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號 | 01526256-4/20240416-00001 | 發布機構 | 龍陵縣財政局 |
| 公開目錄 | 績效評價 | 發布日期 | 2024-04-16 |
| 文號 | 瀏覽量 |
一、部門基本情況
(一)部門概況
龍陵縣殘疾人聯合會列群團機構序列,為正科級單位。是經縣委、縣政府批準和國家法律確認的將殘疾人自身代表組織、社會福利團體和事業管理機構融為一體的殘疾人事業團體,依照《中國殘疾人聯合會章程》具有“代表、服務、管理”職能。縣殘聯由縣政府領導,業務上接受市殘聯及有關部門對口指導,與鄉(鎮)殘聯建立業務關系。縣殘聯主席由一名副縣長擔任,副主席由有關委、辦、局領導和殘疾人代表組成;執行理事會在本屆主席團領導下工作。龍陵縣人民政府殘疾人工作委員會辦公室設在縣殘聯,負責殘工委日常工作。2023年末內設1個綜合股、1個內設機構(龍陵縣殘疾人綜合服務中心),有人員編制8個。其中:行政編制6人,事業編制2人;年末在職在編實有人數9人,其中行政人員6人,機關工勤人員1人,事業人員2人。
(二)部門績效目標的設立情況
根據《龍陵縣殘疾人聯合會2023年部門工作要點》,按照《中國殘疾人聯合會章程》,在縣委縣政府的領導下,在市殘聯的指導下開展工作,發展龍陵縣殘疾人事業,聽取殘疾人意見,反映殘疾人需求,維護殘疾人權益,為殘疾人服務。團結、教育殘疾人遵守法律,履行應盡的職責和義務,發揚樂觀進取精神,樹立自尊、自信、自強、自立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貢獻力量。弘揚人道主義,宣傳殘疾人事業,溝通政府、社會與殘疾人之間的聯系,動員社會理解、尊重、關心和幫助殘疾人。開展殘疾人康復、教育、勞動就業、扶貧、文化、體育、用品用具供應、福利、社會服務、無障礙設施和殘疾預防等工作,創造良好的服務環境和條件,扶助殘疾人平等參與社會生活。整理歸納出2023年龍陵縣殘聯重點項目績效目標。
(三)部門整體收支情況
2023年龍陵縣殘疾人聯合會總收入733.76萬元,其中: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收入702.76萬元,占總收入的95.78%;政府性基金預算財政撥款收入31.00萬元,占總收入的4.22%。總支出735.66萬元,其中:基本支出158.74萬元,占總支出的21.58%,項目支出576.92萬元,占總支出的78.42%。本年結轉結余指標不列入本年收入。
(四)部門預算管理制度建設情況
為進一步加強績效管理水平,強化支出責任,提升財政資金使用效益,我單位完善了《龍陵縣殘疾人聯合會預算管理制度》。財務支出管理嚴格依法依規依程序,努力做到公開、公平、公正。在嚴格執行國家、省、市、縣財政有關法律法規的同時,明確了經費審批權限及程序、經費預算管理、財務經費管理、資產購置與處置、財務監督,開展公用經費使用監督,相關制度規定執行到位。
二、績效自評工作情況
(一)績效自評目的
本次績效評價的目的是為了全面分析和綜合評價我單位財政預算資金的使用管理情況,為切實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強化預算支出的責任和效率提供參考依據。
(二)自評組織過程
按照縣財政局績效評價要求,我單位財務人員在自評的基礎上,查閱相關文件資料和財務憑證,對收集資料進行定量定性分析,綜合評議后形成評價結論,出具績效評價報告。
三、評價情況分析及綜合評價結論
(一)投入情況分析
縣殘聯2023年設立的績效目標符合國家法律法規、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總體規劃,符合部門“三定”方案確定的職能職責,符合部門中長期實施規劃。績效指標清晰、可量化,與部門年度的任務數相對應,與2023年預算資金相匹配。預算配置科學合理,預算執行積極有效,預算管理透明規范,資產管理安全高效,職責履行目標完成、質量達標,履職效益較好。2023年度縣殘聯嚴格執行財經制度和管理規定,按時完成預算執行進度,嚴格控制、合理利用各項經費,鼓勵合法合規的經費開支,按要求進行預算管理,不斷完善資產管理制度,努力提高國有資產使用效益。“三公”經費管理見成效,自評得分15分。
