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以來,鎮安鎮在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的大力支持下,先后在大水溝、小田壩等村組織開展了4場無人機駕駛員免費培訓,累計培養204名持證無人機駕駛員。

“報名學無人機,就是想多一項技能。現在看著自己操控的無人機平穩起飛、精準完成任務,我對‘科技改變生活’有了更真切的體會。” 談及學習無人機駕駛的收獲,學員濮建華的臉上滿是自豪。無人機技能的普及,正加速轉化為推動鎮安鎮農業生產提質增效的“新動能”。種植戶董詩麗的20余畝芒果園今年喜獲豐收,卻曾因雨季采摘犯了難——連續降雨后,僅偶爾放晴的短暫窗口期內,要將芒果從離村道較遠的果園運出,傳統人工搬運不僅耗時費力,還容易造成果實損耗。今年,董詩麗嘗試借助無人機吊運芒果,效率大幅提升:“以前兩天才能干完的活,現在半天就搞定了!既節省了時間和人力,拋去人工背運到集散地的損耗,實際算下來還少花了錢。”無人機的應用,讓她切實嘗到了科技賦能農業生產的“甜頭”。

在邦別村,28歲的王國峰更憑借獨到眼光和前瞻意識,在無人機領域闖出了一片發展新天地。今年5月,他便敏銳察覺到無人機在農業及物流領域的廣闊前景,率先投身無人機行業。據王國峰介紹,農產品成熟季,他每天都要外出提供吊運服務,單日最高通過無人機完成10噸吊運量。高效的服務不僅贏得農戶廣泛認可,更讓他成為當地群眾依靠新興技能增收致富的“領頭雁”。

如今,無人機在鎮安鎮的應用場景已不斷拓展升級。除了在農產品吊運中發揮重要作用,在農業生產的施肥、除蟲害等關鍵環節,無人機也大顯身手。在田間地頭,無人機可精準完成作業,不僅大幅減少人工投入,還能通過精準控制藥量和肥料用量,有效降低農業生產成本,減少對生態環境的影響,為鎮安鎮農業現代化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從技能培訓的“精準滴灌”,到農業場景的“全面滲透”,這場無人機與農業的深度融合,不僅讓鎮安鎮的農業生產效率實現“開掛”式提升,更以技術賦能激活了鄉村發展的內生動力 —— 它既為群眾打開了技能增收的新通道,也為農業現代化鋪就了智慧升級的新路徑,更讓鄉村振興的藍圖在科技的助力下,綻放出愈發清晰的現實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