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script id="ux5nb"></noscript>
    1. <sup id="ux5nb"></sup>
      <fieldset id="ux5nb"><i id="ux5nb"></i></fieldset>

        黑人av无码一区,日韩伦理片,在线观看中文字幕国产码,色色97,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亚洲,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麻豆,美女黄网站人色视频免费国产,伊在人间香蕉最新视频
        無障礙瀏覽 長者模式 打開適老化模式 政府信箱 加入收藏 x
        龍陵縣人民政府
        索引號 01526284-7-/2019-0228001 發布機構 龍陵縣龍山鎮人民政府
        公開目錄 鄉村振興 發布日期 2019-02-28
        文號 瀏覽量
        主題詞 扶貧
        龍山鎮2019年脫貧攻堅工作計劃

        2018年以來,龍山鎮黨委政府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關于堅決做好脫貧攻堅工作的總體部署和要求,圓滿完成2018年脫貧攻堅各項工作。為持續鞏固全鎮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各項工作成果,加快全鎮貧困人口致富奔小康步伐,結合當前全鎮脫貧攻堅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制定本計劃。

        一、基本情況

        龍山鎮鎮有國土面積317.54平方公里,轄18個村(社區)253個村(居)民小組,居住著漢、傈僳、阿昌等15個民族。2018年末全鎮總人口19555戶53471人,其中農業人口8731戶39269人,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518元,同比增長10.1%。龍山鎮于2017年末動態管理被認定為省級深度貧困鄉鎮,共有9個貧困村(其中深度貧困村2個);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782戶7452人,綜合貧困發生率為10.61%。

        自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龍山鎮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扶貧開發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導,認真落實中央、省、市、縣脫貧攻堅決策部署。緊緊圍繞“戶脫貧、村出列、鄉退出”總體要求,始終堅持脫貧攻堅統攬全局,以穩定解決貧困人口的溫飽問題和增加收入為目標,以改善貧困戶生產生活條件為主攻方向,以“五個一批”為工作重點,目前,全鎮脫貧攻堅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效。全鎮2014年至2018年脫貧出列8個貧困村(其中2018年脫貧出列5個),脫貧退出1620戶6811人(其中2018年脫貧退出765戶3139人),未脫貧1個村162戶641人,綜合貧困發生率降至2.24%,貧困鄉順利脫貧退出。

        二、總體目標

        計劃到2019年末緊緊圍繞貧困戶脫貧退出“兩不愁三保障”、村脫貧出列“十項標準”目標,以“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為主攻方向。確保目前未脫貧的1個貧困村年底順利實現脫貧出列,未脫貧162戶641人到年底脫貧退出65戶315人,同步鞏固好已脫貧出列8個貧困村和已脫貧退出1620戶6811人的脫貧成果,使貧困發生率將至1.5%以下。

        三、主要任務

        2019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期,是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關鍵之年,龍山鎮黨委、政府按照縣委、縣政府提出的全面打好“五場決勝硬仗”工作要求,重點聚焦住房、產業、就業、醫療、基礎設施五個方面全面鞏固提升脫貧質量,圓滿完成2019年度脫貧攻堅各項任務,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添磚加瓦。

