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號 | 01526284-7/20241209-00001 | 發布機構 | 龍陵縣龍山鎮人民政府 |
| 公開目錄 | 公共文化服務 | 發布日期 | 2024-12-09 |
| 文號 | 瀏覽量 |
楊紹良、男、阿昌族,1965年7月生,初中文化,龍陵縣龍山鎮芒麥村蠻旦一組村民。據當地阿昌族村民講、楊紹良是當地名副其實的情歌王子,他在哪里、哪里就會唱起阿呂族情歌。12歲時、楊紹良就跟四驅赧有令到歌場唱山歌,從那時起,楊紹良唱情歌的天分就被開啟,對阿昌族情歌的喜愛達到丁如癡如醉的程度,他勤勞苦練,拜情歌高手為師、虛心向眾歌者求教,博采眾長,自成一派。阿昌族情歌的起源尤據可考,一般分為古情歌和新情歌兩種,古情歌的語言晦澀難懂,年輕人不
愿意學,只有部分老人還會唱。楊紹良唱的情歌,是在古情歌調式的某礎上不斷發展成熟的新情歌,多用“拉歌”的對唱形式表達,“拉歌”一般由邀約歌、夸口歌、結交歌、辭別歌等組成,新情歌完個用漢語表達,夾雜若阿昌語的拖腔、襯詞,一般人不進入角色,很難聽懂。阿昌族情歌歡快活潑,開唱起時,歌場你起我伏,氣氛熱烈,唱詞一般七字四句或七字兩句為一小節,由一人領唱,眾人附和,唱詞工整嚴謹,對唱雙方可多次交換領唱。唱詞多用比興等手法,曲一般有“賢惠”“昔馬山歌”“梭梭咪來”三種。
阿昌族情歌分為兩大類,一類是談情說愛的純情歌,如,女:“山前鮮花開滿山,不知為兄采哪朵?”男:“手拿彎弓射一箭,箭箭射在妹花山。”女:“蜜蜂想找空心樹,小妹妹想找有情人。”男:“粗碗賣得細碗價,粗言難得細知音。”另類是觸景生情、有感而發、張口就唱的情歌,如“隔河望見一蓬藤,藤子開花愛抱人,世上只有黃連苦,妹比黃連苦十分”。又如:“月亮出來兩頭尖,你情我意掛兩邊"
楊紹良懂得阿昌族歷史,人好,他深知傳承阿昌族文化的重要性,他不但自己唱情歌,還組織唱情歌,在眾多的場合中把自己的情歌藝術無私地傳授給徒弟,為阿昌族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微出積題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