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號 | 01526256-4/20250418-00019 | 發布機構 | 龍陵縣財政局 |
| 公開目錄 | 績效評價 | 發布日期 | 2025-04-18 |
| 文號 | 瀏覽量 |
一、部門基本情況
(一)部門概況
1.部門主要職責
(1)組織召開一年一次的縣政協委員會全體會議,對“一府兩院”工作報告以及事關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等重大事項進行協商討論,提出意見建議。
(2)做好全體會議期間委員提案征集、交辦、督辦,做好全體會議閉會期間重要建議案審議、提交。
(3)組織政協委員對國家大政方針和地方的重要舉措以及政治建設、經濟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中的重大問題,在決策之前和決策實施之中進行協商。
(4)組織政協委員對國家憲法、法律和法規的實施,重大方針政策、重大改革舉措、重要決策部署的貫徹執行情況,涉及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實際問題的解決落實情況,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工作情況等,通過提出意見、批評、建議的方式進行協商式監督。
(5)組織政協委員對全縣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和生態環境等方面的重要問題以及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問題,開展調查研究,反映社情民意,進行協商討論,通過調研報告、提案、建議案等形式提出意見建議,為黨委政府提供決策參考。精準選取評議主題,對政府工作部門進行民主評議。
(6)加強政協委員履職管理,為委員參政議政、建言獻策提供條件,有效調動委員積極性,激發委員履職熱情。
(7)堅持團結和民主兩大主題,加強同各民主黨派、宗教界人士、新社會組織的團結協作和同歸僑、僑眷及海外僑胞的聯系聯誼,廣泛凝聚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礎。
(8)加強政協理論研討,創新政協工作方法,發揮好政協專門委員會基礎作用,聯系和指導鄉鎮委員聯絡組工作。
(9)配合上級政協組織做好視察、調研等工作。
(10)完成市政協、縣委交辦的其他任務。
2.機構設置情況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云南省龍陵縣委員會共設置8個內設機構,包括辦公室、提案和社會法制委員會、經濟和農業農村委員會、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教科衛體委員會、民族宗教華僑和外事委員會、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委員聯絡委員會。
3.人員情況,包括當年變動情況及原因。
單位行政編制數17人?,F我單位共有人員72人,其中:在職人員41人,退休人員31人。2024年調出3人、退休1人,調入2人,退休人員死亡2人。
(二)部門績效目標的設立情況
根據《政協龍陵縣委員會2024年工作要點及任務分解》,結合縣委、縣政府工作要求和政協工作實際開展好相關工作,整理歸納出2024年政協龍陵縣委員會整體支出績效目標。
(三)部門整體收支情況
2024年財政撥款總收入919.89萬元,2024年支出919.89萬元,其中:基本支出853.03萬元(人員經費支出760.22萬元,日常公用經費支出92.81萬元),項目支出66.86萬元。
(四)部門預算管理制度建設情況
為進一步加強績效管理水平,強化支出責任,提升財政資金使用效益,我單位不斷完善績效管理制度建設,制定了預算管理相關制度。
二、績效自評工作情況
(一)績效自評目的
我單位通過對項目立項情況、資金使用情況、項目實施管理情況、項目績效表現情況自我評價,了解相關項目資金使用是否達到預期目標、資金管理是否規范、資金使用是否有效,檢驗資金支出效率和效果,分析項目實施及資金使用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及時總結經驗,改進項目的管理措施,不斷增強和落實項目績效管理責任,完善項目工作機制,有效提高資金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率。同時遵循“目標引領、科學規范、客觀公正、結果導向”的原則提高我單位的績效管理水平,強化支出責任,進一步提升財政資金使用效益。
(二)自評組織過程
1.準備階段
組織學習財政支出績效自評的相關規定,確定評價范圍和對象,明確評價的目的、內容、任務、依據,掌握評價的時間和有關要求。
2.實施階段
下發績效自評工作通知,安排績效自評工作,制定評價指標體系;上報縣財政局審核。
3.總結階段
總結評價工作經驗,進一步完善績效自評指標體系,裝訂歸檔績效自評資料。在單位門戶網站公示績效自評報告,接受監督檢查。
三、評價情況分析及綜合評價結論
(一)投入情況分析
成立以辦公室主任為組長,分管財務的領導為副組長,辦公室及財務室人員為成員的預算績效工作領導小組,進一步強化財政預算支出績效管理
(三)過程情況分析
加強對財政預算資金管理方面制度的培訓,不斷提高業務工作能力。建立了機關整體支出管理方面的內控制度,并不斷進行完善和修訂。財務管理制度、票據管理辦法、財務會審制度、固定資產管理制度等辦法,對接待費支出進行了有效管控。
(四)產出情況分析
2024年度部門整體支出919.89萬元,其中工資福利支出757.53萬元,商品和服務支出154.39萬元,對個人和家庭的補助支出2.69萬元,資本性支出5.28萬元。
(五)效果情況分析
2024年,全體干部職工在政協黨組的正確領導下,認真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省市委工作要求,勤奮工作,創先爭優,圓滿完成各項工作任務,評價結果為優。
四、存在的問題和整改情況
(一)預算編制工作有待細化。預算編制不夠明確細化,預算編制的合理性需要提高,預算執行力度還要進一步加強。
(二)對項目開支需做進一步詳細的規劃,嚴格按計劃執行,做到厲行節約。
(三)規范基本支出,嚴格按年初預算標準執行。
針對上述存在的問題及對外支出管理工作的需要,擬實施改進措施如下:一是細化預算編制工作,認真做好預算編制。進一步加強單位內部機構各委室的預算管理意識,嚴格根據預算編制的相關制度和要求進行預算編制;二是全面編制預算項目,優先保障固定性的、相對性的費用支出項目,盡量壓縮變動性的、有限制空間的費用項目,進一步提高預算編制的科學性、嚴謹性和可控性;三是加強內部預算編制的審核和預算限制指標的下達,在編制預算與執行中,將盡可能地用有限的經費平衡每年工作任務,盡量做到科學、合理的分配。
五、績效自評結果應用情況
通過整體支出績效自評,一是增強了各項目單位的績效評價主體責任意識;二是制定了單位績效管理辦法及項目工作實施方案,建立了長效機制;三是規范使用項目資金;四是績效評價結果作為分配上級財政預算項目資金的重要依據。
六、主要經驗及做法
通過加強我單位預算績效管理工作,使各委室牢固樹立“講績效、重績效、用績效”的觀念,進一步完善績效評價結果運用機制,將評價結果作為申報以后年度預算的重要依據,發揮績效評價工作的應有作用。
(一)重視預算執行。一是為保證預算資金使用效益,對所有項目資金實行從申報到執行結束的全過程管理;二是建立考核評價機制,將預算執行進度納入責任目標考核中;三是不定期召開預算執行進度通報會,分析預算執行中存在的問題,對項目資金結余原因進行逐項分析,加快項目預算執行。
(二)提高項目執行質量。經費下達后,及時制定項目實施方案,明晰經費使用內容和范圍,督促加快經費執行進度。涉及物資采購的,提前組織專家論證并提出設備、物資參數,一旦經費下達就可立即進入政府采購程序,加快了采購進度。
(三)落實資金監管。我單位嚴格落實規范財務運行機制、健全內部控制機制、強化監督檢查機制、落實責任追究機制,確保資金使用安全有效。
(四)逐步規范績效評價工作。2024年我單位進一步加強績效管理,強化支出責任,提升財政資金使用效益,對所有2024年縣級財政安排的項目資金開展了績效自評。
七、其他需說明的情況
無需要說明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