        (一)抓好住房保障,提升居住質量。一是易地搬遷方面。按照縣級統一部署重點圍繞“盡快完成搬遷”和“搬出來以后怎么辦”兩個問題開展工作。強力推進項目建設進度,5月底前,所有安置點完成基礎設施配套建設;未入住的59戶283人的建檔立卡搬遷戶確保4月底以前高質量入住,6月底完成舊房拆除。縣級承擔30戶非建檔立卡戶6月底完成入住同時完成舊房拆除。加快對易地扶貧搬遷建房補助的兌付工作,建房補助必須按照建房進度撥付。同時,把易地扶貧搬遷與推進新型城鎮化、鄉村振興等工作結合起來,同步做好后續產業配套、轉移就業、公共服務建設、社區管理等工作,積極探索解決搬遷群眾長遠生計問題的措施辦法,讓搬遷群眾獲得穩定收益,穩定解決脫貧和發展的問題,確保群眾“搬得出、穩得住、逐步能致富”。二是農村危房改造方面。在做好危房改造的基礎上要強化農村住房日常維護宣傳工作。3月底前各村(社區)再次排查轄區內農戶住房安全保障情況,重點關注“6+1”特殊群體,對住房存在安全隱患和需要進行住房質量提升的房屋詳細登記上報,按照農村危房改造和住房質量提升政策做到“應納盡納、應改盡改”,全面消除危房。4月底前,農村危房改造對象戶及已脫貧戶住房質量提升全面竣工入住,實現全鎮農村危房改造“清零”目標。5月底前,完成剩余農村危房改造及住房質量提升鎮級驗收工作和資金兌付工作,對請施工隊幫建的特殊戶要按照實際工程量,做好工程結算工作,以村(社區)為單位統一上報鎮扶貧辦和鎮人居辦。各村(社區)還需大力宣傳推廣防震減災、防腐防蛀技術,延長房屋使用年限,減少群眾建房投資。同時,按照鄉村規劃的相關要求,嚴格鄉村規劃許可審批,重點抓好新建房屋選址、建筑方案等審查,在選址上避開地質災害隱患點和基本農田保護區,確保鄉村建設規范有序。三是人居環境整治提升方面圍繞“綠色、生態、宜居”工作目標,抓實“七改三清”和“四治三改一拆一增”提升人居環境行動,加快推進村莊垃圾收集處理水平,計劃2019年末每個自然村至少有1個以上垃圾收運設施,投資500萬元在河頭片區選址建設高溫汽化爐或垃圾處理廠,完成尹兆場、戶孔、新下寨、核桃坪等8個村生活垃圾處置基礎設施建設。做到垃圾治理率不低于90%,生活污水處理農戶覆蓋率或綜合利用率不低于70%,開展鄉村公廁、旅游廁所、農村無害化衛生戶廁建設和改造,全面開展鎮村兩級公廁提升改造工作。全面完成串戶路、入戶路和戶內硬化掃尾工作,3月份,配合縣人居環境整治及農村危房改造專項指揮部對全鎮串戶路、入戶路和戶內硬化項目進行驗收,對部分還未硬化串戶路、入戶路、住房和庭院的農戶進行再宣傳、在動員、抓緊實施,切實消除群眾出行難問題。各村(社區)兌付補助資金時,嚴格報賬程序,嚴把補助標準關,5月底前各村(社區)完成資金兌付和相關材料上報工作。

        (二)抓好產業扶貧,強化收入保障。一是堅持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方向。發展規模特色農業。計劃在產業興村強縣行動中鞏固提升9167.76畝茶葉生態建設和中藥材“重樓”擴種到1000畝、烤煙6500畝建設項目,分別帶動建檔立卡戶689戶、225戶、361戶。發揮專業合作社帶動作用。認真梳理全鎮專業合作社運營情況,重點關注肉牛養殖、核桃產業等專項合作社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的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注重培育穩定增收產業。加大蔬菜、烤煙、茶葉、池塘養魚、砂糖橘和重樓建設的扶持力度,形成“村村有產業、戶戶有項目、人人有收入”的特色產業扶貧新格局,預計每年帶動1782戶建檔立卡戶,種植烤煙6500畝左右;每年帶動700戶建檔立卡戶提升豐產茶園改造1000畝;二是大力發揮新型經營主體引領帶動作用。依托東方皓月公司、龍陵縣建豐牧業專業合作社,采取“公司+集體經濟+合作社+規模養殖場+養殖戶”模式,加大宣傳力度,向全鎮廣大養牛戶廣泛宣傳良種優勢及肉牛養殖相關扶持政策,充分調動農戶特別是建檔立卡貧困戶養牛積極性。計劃7月底以前落實2018年肉牛產業發展未完成的新增良種母牛991頭,完成9個新增肉牛標準化肉牛育肥場建設投入使用,動員育肥場為建檔立卡貧困戶代養寄養能繁母牛,爭取9月底以前各規模養殖場代養、寄養比例達養殖規模的30%以上。同步落實好新增犢牛、出欄肉牛獎勵和能繁母牛保險政策,鞏固發展肉牛養殖專業合作社、建設肉牛養殖示范村、提升肉牛凍改點,扎實開展肉牛養殖實用技術培訓、動物疫病防控等工作。依托悅農公司、龍陵縣蜂盈蜜蜂養殖專業合作社,采取“公司+合作社+養殖戶”模式,2019年,全鎮戶均養殖中華蜜蜂5巢以上的養殖戶達到280戶,養殖中華蜜蜂1400巢,實現戶均增收2400元。發展龍陵黃山羊養殖,2019年,全鎮養殖龍陵黃山羊30只以上的戶130戶,全鎮出欄商品羊1820只,養羊戶戶均實現純利潤8410元。發展生豬養殖。2019年,全鎮戶均養殖生豬2頭以上的戶3205戶,戶年均出欄肥豬4頭,實現銷售收入2564萬元,戶均增收3200元。發展土雞養殖。2019年,全鎮養殖土雞20只以上的戶4720戶,戶年均出售土雞30只、出售土雞蛋1200羽,實現銷售收入1670.88萬元,戶均增收1440元。三是持續推進高原特色新興產業。采取政府引導、企業帶動、農戶參與的方式,穩步推進具有比較優勢的核桃、堅果、糯橄欖等林果特色產業,培育發展經濟效益高的中藥材、種苗等新興產業。帶動1371戶建檔立卡戶鞏固特色林果(核桃9498畝、堅果524畝、糯橄欖457畝)1.04萬畝。加快全鎮4座石斛楓斗加工廠建設,確保全部完工并驗收投入使用,提升經濟效益,促進農戶增收。

