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號 | 01526284-7-/2020-0406001 | 發布機構 | 龍陵縣龍山鎮人民政府 |
| 公開目錄 | 鄉村振興 | 發布日期 | 2020-04-06 |
| 文號 | 瀏覽量 |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關于決勝脫貧攻堅決策部署,嚴格按照“四個不摘”的要求,鞏固脫貧成果。目前,脫貧攻堅已取得決定性成就,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絕大多數實現脫貧,但由于多方面原因,加之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一些脫貧人口存在返貧風險,一些邊緣人口存在致貧風險,必須把防止返貧擺到更加重要的位置。為做好防止返貧監測和幫扶工作,高質量決勝脫貧攻堅,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落實好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云南重要講話精神,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堅持中央統籌、省負總責、市縣抓落實的管理體制,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基本方略,把防止返貧作為當前及今后一個時期扶貧工作的重要任務,圍繞“兩不愁三保障”主要指標,統籌政府、市場和社會資源,建立防止返貧監測和幫扶機制,鞏固脫貧成果,確保高質量全面決勝脫貧攻堅。
二、基本原則
緊緊圍繞“兩不愁三保障”目標標準,把防止返貧致貧擺在、重要位置,按照“防返貧、防致貧、穩脫貧、穩增收”的原則,堅持脫貧摘帽“不摘責任、不摘政策、不摘幫扶、不摘監管”的要求,從政策落實、制度保障等方面入手,堅持事前預防與事后幫扶、開發式幫扶與保障性措施、政府主導與社會參與、外部幫扶與群眾主體相結合,構建貧困監測預警機制,采取邊緣貧困對象干預措施,加大對脫貧監測戶、未脫貧戶和邊緣戶的政策傾斜和投入力度,綜合施策,全力遏制因病、因學、因災、因殘等因素導致的返貧和新增貧困,確保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穩定脫貧,有效防止返貧和新增致貧,與全國全省全市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三、監測對象、范圍及程序
(一)監測對象。以家庭為單位,主要監測建檔立卡已脫貧但不穩定戶,收入略高于建檔立卡貧困戶的邊緣戶。
(二)監測范圍。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國家扶貧標準1.5倍左右的家庭,以及因病、因殘、因災、因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等引發的剛性支出明顯超過上年度收入和收入大幅縮減的家庭。監測對象規模一般為建檔立卡人口的5%左右,深度貧困村原則上不超過10%。
(三)監測程序。按照縣級要求,由鎮級組織開展,通過集中開展監測預警對象排查、相關行業部門篩選預警、農戶申報等途徑,由鎮扶貧開發領導小組確定監測對象,錄入全國扶貧開發信息系統,實行動態管理。
四、具體方法及步驟
(一)方法
1.集中開展監測預警對象排查。自2020年起,原則上村級以村民小組或自然村為單位,每季度開展一次“監測預警對象排查”。
2.相關行業部門篩查預警。教育、衛健、醫保、發改、住建、水務、民政、殘聯等部門根據職責,對因學、因病、因災、因殘等情況導致家庭支出明顯超過上年度家庭收入的,及時將人員信息上報縣扶貧開發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由鎮扶貧開發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統一向各各村(社區)發布預警信息。
3.農戶申報。2014年以來識別為建檔立卡人口和非建檔立卡農戶發生因病、因災或突發事件等因素導致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當年國家扶貧標準1.5倍左右的家庭,由本人向村級申報填寫《龍陵縣貧困風險監測預警戶申請書》(附件1)。
