建檔立卡戶受益874戶3507人(龍新社區13214畝、黃草壩社區21075畝、大硝河村24918畝、蚌渺社區11381畝、菜子地村8270畝、黑山村7115畝、荊竹坪村18458畝、勐冒社區31947畝、茄子山村5978畝、雪山村9587畝、繞廊社區20696畝)。

        5.選聘建檔立卡戶擔任生態護林員82人(龍新社區6人、黃草壩社區10人、大硝河村12人、蚌渺社區11人、菜子地村5人、黑山村3人、荊竹坪村9人、勐冒社區12人、茄子山村3人、雪山村4人、繞廊社區7人)。

        6.選聘建檔立卡戶擔任公益林、天然林管護員17人(龍新社區1人、黃草壩社區1人、大硝河村2人、蚌渺社區1人、菜子地村1人、黑山村1人、荊竹坪村3人、勐冒社區3人、茄子山村1人、雪山村1人、繞廊社區2人)。

        責任人:鄭宇

        7、林業貸款利息,2019年放貸15戶(其中勐冒社區4戶、雪山村3戶、蚌渺社區1戶、大硝河村1戶、黃草壩社區2戶、荊竹坪村1戶、龍新社區3戶),貸款利息共4.84萬元。

        責任人:鄭 宇

        (八)兜底保障

        1.實施建檔立卡戶農村低保保障557戶1191人(龍新社區65戶147人、黃草壩社區41戶75人、大硝河村23戶55人、蚌渺社區47戶102人、菜子地村74戶163人、黑山村18戶42人、荊竹坪村57戶127人、勐冒社區68戶136人、茄子山村22戶52人、雪山村60戶123人、繞廊社區82戶169人)

        2.實施建檔立卡戶特困人員分散供養27戶31人(龍新社區3戶3人、黃草壩社區2戶2人、菜子地村3戶3人、黑山村2戶4人、荊竹坪村4戶5人、勐冒社區1戶1人、雪山村2戶3人、繞廊社區10戶10人)

        3.落實建檔立卡戶殘疾人補貼215人(龍新社區34人、黃草壩社區22人、大硝河村9人、蚌渺社區29人、菜子地村19人、黑山村10人、荊竹坪村14人、勐冒社區31人、茄子山村3人、雪山村18人、繞廊社區26人)

        4.落實養老保險,龍新鄉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符合條件的1338戶5315人均已參加養老保險。

        責任人:張紹波

        四、貧困村退出措施

        (一)貧困發生率

        菜子地村未脫貧3戶15人,貧困發生率為1.02%,現行標準下貧困發生率控制在3%以內,達到退出標準。

        責任人:郭梅冬

        (二)道路硬化

        1.龍新鄉的11個村(社區)到龍陵縣城和鄉政府已通硬化道路,有危險路段0.99公里,2018-2019年實施,投入資金112.64萬元,其中,2018年投入資金72.64萬元,2019年投入資金40萬元。

        2.2019年,實施荊竹坪村黃家組道路建設項目,總長7公里,總投資532萬元;黃草壩社區G320線至打結河水庫4.5公里,總投資315萬元;菜子地村蘇家組村組道路1.6公里,總投資112萬元;實施大硝河村至迤寨組1.12公里,總投資78.4萬元。

        3.全鄉2019年串戶路需硬化87408.35平方米(荊竹坪村15911.36平方米、黑山村12941.66平方米、雪山村12187平方米、蚌渺社區4840.83平方米、黃草壩社區4051.61平方米、勐冒社區4171.07平方米、繞廊社區18491平方米、龍新社區2079.51平方米、菜子地村11135.56平方米、大硝河村1398.75平方米)共需投資524.45萬元。