        (三)抓好就業扶貧,拓寬收入渠道。一是加大培訓,提高技能。到2020年末,每個村(社區)至少組織一期技能培訓,每期培訓人數不低于50人,培訓時本村(社區)建檔立卡貧困戶中至少有一名適齡勞動者參加培訓,有勞動力的建檔立戶實現全覆蓋,堅持“培訓一人,就業一人,每戶至少有技能一人,脫貧一戶”的原則。2019年計劃投資25.5萬元完成勞動力轉移培訓27期,培訓人次2275人次。二是依托保山工業園區,促進轉移就業。依托工業園區和各類制造加工業、高新技術、建材及農產品加工為重點的特色產業集群,提供優質的服務,實現就近就便務工常態化,為轉移就業創造更多的條件,實現“轉移一人,脫貧一戶”的目標,計劃2019年轉移人數110人以上。三是大力開發公益性崗位和政府購買服務崗位,優先安置建檔立卡戶勞動力就業。積極協調縣內龍頭企業開發就業崗位,實現企業和勞動者供需有效對接,吸納建檔立卡戶勞動力穩定就業。健全完善勞務對接機制,持續鞏固好建檔立卡戶公益性崗位效益。

        (四)抓好教育保障,防止貧困代際傳導。一是抓實控輟保學,確保無一名適齡少年輟學。圍繞小學學齡兒童少年入學率達99.5%以上;初中毛入學率達99%以上;高中及以上無因貧輟學人員的標準要求,緊盯建檔立卡貧困家庭義務教育階段無輟學、適齡兒童100%入學目標。針對義務教育階段學生,認真核實摸排戶在人不在、人在戶不在的學生,做到不漏戶不漏人,對摸排出來的結果,認真落實控輟保學責任制,確保義務教育階段入學率、鞏固率均達100%,鞏固好國家義務教育均衡驗收成果。二是抓好學生資助,確保無一名學生因貧失學。全面落實學前教育至大學階段資助貧困生的各項資助政策。加大對就讀民辦高校學生的摸排調查,進行跟蹤管理,切實解決因學致貧問題。對建檔立卡戶子女學生做到“精準資助,應助盡助”,不讓一個學生因貧失學,不讓一戶貧困戶因學返貧。認真落實“雨露計劃”“職業教育東西部協作行動計劃”,優先保障建檔立卡新生勞動力就業。三是抓好教育項目建設,改善學校辦學條件惠民生。抓好投資220萬元的橫山小學綜合樓、運動場項目,投資600萬元的龍山小學運動場項目,投資190萬元的麥地小學女生宿舍,投資140萬元的芒麥小學學生食堂的安全質量管理工作。計劃投入資金1427.54萬元,在深度貧困村芒麥村、貧困村尹兆場社區和白家寨村新建幼兒園3所,于2019年9月投入使用,通過合理規劃設置貧困村義務教育學校,優先支持貧困村學校新建和改擴建項目,著力推進“三通兩平臺”建設和智慧校園建設,推動優質教育資源共建共享。