(二)步驟
根據排查結果、相關行業部門篩查預警結果、農戶申報形成調查初定名單→入戶填寫《龍陵縣貧困風險監測預警入戶調查表》→村級初定→鎮級審定→縣級確定→縣級組織錄入全國扶貧開發信息系統。
(三)各級核查要求
1.村級初定。在完成入戶調查后,由村(社區)組織召開村民小組長、村民代表、駐村工作隊、村(社區)干部會議,對初定名單進行逐戶分析研判,對不實的進行剔除,對存在返貧和新致貧風險的對象形成初定名單,報鎮級審定。
2.鎮級審定。鎮級對各村上報的初定名單,召開鎮級班子會議審定,將審定結果報縣扶貧開發領導小組確定。
五、監測預警對象管理
(一)劃分三類管理,確保精準預警。對縣級確定的監測對象,參考現有的產業、就業及家庭收支狀況,綜合判斷其返貧和致貧風險,結合監測預警對象貧困屬性,將預警類別劃分為脫貧風險戶(黃卡戶)、脫貧問題戶(紅卡戶)、邊緣戶三個類別。脫貧風險戶(黃卡戶):指已脫貧戶中,因產業支撐不足、就業不穩定、教育或醫療負擔較重、因災或突發事件等,導致家庭收入不能持續增長,存在返貧風險的建檔立卡戶。脫貧問題戶(紅卡戶):指已脫貧戶中,因學、因病、因災、因殘等情況導致“兩不愁三保障”方面存在一個方面以上問題的建檔立卡戶。邊緣戶:指非建檔立卡農戶中出現重大自然災害、重大疾病、重大變故等,且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當年國家扶貧標準的1.5倍(2020年暫以6000元計)的農戶。
(二)落實分類幫扶,保障穩定脫貧。對縣級確定的監測預警對象,按照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及時因戶施策、分類幫扶,快速高效的組織開展干預措施,防止返貧及新增致貧。一是各村(社區)要履行主體責任,及時研究制定監測對象“一戶一方案”,積極主動與掛包單位溝通聯系,確保各項政策措施落實,及時消除問題、化解風險。二是各行業主責部門要履行行業責任,強化政策措施落實和監管,確保政策措施落實到位、發揮作用。三是各掛包單位、掛包責任人要履行掛包責任,對所掛包聯系村、結對幫扶戶存在的風險和問題一對一分析、面對面研究,加大產業、就業、教育、醫療等政策落實,與掛包聯系村、結對幫扶戶一起想辦法、出實招,幫助監測預警對象走出困境。產業幫扶方面,對有勞動能力且具備發展產業條件的監測對象,加強生產經營技能培訓,符合條件的提供扶貧小額信貸支持,動員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創業致富帶頭人等帶動發展生產。就業幫扶方面,對有勞動能力且有務工意愿的監測對象,加強勞動技能培訓,通過勞務扶貧協作、扶貧車間建設等,幫助其轉移就業;統籌利用公益性崗位,多渠道積極安置監測對象;鼓勵監測對象參與農村項目建設。綜合保障方面,對無勞動能力的監測對象,進一步強化低保、醫療、養老保險和特困人員救助供養等綜合性社會保障措施,確保應保盡保;對因病、因殘、因災等意外變故返貧致貧的家庭,及時落實健康扶貧和殘疾人、災害、臨時救助等政策,保障其基本生活。扶志扶智方面,引導監測對象通過產業和就業脫貧致富,對自強不息、穩定脫貧致富的監測對象,探索激勵機制給予鼓勵;積極開展鄉風文明建設,發揮村規民約作用,倡導贍養老人、扶養殘疾人。其他幫扶方面,鼓勵創新幫扶手段,多渠道籌措社會幫扶資金,充分發揮防貧保險作用,及時化解生產生活風險。廣泛動員社會力量參與扶貧助困。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明確工作責任。要把防返貧和新發生貧困人口問題擺到重要位置,切實發揮黨委領導和政府主導作用,三級書記要把存在返貧致貧風險的農戶列入重點遍訪對象,鎮村兩級要定期開展走訪摸排,抓好政策落實。
(二)堅持標準,鞏固脫貧成果。要嚴格按照“兩不愁三保障”脫貧標準進行監測預警,既不提高標準、也不降低標準,公開公平公正認定監測預警對象,杜絕“數字預警”現象和瞞報、虛報、謊報情況。要強化臺賬管理,找準對象、查準事因、定準措施,施行跟蹤問效,確保防返貧致貧監測預警和扶持不錯一人、不漏一人。
(三)強化督查考核,確保落實到位。要加大督促指導力度,鎮紀委辦要把貧困監測預警工作納入扶貧領域作風整治內容,對工作推進不力的及時通報、約談,對形式主義、工作不實造成嚴重后果的,嚴肅追責問責,確保貧困監測預警工作有效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