(三)過程情況分析
1.預算執行:2023年總收入733.76萬元,其中: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收入702.76萬元,占總收入的95.78%;政府性基金預算財政撥款收入31.00萬元,占總收入的4.22%。總支出735.66萬元,其中:基本支出158.74萬元,占總支出的21.58%,項目支出576.92萬元,占總支出的78.42%。本年結轉結余指標不列入本年收入。
2.“三公”經費支出總額2.94萬元,與上年持平。本年公務接待20批次,122人,支出資金0.94萬元,與上年持平;本年公務用車運行維護費支出2.00萬元,與上年持平。總體“三公”經費與上年持平,主要原因是2023年縣殘聯厲行節約,嚴格執行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嚴格公務接待及公務用車管理,單位厲行節約,大力壓縮行政運行成本。
3.預算管理:龍陵縣殘聯已制定《龍陵縣殘疾人聯合會內部控制制度》、《龍陵縣殘疾人聯合會財務管理制度》、《龍陵縣殘疾人聯合會預算管理制度》等各項管理制度,管理制度健全、合法、合規、完整;預算資金支出符合部門預算批復的用途;按國家財經法規和財務管理制度的規定使用;重大開支執行“三重一大”集體決策程序;資金撥付有完整的審批程序和手續;基礎信息和會計資料真實、完整、準確;預決算信息已按規定時限和內容要求在龍陵縣人民政府網站公開。
4.資產管理:龍陵縣殘聯已制定《龍陵縣殘疾人聯合會固定資產管理制度》,制度合法、合規、完整;縣殘聯資產保存完整,資產配置未超標準,固定資產卡片與賬面相符,固定資產購置資料完整并及時歸檔,資產使用率為100.00%。
根據績效目標,過程設定分值30分,自評得分30分。
(三)產出情況分析
龍陵縣殘聯基本上按質按量完成了2023年職責工作和領導交辦的各種任務。產出設定分值30分,得分30分。
(四)效果情況分析
1.主要工作舉措和成效。
(1)抓強創業幫扶“支撐點”,拓寬殘疾人就業之“路”
以“就業援助月”為契機,進一步整合各類資源,為殘疾人求職者提供相關職業培訓、就業指導、招聘信息等,搭建好求職殘疾人與用人單位、企業信息相互交流的平臺。2023年以來,對全縣70家機關企事業單位140名殘疾人職工進行安置年審。堅持“集中與分散相結合”的原則,建立“一生一冊服務檔案”,定期對高校畢業生求職情況進行持續動態跟蹤及更新,做好殘疾人就業服務工作。截至目前,2023年實施殘疾人家庭無障礙改造項目72戶43.20萬元,進一步改善提升了殘疾人居家生活條件;實施智力、精神和重度肢體殘疾人實施陽光家園服務計劃417人62.55萬元;對57名0至12歲殘障兒童實施康復訓練,補助資金50余萬元,減輕了殘障兒童家庭負擔;對8戶自主創業戶進行創業扶持,補助資金8萬元;為82名聽力殘疾人免費適配助聽器,發放免費輔助器具299件;組織51名殘疾人進行石斛楓斗加工技能培訓,61名殘疾人進行種養殖實用技術培訓;持續關注殘疾人玉雕關愛班就業動向,2023年畢業的8名高校畢業殘疾學生已實現就業,目前已有20名學生與華盛玉雕創藝廠簽訂了用工合同,其余適合玉雕的學生均在周邊一些玉石雕刻作坊就業;走訪困難殘疾人205戶,發放慰問金8.9萬元。通過實施惠殘項目,持續提升殘疾人獲得感、幸福感。