        責任人:鄭世保

        (三)通動力電

        龍新鄉11個村(社區)均已通通10千伏以上的動力電,121個村民小組均通380伏動力電。

        責任人:張紹波

        (四)通廣播電視

        龍新鄉11個村(社區)均已接通網絡電視或戶戶通。

        責任人:張紹波

        (五)通寬帶網絡

        龍新鄉11個村(社區)學校、村委會、衛生室均已開通中國移動,151個村民小組均已實現中國移動4G網絡全覆蓋。該項指標已達到標準。

        責任人:張紹波

        (六)農村安全飲水

        2019年龍新鄉新建/擴改建24件(龍新社區1件、黃草壩社區1件、大硝河3件、蚌渺社區5件、菜子地村6件、荊竹坪村1件、雪山村3件、繞廊社區2件、黑山村2件),涉及建檔立卡貧困戶195戶434人,需投入資金297.38萬元。

        責任人:廖孝發

        (七)衛生室建設

        全鄉11個村(社區)衛生室建設已達標。

        責任人:鄭宇

        (八)適齡兒童少年有學上

        龍新鄉有完全小學11所,有初級中學2所,適齡兒童與青少年義務教育入學率均達到100%。目前鄉內學校辦學條件可滿足全鄉適齡兒童入學需求。

        責任人:張紹波

        (九)資產收益扶貧

        實施壯大村集體資金項目3個,為雪山村羊肚菌種植項目投入資金10萬元;菜子地村大球蓋菇項目,投入資金10萬元;大硝河村商鋪建設項目,通過建設商鋪,出租的形式開展資產收益扶貧壯大村集體經濟,需投入資金50萬元。

        (十)衛生廁所建設

        2019年開展廁所革命全鄉衛生廁所建設共計1566座(龍新社區200座、蚌渺社區120座、大硝河村38座、黑山村44座、黃草壩社區227座、菜子地村94座、荊竹坪村60座、勐冒社區241座、茄子山村71座,雪山村165座、繞廊社區306座),需投入資金156.6萬元。

        責任人:廖孝發

        (十一)滬滇扶貧協作項目

        1.繞廊社區生態豬、生態雞項目1項,投資100萬元,受益建檔立卡戶138戶517人。

        2.實施勞務協作項目(公益性崗位),投資34.75萬元,受益142戶142人。

        責任人:廖孝發、鄭 宇

        五、績效目標

        (一)經濟效益。產業項目的實施,帶動了群眾發展肉牛、生豬等家畜養殖及烤煙、茶葉等經濟作物種植,為建檔立卡貧困戶群眾的穩定脫貧提供了強大的產業支撐。同時,為促進產業持續發展,各村都成立了相關的專業合作社,根據其運營管理模式。不斷壯大各村集體經濟收入,經濟實力得到顯著提高,為貧困人口的脫貧鞏固提升奠定了堅實基礎。

        (二)社會效益。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危房改造項目、道路硬化項目、廁所革命項目等的實施能讓農村基礎設施得到極大的改善,群眾的生活質量得到明顯提高,生活習俗、村容村貌、思想觀念得到根本改變,發展基礎進一步夯實,可持續發展能力顯著增強,群眾的獲得感和滿意度明顯提升,思想文化素質水平進一步提高,為鄉村文化陣地建設營造了濃厚的氛圍。

        (三)生態效益。退耕還林、天然林商業性停伐保護、公益林保護項目實施,合理地進行人為的調控,充分發揮自然系統的自我調控作用,從而維護生態與經濟的平衡,以求得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的統一,實現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矛盾的統一,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戰略。

        (四)扶貧效益。項目實施后,能實現貧困群眾的穩定增收,不斷提高貧困群眾的經濟收入,生活水平能,讓我鄉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與全縣、全市、全省、全國人民同步邁入小康社會。

        六、群眾參與和帶貧減貧機制

        我鄉嚴格執行群眾參與和帶貧減貧機制,項目建設充分調動群眾積極性和參與度,并嚴格執行公示公開制度,確保項目實施過程群眾的全程參與和監督,同時,通過項目實施,鞏固群眾收入來源,群眾收入得到進一步增加,脫貧穩定性進一步得到強化。

