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改變命運,在身處大山的保山市龍陵縣鎮安鎮鎮寶村日益凸顯,而伴隨著孩子們成長、家庭命運提升的,有這樣一個群體,他們不能“送一程”,卻用樸素的方式“扶上馬”,傳遞著一幅幅溫馨的助學接力畫面......
臨行保障。夜幕下的鎮寶村石龍洼自然村大學新生陳煥仙大伯家,燈火通明,茶香四溢,笑語盈盈。今年全村考上省市內外的本科生5名,專科生2名,大都來自脫貧戶家庭。其中,1名是事實無人供養對象,2名來自殘疾、病患家庭,湊足學費成了他們的頭疼事。村組、駐村干部主動引導他們申請助學貸款。8月11日晚,駐村干部入戶走訪,召集部分新生宣傳貸款政策,講解貸款流程,計劃資金使用,規劃入學的交通方式,從而,紓解他們的焦慮。次日上午,村干部手把手幫助入學新生完善貸款資料,使他們順利通過申請,解除了后顧之憂。

臨行規劃。7月28日中午,鎮安鎮辦公室內,得知自己被錄取到211學校的準大學生盧升貴神情專注,正在聆聽“大學規劃”老師的指導,提前明白“如何上大學”這一重大課題。專業老師圍繞上大學讀什么樣的書、怎么融入氛圍、如何花錢等具體問題展開話題,以具體案例說明“寒門”崛起的奧秘,進一步鼓勵他吃透專業,起心純正,盡量參加學校社團活動,盡精致而達廣大,用專業知識+信念兩支翅膀自由翱翔。下午,駐村干部帶盧升貴第一次抵達松山,接受愛國教育、民族教育。“我第一次聽懂了‘真打瞌睡無需枕頭,從風雨中走來不要雨傘,心有藍天不羨彩虹’。”盧升貴醍醐灌頂,第一次從懵懂到明白。難能可貴的是,他未進校門,先開“心門”,在紀念碑前久久佇立,輕聲讀起了偉大抗戰精神:“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懷;視死如歸,寧死不屈的民族氣節;不畏強暴,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百折不撓,堅韌不拔的必勝信念。”

臨行游學。秋日的保山青華海波光瀲滟,兩只小船載著包括鎮寶村大學新生代表在內的20多名學生,緩緩劃過水面,留下一路風景。這是8月14日,鎮寶村大學新生代表與其他大學生、高中生交流后小憩的場景。在此之前,他們“各言其志”,“感恩”一詞頻出。他們與各地準大學生交流大學構想、人生理想,向高中學子傳遞高中心得、學習方法及如何樹立良好心態、穩內核、正常發揮。保山清華海游船公司給他們提供了“慶功宴”,并讓他們深情體驗了一把游船上的“大好河山”。第二天晚上,傳統文化老師引領他們到茗山居小院,進入“國學殿堂”,學習文化經典,涵養生活日常。在入學前,扎了一次文化之根。

臨行送別。8月17日,一名駐村工作隊員接送大學新生代表游學歸來,8月21日,另一名駐村工作隊員冒雨把第一個準大學生送上了大學的新征程。大學新生入學臨近,鎮寶村村委會人流絡繹不絕,村“兩委”、掛村單位及掛村領導、社會愛心人士、駐村工作隊員以不同的方式,為即將踏入大學校門的學子壯行。在有無息助學貸款保障的基礎上,臨行前,7名大學生接受了來自不同渠道的15000元獎金。眾人助力“扶上馬”,贊賞、鼓勵之聲不絕于耳;關愛、期待之情溢于言表。“大學必勝!”一個高調的聲音在高黎貢山深處久久回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