(2)大力做好數據監測,鞏固拓展殘疾人脫貧攻堅成果。一是做好三類人群跟蹤監測。定期對三類監測人群進行數據比對,對幫扶和政策落實情況進行核實,積極配合相關職能部門做好三類殘疾人群幫扶措施的落實。目前列入監測對象殘疾人839戶1007人,監測對象已消除風險503戶587人。二是精準發放兩項補貼。每月開展殘疾人“兩項補貼”發放數據比對,確保精準發放,今年1至10月共發放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33930人次305.37萬元,發放重度護理補貼20115人次188.23萬元。印制發放宣傳單2000余冊,做好“兩項補貼”提標宣傳。三是開展下鄉評殘活動。定期與鄉鎮開展數據比對,排查出疑似未辦證、到期換證、目測評定殘疾人名單,對符合辦證條件的從速給予辦理,做到應辦盡辦。今年11月中旬將組織評殘醫師開展為期10天下鄉評殘活動,計劃為3595名殘疾人開展辦證服務。
(3)深入宣傳惠殘政策和先進典型事跡,不斷營造扶殘助殘濃厚氛圍。相繼開展了愛耳日、愛眼日、全國助殘日、殘疾預防日和殘疾人健身周等殘疾人節日活動,為殘疾人開展健康體檢、志愿服務活動,營造了濃厚的社會扶殘助殘氛圍。通過保山日報、網絡媒體等多種形式開展殘疾人事業宣傳。對李維平和何興杰自強創業事跡進行宣傳,積極引導和鼓勵殘疾人做到自尊、自信、自強、自立,不斷增強自我發展能力,積極參與和融入社會。大力宣傳《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和殘疾人就業條例,使機關、企事業單位清楚安排殘疾人就業的義務。對未按比例安排殘疾人就業的單位依法征收殘保金,通過以征收殘保金的方式促進殘疾人用工這一舉措,為殘疾人就業創造了良好的環境。
(二)特色亮點
縣殘聯聚焦“人人享有康復服務”的目標,繼續加強殘疾人精準康復服務保障,不斷開展全縣殘疾人輔具需求摸底及輔具適配服務工作,重點向學校延伸,關心關注殘疾學生,大力推進“輔助器具進校園”活動。截至目前,為36名殘疾學生進行了11部助聽器、7輛輪椅、5臺助行器、13支假肢(助行器)等輔具的適配,做到了應配盡配。
總體來看,龍陵縣殘聯按計劃完成了2023年各項工作,取得了較好的社會效益,通過對服務對象進行滿意度調查,滿意度為100%。效果設定分值25分,自評得分25分。
龍陵殘聯最后自評得分100分。
四、存在的問題和整改情況
(一)各崗位對績效評價工作的重要性認識有待進一步提高。
(二)項目支出績效評價指標體系不完善,給考核評價及評分工作帶來一定的困難。
針對上述存在的問題,我單位已作出工作要求,加強對項目開展的可行性、必要性做好充分調研,依據實際情況做好經費支出預算,制定合理的項目實施計劃;項目實施前期,做好各項準備工作;在實施階段,做好監督,跟蹤管理;實施后及時總結自評。
五、績效自評結果應用情況
通過績效自評工作的開展,縣殘聯將評價結果作為各項目改進管理和安排以后年度預算的重要依據,各項目針對自評中存在的問題及時進行調整管理方式,加強財務管理,完善管理辦法,切實提高項目管理水平、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益和工作效率。
六、主要經驗及做法
通過加強我單位預算績效管理工作,使各崗位牢固樹立“講績效、重績效、用績效”的觀念,進一步完善績效評價結果運用機制,將評價結果作為申報以后年度預算的重要依據,發揮績效評價工作的應有作用。
(一)重視預算執行。一是為保證預算資金使用效益,對所有項目資金實行從申報到執行結束的全過程管理;二是建立考核評價機制,將預算執行進度納入對各崗位的責任目標考核中;三是不定期召開預算執行進度通報會,分析預算執行中存在的問題,對項目資金結余原因進行逐項分析,加快項目預算執行。
(二)提高項目執行質量。經費下達后,及時制定項目實施方案,明晰經費使用內容和范圍,督促各項目加快經費執行進度。涉及物資采購的,提前組織專家論證并提出設備、物資參數,一旦經費下達就可立即進入政府采購程序,加快了采購進度。
(三)落實資金監管。我單位嚴格落實規范財務運行機制、健全內部控制機制、強化監督檢查機制、落實責任追究機制,確保資金使用安全有效。
(四)逐步規范績效評價工作。2023年,我單位進一步加強績效管理 ,強化支出責任,提升財政資金使用效益,對所有2023年縣級財政安排的項目資金開展了績效自評。
七、其他需說明的情況
無