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號 | 01526284-7-/2020-1210001 | 發布機構 | 龍陵縣龍山鎮人民政府 |
| 公開目錄 | 公共文化服務 | 發布日期 | 2020-12-10 |
| 文號 | 瀏覽量 |
(一)設施標準化
龍山鎮文化廣播電視服務中心地處縣城中心(龍華路上段)。成立于1984年10月,于2009年1月新建成,2010年1月投入使用,總占地面積1250平方米,建筑面積525.28平方米。龍山鎮文化廣播電視服務中心是集綜合文化展室、電子閱覽室、書刊閱覽室、培訓教室、多功能活動室、未成年人活動室、新時代文明實踐所成果展覽室、阿昌文化專展館以及室外活動場地、宣傳欄等配套設施為一體的綜合性文化站,充分展示當地的政治、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和歷史文化、民間民俗文化。龍山轄區內旅游文化資源豐富,人文景觀美不勝收。境內有被譽為“熱海之源、溫泉之鄉、神湯奇水、地球穴位”的邦臘掌熱礦泉旅游度假區;有被稱為地球活化石的桫欏群科考區;有道家名觀云龍寺風景區;有較少民族阿昌族的民風民俗等非物質文化遺產;有新石器時代遺址豆地坪;有紅色旅游和教育黨史基地李鑫故居;有侵華日軍碉堡、軍政班、等眾多的抗戰遺跡、遺址。
(二)服務規范化
龍山鎮文化廣播電視服務中心采取鄉鎮主管、上級文化部門業務指導的管理模式,文化廣播電視服務中心既能保障經費來源,在服務鄉鎮中心工作中發揮重要作用,又能在上級文化部門的指導下有計劃地開展工作,最大地發揮廣播電視服務中心的職能作用。龍山鎮廣播電視服務中心每年定期對中心工作人員和村社區文化工作者進行業務知識培訓,以便提高農村文化工作者的工作能力。
(三)方式多元化
龍山鎮文化廣播電視服務中心把“送”文化與“種”文化結合起來,通過發掘農村“鄉土文化能人”,發揮他們在活躍基層精神文化生活中的“領頭羊”作用,全鎮共有文化體育活動隊伍237支,其中廣場舞隊45支,13個山區村建有12個山歌群,每群均295人、山歌隊109支,龍獅隊4支,籃球隊16支,蹬窩羅隊5支,門球隊7支,地擲球隊5支,健身氣功隊5支,棋牌隊10支,乒乓球隊18支,羽毛球隊10支,太極拳隊3支。活動隊伍建立健全,參與人數不斷增加。隊伍建立健全使各項活動開展得到了全方位的基礎保障。為我鎮安穩和諧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四)活動多樣化
龍山鎮文化廣播電視服務中心通過開展各具特色的民族民間文體活動,讓群眾主動參與,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在活動開展中,我們主要做到“三個經常化”,一是群眾健身活動經常化。隨著近年來群眾對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不斷提高,轄區內絕大部分群眾對加強體育鍛煉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閑暇時間,很多群眾都能在文化活動中心進行體育鍛煉娛樂,同時,鎮文化服務中心還定期不定期的組織18個村社區開展體育活動,使文化活動中心真正發揮了其應有的作用。二是民間活動開展經常化。每逢新春佳節,龍山鎮文化廣播電視服務中心均利用村級文火活動場所組織一些民間民族文藝節目,既傳承了悠久的歷史文化,又豐富了廣大群眾的業余生活。如芒麥村蠻旦寨阿昌族舉辦“唱響黨歌蹬窩羅”表演,大坪子社區勐連寨小組、云山社區的“春節聯歡晚會”。三是趣味競賽活動經常化。在元旦、五一、十一等重大節慶日,龍山鎮文化廣播電視服務中心都積極組織全鎮廣大干部群眾利用文化站這一平臺開展以體育競賽、歌詠比賽等為主的趣味競賽活動,通過活動的開展,既營造了深厚的節日氛圍,又滿足了不同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促進了社會的和諧進步。2020年以來,龍山鎮文化廣播電視服務中心結合節慶、運動會等活動的舉辦,共組織和開展文藝演出、非遺傳承傳統文化展示、廣場舞比賽、籃球友誼賽、山歌對抗賽等各類演出、展覽展示、培訓活動達80余次,參與人數達4萬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