        (一)通過實施產業項目的帶貧減貧情況

        1.龍頭帶動開創肉牛養殖“新局面”。我鄉借助東方皓月集團千頭肉牛養殖場落地龍新勐冒的優勢,強化龍頭帶動,大力發展肉牛養殖產業。通過實施肉牛養殖項目,目前已帶動能繁母牛養殖戶381戶588頭,其中,建檔立卡戶207戶,占全鄉建檔立卡戶1340戶的15.45%,規模化養殖場建設29個,其中,2018年建設9個已建成投入使用。

        2.黨政合力開創利益聯結“新模式”。通過實施壯大村集體經濟項目,建立“公司+合作社+農戶”的利益聯結機制,不僅壯大了村集體經濟,同時帶動貧困農戶增收。如菜子地村通過實施2018年發展壯大貧困村集體經濟資金項目,一是壯大了村集體經濟。與龍陵縣松山龍魁茶業有限公司達成雙方自愿合作協議,每年度向菜子地村民委員支付公司當年實現年凈利潤的1.5%,以2019年為例,公司年凈利潤約160萬元,村集體經濟增收2.5萬元;收購鮮葉7000斤,按2元/斤支付管理費,村集體經濟增收1.4萬元。依托本項目,村集體經濟增收3.9萬元。二是農戶實現了增收。公司負責對合作社農戶種植的白茶保底收購(均價35元/市斤以上)。以2019年為例,全村種植白茶1000畝(含今年新植200畝),今年白茶總產量7000斤,公司支付給農戶白茶錢26萬元,涉及農戶234戶(其中卡戶62戶),戶均增收1111元。

        (二)通過實施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的帶貧減貧情況

        黨員帶頭,致富不愁,我鄉切實發揮好黨員致富帶頭的先鋒模范作用,通過建強陣地,建立了支部引領、黨員帶頭、群眾參與的“黨支部+”創業帶富模式。我鄉嚴格按照黨員人數超過10人的小組配齊小組活動室,黨支部活動場所全覆蓋的要求配齊黨支部活動室及內部基本用具、制度上墻等。截至目前,全鄉共建設黨員活動場所63個,村民小組活動場所56個,通過建強陣地,突出黨員致富帶頭引領。結合我鄉實際,帶頭發展肉牛、胡蜂養殖,中草藥、石斛種植等特色產業發展的達30余人,帶動周邊建檔立卡戶發展產業400余戶。

        (三)通過精準落實政策項目的帶貧減貧情況

        一是對符合納入五保戶的供養對象全部納入政府兜底供養,確保“兩不愁三保障”均達標,人均收入穩定達到5000以上。二是對收入來源單一,家庭經濟收入難以保障對象,符合納入低保條件的進行兜底保障,應保盡保,使其實現政策性減貧增收。三是對子女上學的貧困戶通過雨露計劃、生活補貼等進行助學扶貧。四是對有病、殘疾戶進行低保、醫療救助、健康扶貧等進行幫扶。 五是對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根據其個人意愿進行勞務輸出、打零工和產業扶貧,增加其收入幫助脫貧,結合實際,對種植養殖戶進行定期不定期的種養技術培訓,同時鼓勵加入專業合作社,采用“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等模式,通過龍頭企業帶動,群眾參與,解決技術及銷售難的問題;六是結合公路養護、農村保潔、河道管護、護溝等需要,開發公益性崗位,穩定就業收入;七是選聘生態護林員和天然林、公益林護林員,穩定就業收入;八是小額信貸,對有勞動力且有發展意愿缺乏資金的農戶,及時爭取金融小額信貸,政府貼息免擔保幫扶政策,發展產業促增收。九是著眼民生,實施公共服務保障大力推進鄉村公共服務水平,全鄉建檔立卡戶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居民養老保險覆蓋面100%;十是落實幫扶制度,確保全鄉每戶建檔立卡戶都有幫扶責任人,幫扶干部根據自身所能和群眾所需,因戶因人制訂幫扶計劃,協調發展項目,開展技術培訓,培育致富產業,尋找致富門路;十一是廣泛宣傳動員,營造社會氛圍,利用廣播、媒體、宣傳橫幅、宣傳標語、新聞報道等多形式,對幫扶工作中的典型事例,通過不同層次,不同范圍,不同形式的宣傳,充分調動幫扶積極性,努力營造全社會關心支持工作的良好氛圍。

