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鎮安鎮堅持把群眾增收作為“三農”工作的重點,立足鎮安當前的產業格局,堅持以產業就業為核心驅動力,積極探索創新,走出一條具有本地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

一是立足資源稟賦,發展特色農業。深入挖掘本地自然資源優勢,通過引入龍頭企業,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整合分散土地,盤活農村集體“三資”,將小田壩村300余畝山地打造成藍莓培育基地,實現了藍莓規模化種植。重點培植咖啡、古樹茶等特色產業,依托高海拔精品咖啡資源優勢,成功建成橄欖坪咖啡莊園,正在組織實施鎮安鎮嶺干村白虎山咖啡加工廠,通過不斷壯大轄區農業企業和新型經營主體,建立健全利益聯結機制,加快發展農特產品精深加工,全面延伸農業產業鏈條,將原料優勢真正變為品牌優勢和經濟優勢,一年來,全鎮共新植咖啡2065畝,全鎮咖啡種植面積已達11400多畝,持續打響龍陵高海拔精品咖啡品牌。本土企業振興茶廠實現與知名企業達成綠茶原料供貨協議,茶農鮮葉收購價格明顯提高,全鎮2100多株古茶樹得到了有效保護和開發,鎮安古樹茶品牌熠熠生輝。


二是產業帶動就業,拓寬就業渠道。發展特色產業是激發區域經濟活力、促進就業增長的重要引擎,鎮安當地的特色產業發展也為村民提供了大量就業崗位。鎮安“陶仙菇”菌子種植基地,從基地的日常管理、菌子采摘再到銷售,都優先吸納本地村民就業,最多務工人員可達20多人,為周邊村寨女性群體提供了方便的就業機會。本地企業作為吸納農村勞動力、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載體,近年來鎮安本地企業在政策支持下不斷發展,也在穩崗擴崗方面發揮著積極作用,鎮安確米酒酒廠、鎮安龍鎮泉等本地企業,通過創業與產業融合,既激活鄉村經濟,又創造了就業崗位,解決了100余名農村勞動力就業。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提升轄區內基礎設施和服務水平,吸引了不同企業的入駐,創造了大量就業崗位,為返鄉人員、大學生及就業困難人員等群體在“家門口”就業搭建平臺,持續增強了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三是加強技能培訓,開辟增收路徑。聚焦勞動力重點工種、重點群體、重點產業等,積極開展各類培訓,提高就業穩定性,實現多元增收。通過職業技能培訓、創業扶持政策,幫助群眾從“體力型勞動者”向“技能型勞動者”轉變,提升就業質量。加強與專業培訓機構的溝通聯系,根據市場需求和村民意愿,開展了各類技能培訓,近一年來共開展各類培訓8次,其中,叉車培訓7次,農家菜烹飪培訓1次,惠及群眾400余人。還針對特色農業產業,舉辦了咖啡、芒果等種植技術、病蟲害防治等培訓班10余次。邀請種植、養殖等各領域的專業能手,就專業知識進行講解,返鄉創業青年儲明孝,就自己掌握的咖啡種植以及咖啡豆烘焙、發酵等技術,對周邊種植咖啡的群眾進行培訓和提供技術支持,充分實現以技能人才推動產業發展,以產業發展拓寬技能人才就業渠道,千方百計促進群眾增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