        (五)抓好健康扶貧,減少看病支出。一是落實好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醫療救助和大病兜底保障“四重保障”機制,突出重點人群、重點病種、重點扶持,加大健康扶貧政策的宣傳力度,宣傳到戶到人,持續鞏固建檔立卡戶醫療保障100%覆蓋成果;二是繼續實行免費簽約服務,為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提供針對性、全方位的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全覆蓋。組織鄉村醫生簽約團隊對貧困人口患病情況、大病慢病等病種分類及因病致貧人員開展摸底排查工作,努力做到:對象清、病種清、對策清,為落實健康扶貧政策提供全方位的精準目標定位。對摸排出來的患病貧困人口實施分類管理、分類救治,針對不同服務人群進行健康教育和指導,逐步減少和有效控制農村貧困人口各類疾病的發生、發展,降低實際醫療支出;三是切實加強醫療機構服務能力建設,加快推進衛生院醫療設備完善和公共服務基礎設施建設。開展鄉村醫生在職學歷教育,加快醫療共同體建設,積極與縣級對接,幫助基層醫療機構醫務人員提高醫療服務技能,有效提高服務水平和能力。

        (六)圍繞政策兜底,抓實社會保障。按照“兜底線、保基本、可持續”的要求,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效果導向,提升社會保障水平,著力做好困難群眾的脫貧解困工作。聚焦“6+1”特殊群體,貫徹遵循“應保盡保、應退盡退”原則,積極推進農村最低生活保障與扶貧開發兩項制度銜接工作,完善動態調整機制,及時將符合條件的貧困人口納入農村最低生活保障范圍。加強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切實提高服務水平,確保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符合條件人員養老保險參保率100%。進一步完善社會救助體系,加大對因病、因災、因學、因殘造成的貧困戶臨時救助力度,切實幫助貧困家庭解決實際困難。繼續推進保險扶貧,農村居民購買政府防貧救助等組合保險,提高群眾風險抵御能力。

        (七)抓實項目建設,改善基礎設施。一是切實加強鄉村道路規劃建設工作。進一步完善和規范13個山區村鄉村道路建設和養護標準,為鄉村道路質量提升提供強有力的支撐;配合交通局做好龍陵縣貧中貧堅中堅公路建設項目硬化村組道路9條50.3公里落地實施,完成投資1850萬元,改善5個村68個村民小組3817戶13509人“出行難”的問題。堅持建管并重,健全鄉村道路養護長效機制,完善應急管理體系,穩定投入鄉村道路養護人力、物力和財力,加大公路巡查力度,推進全鎮鄉村道路建、管、養工作穩步前行,做到建好、管好、護好、運營好。二是著力提高安全飲水保障質量。緊緊圍繞上級制定的農村飲用水目標任務要求,各村(社區)全面摸排不漏一戶一人,全面抓好鞏固提升飲水項目,加大對飲水項目的維護管理。2019年實施投資2.6億元的板場河水庫開工建設,解決河頭、尹兆場、戶孔、麥地、芒麥5個村民委員會2.16萬畝耕地灌溉用水問題;規劃實施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項目34件,規劃投資352.08萬元,提升7個村社區37個村民小組1436戶7544人飲水水源安全保障。依托集中水式供水工程對管網進行延升,進一步提高供水保障率,提升全鎮農村人飲質量。同時合理劃定農村飲用水水源保護區,防止水源受到污染和人為破壞。引導農民科學施用化肥、農藥,減少面源污染。三是強化陣地建設。加快戶孔村、橫山村村級活動場所提升改造項目施工進度,完成項目投資175萬元,抓好鎮級自籌資金297.58萬元的5個村民小組活動室建設項目實施,配齊辦公電腦、復印機、桌椅、文件柜等設備,充分發揮活動場所“一室多用”功能,為黨員群眾議事、學習提供配套設施完善的場地。四是全面做好光伏扶貧項目。計劃投入資金240萬元,在4個村(社區)新建光伏扶貧電站4座,覆蓋建檔立卡貧困戶917戶3829人,增加農村困難群眾收入的同時不斷加強農村電網改造升級,提升農村困難群眾用電質量。五是增強農民信息化意識。把信息化培訓納入農民培訓的主要內容,加強對農民的系統培訓,逐步培養廣大農民的現代科技意識、現代市場意識、現代信息意識,大力提高農民獲取信息、分析信息、利用信息的能力,并通過信息應用促進增收致富。

        (八)抓好整改落實工作,鞏固前期工作成果。全面抓好各級巡視巡察、督查考核發現問題的整改工作,把上級巡視檢查發現問題整改與自查發現問題整改結合起來,把階段性任務整改與長期任務整改結合起來,重點對住房保障項目進度慢、農戶政策知曉率、易地搬遷安置點基礎設施不完善、舊房拆除率低、脫貧攻堅痕跡檔案不完善、群眾工作和掛包幫扶工作仍有差距等問題細化明確整改工作的時間表、路線圖、任務書,抓出成效。把“當下改”和“長久立”結合起來,做到深入整改、全面整改、徹底整改。5月底前,將各級巡視檢查發現問題全面清零,并長期鞏固。