        七、組織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成立《龍新鄉脫貧攻堅項目庫建設實施方案(路線圖)》實施領導小組,由鄉黨委書記、鄉人民政府鄉長任組長,鄉人民政府副鄉長任副組長,成員由其他鄉班子成員和各貧困村駐村扶貧工作隊隊長組成。領導小組下設4個專項辦公室和7個專項指揮部,保障項目實施中有人督促檢查、現場指導、跟蹤服務。

        (二)加強責任落實。龍新鄉脫貧攻堅項目庫建設實施方案(路線圖)實施領導小組和各辦公室、指揮部是鄉級“路線圖”的制定者、組織者和實施責任主體。要在做好項目篩選和申報的基礎上,分年度分計劃組織好項目實施,形成項目實施由各分管領導、各村(社區)負責跟進的“雙推進”制度,確保行業扶貧責任落實橫向到邊、到戶到人措施落實縱向到底,形成齊抓共管、合力攻堅的責任落實體系。

        (三)加強公告公示。扶貧項目要事前公示、事后公告,項目在哪里實施,就要公示公告到哪里。通過公示牌(欄)等,,采取群眾便于知曉的地方和容易接受的方式進行公示。建立群眾參與的工作機制,保障群眾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尊重群眾意愿、聽取群眾意見,項目確定后應告之群眾。村級實施的項目,應組織村民代表作為義務監督員進行全過程監督。充分發揮12317扶貧監督舉報電話作用,暢通監督渠道。

        (四)資金保障措施。加強財政專項扶貧資金管理,嚴格按照上級相關規定管理和使用扶貧資金,切實發揮資金的最大效益。

        (五)強化后續管理。建立健全脫貧攻堅項目各項后續管理制度。一是完善村規民約,規范村民鄉風文明行為;二是建立項目管理制度,明確每個項目的管理辦法;三是建立到村到戶后續項目管理責任制度;四是建立產業項目利益分配管理辦法等;五是健全項目實施日志管理制度,形成專項檔案資料庫。

        (六)強化年度評估和方案修訂。建立脫貧攻堅項目年度評估和方案修訂制度。客觀地對路線圖中開展的建設項目進行年度績效評估,綜合資金到位進展、項目實施效果、市場變化影響等因素,檢驗項目的建設成效,實行項目建設綜合評價、動態管理,并及時進行調整修訂,嚴格上報審批,既能最大限度地確保資金安全,又能提高脫貧攻堅的時效,有利于監督政策、資金、項目的落實,促進全鄉順利實現脫貧退出的目標。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一二三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亚洲二区亚瑟| 全免费A级毛片免费看无码| 欧美xxxx做受欧美.88| 亚洲男人在线天堂| 这里只有精品免费视频| 国产午夜福利视频一区二区 | 日韩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99| 狠狠综合久久综合88亚洲爱文| 国产亚洲精品中文字幕| 国产福利萌白酱在线观看视频 | 无码国产偷倩在线播放| 国产午夜精品理论大片| 婷婷四虎东京热无码群交双飞视频| 荆门市|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精彩视频 | 黑人av无码一区| 国产精品户外野外| 国产三级国产精品久久成人| 国产91精选在线观看| 精品一区二区免费不卡| 青青草国产精品日韩欧美| 久久天天躁夜夜躁狠狠85 |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播放视频站 | gogo无码大胆啪啪艺术| 99精品国产在热久久婷婷| 亚洲男女内射在线播放| 吉林省| 久久精品蜜芽亚洲国产av| 国产男人的天堂在线视频| 永平县| 自拍偷拍一区二区三区四| 亚洲制服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a无v码在线播放| 高清美女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少妇人妻vs中文字幕 | 国产精品成人午夜福利| 国产福利视频区一区二区| 亚洲激情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久久小说| 伊人成色综合人夜夜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