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龍新鄉幼兒園開展了“粽情六一 雙節同慶”主題活動。通過融合端午傳統習俗與六一趣味體驗,讓幼兒在動手實踐中了解節日文化,在歡樂氛圍中收獲成長與快樂。


踩艾草,百毒不侵迎安康。活動伊始,老師們提前將新鮮艾草鋪成一條散發著清香的“艾草小路”,翠綠的葉片層層疊疊鋪滿地面。孩子們排著小隊,在老師的引導下赤腳或穿著軟底鞋輕輕踩過艾草。腳下傳來葉片柔軟的觸感,空氣中彌漫著濃郁的草藥香,老師一邊帶領孩子們踏步,一邊講解“踩艾草寓意百毒不侵、百病不侵”的民俗傳說。孩子們好奇地低頭觀察腳下的艾草,有的輕輕跳躍,有的放慢腳步感受葉片的紋路,清脆的笑聲與艾草的清香交織在一起,構成了獨特的節日儀式感。


木蘭湯洗手,避歲驅邪祈平安。老師們提前用采摘的艾草煮好“木蘭湯”,溫熱的湯汁散發著艾草的清新氣息。活動中,老師們用小瓢舀起木蘭湯,輕輕為每位幼兒洗手。湯水流過小手時,老師輕聲講解“避歲驅邪、端午安康”的寓意,孩子們認真地伸出小手,感受著傳統習俗的溫暖儀式感。



點朱砂,額間紅點寄安康。老師用棉簽蘸取朱砂,輕輕點在幼兒額頭正中央,化作一枚鮮紅的“平安痣”。“點朱砂,保平安”,老師們一邊點著一邊溫柔地祝福,孩子們對著鏡子好奇地觸摸額間的紅點,臉上洋溢著天真的笑容,這顆紅點不僅是健康平安的象征,更讓他們感受到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


戴彩繩,五彩納吉好運來。老師們提前準備好五彩斑斕的彩繩,活動中依次為幼兒系在手腕上。紅、黃、藍、綠、紫的彩繩在小手上輕輕纏繞,老師講解著“彩福納吉、好運常伴”的寓意,孩子們互相欣賞著對方的彩繩,歡快地揮舞著小手,五彩的繩結在陽光下閃爍,成為節日里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水果大變身,萌娃秒變“小廚神”。老師提前為孩子們準備了干凈的黃瓜、圣女果、哈密瓜、橙子等新鮮水果。孩子們圍站在桌子旁,在老師的引導下,孩子們拿起安全水果刀,小心翼翼地切著水果。有的將橘子擺成花朵,有的把圣女果裝飾成小刺猬,還有的用黃瓜和橙子拼出笑臉圖案。老師們在一旁耐心指導,協助幼兒完成創意造型,歡聲笑語中,一個個造型獨特的水果拼盤逐漸成型:“彩虹橋”“小火車”“花朵城堡”......每一份作品都凝聚著孩子們的奇思妙想。當色彩鮮艷、造型可愛的水果拼盤完成后,孩子們迫不及待地圍坐在一起,分享自己的勞動成果。他們互相品嘗著同伴制作的水果,嘰嘰喳喳地討論著誰的拼盤最漂亮,臉上洋溢著滿滿的成就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