        (九)抓好檔案資料整理工作,規范痕跡管理。根據各級扶貧檔案文件要求及各級各類檔案的目錄清單,全面抓好鎮、村及部門的扶貧、易地扶貧搬遷、農村危房改造、項目庫建設、人居環境等檔案收集整理和歸檔工作,及時更新完善各類檔案資料的歸檔臺賬,確保痕跡檔案材料進一步規范完善。

        (十)抓好戶口核實工作,做實動態管理。針對評估檢查中的風險點再次進行梳理排查分戶并戶問題,全面補齊人口短板。適時對省級反饋的國辦系統人口問題、疑似問題進行及時修改完善和核實標注,確保國辦系統人口數據的準確性。各村(社區)全面核實轄區內是否有分戶、并戶的農戶,針對分戶并戶的農戶,圍繞國辦人口數據信息,及時進行戶口簿人口合分工作,確保實際人口數與各系統數據一致。圍繞貧困戶動態調整、問題數據信息清洗,嚴格把握好時間節點,修改完善戶口問題數據,切實做到戶口數據“零錯誤”,做到戶口人口動態管理常態化,為精準識別工作打牢堅實基礎。根據人口摸排核實工作結果堅持“應納盡納、應退盡退”的原則和“五查五看”“三評四定”的工作要求,認真開展建檔立卡貧困戶年度動態管理工作,實現應納盡納“零漏評”、應退盡退“零錯評”、應扶盡扶“零錯退”。

        (十一)抓好安全生產工作,提高群眾安全感。抓好安全生產工作。切實構建安全生產“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失職追責”的安全責任體系,確保安全生產領導責任和各類生產經營單位的安全生產主體責任落實到位,嚴防各類事故發生。加強項目安全建設,制定應急預案,狠抓隱患排查,扎實做好扶貧項目建設領域安全生產工作。加強食品藥品安全監管,保障貧困群眾飲食用藥安全。加強安全生產宣傳教育,積極向群眾宣傳山洪災害防御、安全生產、道路交通、防電防火防水等安全知識。認真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強化安全生產管理,把各項安全管理工作落到實處,要努力營造全員參與安全管理工作的文化氛圍,抓好各項安全生產管理工作,為“創造一個好的安全生產環境,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和財產安全”而不懈努力,持續提高人民群眾安全感和滿意度。

        四、保障措施

        (一)提高政治站位,強化政策落實。一是始終把強化組織領導作為脫貧攻堅有力保障。鎮黨委、政府及時調整充實脫貧攻堅工作領導小組,全面加強全鎮脫貧攻堅工作的組織領導。二是始終把打好脫貧攻堅戰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堅持把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扶貧開發戰略重要指示作為推動脫貧攻堅工作的根本遵循,采取班子會集中研討、理論學習中心組集中學習、扶貧開發領導小組會議討論交流等形式,第一時間傳達學習、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市縣脫貧攻堅工作部署要求。

        (二)健全責任體系,強化責任落實。確保工作力量、工作重心、工作精力向一線傾斜,繼續深入開展工作作風專項檢查,緊盯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嚴格考核標準,嚴明工作紀律。嚴格執行脫貧攻堅專項紀律檢查機制,綜合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定期不定期對各村(社區)、鎮直各單位、脫貧攻堅、易地扶貧搬遷工作開展情況進行跟蹤問效。

        (三)堅持對標對表,強化工作落實。一是健全扶貧對象動態調整機制。始終把對象精準作為脫貧攻堅的基礎工程,牢固樹立“扶貧開發貴在精準、重在精準,成敗之舉在于精準”的理念,強力抓好抓實精準識別工作,堅持“應納盡納、應退盡退”的原則,按照“五查五看”“三評四定”的工作要求,認真做好貧困人口識別工作,做到不讓一個貧困人口掉隊。二是建立脫貧成效監測機制。開展全覆蓋脫貧對象鞏固達標認定進一步加強對已脫貧人口的跟蹤評估,幫扶責任人定期入戶了解生產生活情況,對退出不達標、脫貧不穩定以及因各種因素返貧的及時返貧納入。繼續保持對已脫貧人口的幫扶,確保退出貧困戶穩定脫貧。三是建立分類幫扶辦法和貧困風險戶幫扶機制。對兜底脫貧戶、貧困風險戶以“幫”為主,對因病、因殘、因災等原因導致困難的,開展“點對點”精準幫扶;對現固脫貧戶以“扶”為主,實行“輸血”與“造血”相結合,符合社會保障條件的繼續給予救助,同時幫助理清發展思路、謀劃增收項目、解決家庭就業,有效拓寬家庭收入來源;對穩定脫貧戶以“引”為主,重點通過扶智、產業扶貧、金融扶貧、就業扶貧等幫扶措施,著力提高“造血”功能。

        (四)突出黨建引領,凝聚脫貧合力。一是把組織優勢轉變為脫貧凝聚力。優化黨組織設置,探索推行“支部+合作社+農戶”的工作方式,將黨組織延伸到網格、村落等,做到哪里有群眾哪里就有黨的工作、哪里有黨員哪里就有黨的組織,實現黨組織的全面覆蓋、工作覆蓋和有效覆蓋。力爭到2019年末,規模以上非公有制企業和具備組建黨組織條件的社會組織70%建立黨組織。二是把干部優勢轉變為脫貧向心力。充分發揮黨員帶頭致富帶領致富的“雙帶”作用。深入實施農村黨員致富先鋒行動計劃,加強技能培訓,引導黨員創業就業,培植一批黨員創業致富示范基地和扶貧幫困示范標兵。推行無職黨員設崗定責,發揮黨員在項目建設、政策宣傳、領辦公益事業、倡導文明新風、促進社會和諧等方面的先鋒模范作用。培育社會主義新型農民。建立健全村規民約,多做組織群眾、宣傳群眾、教育群眾、引導群眾工作,努力在貧困村形成健康向上的社會秩序和社會風氣,激發群眾首創精神。培育造就一批有文化、有道德、守法紀、懂技術、會經營的社會主義新型農民。通過示范引導,充分調動農民群眾主動參與的積極性,逐步實現自我脫貧。大力實施鄉村實用人才培養工程。圍繞培育發展高原特色產業,突出抓好黃山羊、胡峰養殖,石斛種植,黃龍玉加工等產業發展,大規模開展農村實用技術、職業技能、電子商務、轉移就業和科技扶貧培訓,培養造就大批適應脫貧致富要求的生產能手、經營能人、農技專家、能工巧匠等實用人才,重點培養懂技術、會經營、善管理、能夠帶領群眾致富的農村復合型人才。三是把保障優勢轉變為脫貧支撐力。深入推進“股份合作經濟”。采取“一對一”、“幾對一”幫扶形式,結合整鄉、整村推進項目,把培植村級主導產業與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統籌謀劃,做到一村一策,宜農則農、宜工則工、宜商則商,點對點解決問題。同時充分用好用活縣、鎮兩級扶持資金,積極幫助村級出謀劃策,因村制宜,選準計劃發展的產業和項目,深入推進“基層黨員帶領群眾創業致富貸款”。針對大多數農村黨員創業致富無門路、發展產業無資金、申請貸款無抵押的“三無”實際,繼續推行基層黨員帶領群眾創業致富貸款,不斷優化貸款發放程序,重點向貧困村、貧困戶傾斜,對種養殖、加工、個體經營等行業進行扶持,進一步幫助黨員群眾擴大生產規模、培植主導產業、創建特色產品、促進增收致富。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 午夜精品极品粉嫩国产尤物| 精品国产乱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精品国内自产色| 靖宇县| 精品国产迷系列在线观看| 激情五月日韩中文字幕| 日韩免费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内自拍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欧美搡bbbbb搡bbbbb| 99久久亚洲综合精品成人网| 四虎库影成人在线播放| 人妻内射一区二区在线视频| 青草成人精品视频在线看|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天堂麻豆宅男 | 永久无码天堂网小说区|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一区二区在线| 自拍偷亚洲产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中文日韩在线v日本|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av| 真人性囗交视频| 亚洲中文一区二区av| 色爱综合另类图片av| 在线 欧美 中文 亚洲 精品| 亚洲av高清一区二区三| 99久久精品久久久久久婷婷| 亚洲欧美在线观看品| 西畴县| 婷婷久久香蕉五月综合加勒比| 欧美精品一产区二产区| 国产精品亚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成人精品日韩一区| 欧美亚洲h在线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秋霞| 利川市| 日本高清视频网站www| 免费观看日本污污ww网站69| 女人与公狍交酡女免费| 国产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 | 中日韩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国产中文三级全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